85度c小說網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

京師雖然身處北地,但是十月的京師依舊炎熱無比,居仁堂內此時正在舉行着固定的每周戰事簡報。

作為前線戰事各種戰略計劃的直接負責人,作戰處的處長石陽林和以往一樣肩負着每周戰事簡報的講解人。

只見他用着指揮棒在一副巨大的中國地圖上指指點點着:“截止到目前為止,我軍在蘇北地區的作戰雖然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以及發生了不少的變化,但是總體上還是按照着參謀部之前制定的計劃在進行!”

“在徐州方向,我軍已經累計投入第一師、第三師、第九師三個師的步兵部隊以及兩個獨立重炮營、三個獨立迫擊炮營,總計約五萬五千人,目前已經陸續攻克徐州外圍之紫庄、吳陳庄等一系列重要外圍據點,前線部隊距離徐州城已經近在颶尺!而目前徐州城內,根據我軍探知的情報現實,徐州城內的守軍目前由段祺瑞親自指揮,城內部隊有第四師、兩江陸軍第一師、兩江陸軍第二師,預測敵軍兵力約為五萬人。

其中的兩江陸軍第一師在紫庄一線被我軍重創,擊潰了該部至少一個團,另外之前在蕭縣戰役中,我軍也殲滅了敵軍第十師兩個營,經過一系列的外圍戰事,我軍在徐州方向已經取得了徹底擊潰敵軍兩個團,至少殺傷敵軍三千人以上的戰績。

在東部戰線上,我軍之第十師已經兵分兩路南下清江浦和宿遷兩地,而由邳州方向繼續向西進攻的任務已經移交給了第一混成旅。

根據我軍的情報現實,敵軍在宿遷方向部署了浙江第一混成旅、兩江第五師兩部,在清江浦方向部署有浙江陸軍第二混成旅。

在該方向的前期多場戰役中,我軍先後和敵軍兩江第五師在海州、沐陽等地發生多次交戰,連戰連勝累計殲該部兩千餘人,目前該部已經退往宿遷,根據前線第十九旅旅長吳佩孚的戰報而言,該部雖然裝備尚可,但是戰鬥意識較差,士氣相當有限。

在徐州西部方向,我軍在徐州西部除了投入第一軍主力部隊外,第四混成旅和第二騎兵旅已經南下宿州,防備宿州之敵的同時以求攻克該地。

目前宿州方向的依舊為魯軍張懷芝部,麾下有第五師殘部以及番號不明之安徽、山東省陸軍,總兵力約在一萬三千人到一萬五千人之間,準確數字還有待情報處確認!”

說完這些後,石陽林抬頭環視了在座的諸多將官,然後沉聲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皖軍的增援步伐比我們預計的還要快得多,除了前期兩江陸軍第五師外,後續的浙江陸軍第二混成旅同樣是在近期才出現在清江浦的。

另外情報處的情報顯示,皖軍雖然在蘇北和我軍進行着大戰,但是依舊保持着在福建、江西方向的猛烈攻勢,為此南方聯邦的部隊在過去的一個月來連續遭遇多次慘敗,端方麾下的近三萬人在五天前在贛州被皖軍徹底擊潰,如今皖軍由江西南下的部隊已經兵鋒直指廣東了,而福建方向的錫良也已經被迫退守泉州一帶。

隨着江西和福建方向的南方聯邦部隊被皖軍擊潰,那麼皖軍就能夠抽調更多的兵力北上增援蘇北一線,而這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事,這個浙江第二混成旅的北上增援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

石陽林一邊說著,一邊用着指揮棒在地圖上指示着,而眾人其實在他解說之前就已經對如今的局勢非常清楚,畢竟在座的都是奉軍高層了。

石陽林的這個解說如其說是解說,倒不如說是一個總結!

而隨着石陽林的解說以及地圖上的標示,那麼就可以輕易的發下,如今奉皖兩軍的徐州大戰,其實並不局限在徐州,而是還波及到了清江浦、宿遷、宿州等蘇北的諸多城市據點,嚴格上來說,這種戰役已經不能說是徐州戰役了,而是蘇北戰役或者江北戰役才比較恰當。

在這一場戰爭寬大達到兩百多公里的戰線上,戰鬥主要還是圍繞着少數幾個據點進行爭奪,首屈一指的自然是被皖軍經營多時的徐州了,然而宿州、宿遷、清江浦這三個城市卻也是重要之極,要不然皖軍和奉軍也不會不約而同的派遣了主力部隊駐防或者進攻上述地區了。

而縱觀整個徐州戰役的雙方兵力部署,那麼就會發現,其實奉軍是沒有兵力優勢的,但就雙方的兵力總數而言,其實皖軍和奉軍兩家差不多,之所以雙方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奉軍主導進攻,皖軍只能被迫逐步抵抗,那是因為奉軍參戰的可都是正規軍,火炮等重武器的裝備水平超過皖軍太多。

而皖軍除了一個第四師外,其他部隊的重武器水平要差很多,要不然之前的兩江陸軍第五師面對奉軍第十師的進攻而節節敗退,從海州一路潰敗到宿遷了,不是他們不想抵抗,而是實在抵抗不了同等兵力的奉軍進攻。

軍官、士兵的素質、裝備水平、高昂的士氣這些就是奉軍的優勢,也是趙東雲敢以區區十萬南下兵力就擺出一副橫掃南方諸省的架勢的原因所在。

只是徐州那邊進攻的奉軍兵力不夠,滿打滿算也只有五萬多而已,雖然炮兵部隊遠勝皖軍,但是徐州城內的皖軍也不少,而且人家還有構築多月的防禦工事可以利用,在當代的戰爭裡頭,防禦作戰又佔據了極大的優勢,所以奉軍要以現在的五萬兵力拿下徐州來,難度其實非常大。

趙東雲向來都是不喜歡玩什麼勢均力敵這種事,他最喜歡的就是彙集自己的多數兵力,然後攻打敵人的少數兵力,不管是唐山戰役還是京師戰役又或者是霸州戰役,其實奉軍都不是依靠什麼裝備優勢打贏的,他們是依靠兵力優勢打贏的。

如今在蘇北那邊兵力沒了優勢,趙東雲自然是不滿意的,當即他道:“河南那邊情況如何,什麼時候可以抽調兵力出來東進安徽?”

石陽林道:“如今河南第三軍的兵力非常緊張,武勝關和河南諸多地方都需要掌控,怕是很難抽調兵力東進,而且河南和安徽交界地區已經被王占元掌控,如果我們派兵東進安徽的話,要擊潰王占元第七師後才能夠繼續東進,而王占元手底下也有上萬人馬,這難度不小!”

趙東雲此時暗罵一聲,打出沒在霸州把王占元的第七師留下可謂是就大的失策,剛開始還看不到什麼問題,但是如今在徐州戰役的節骨眼上,這個王占元卻是又跑出來礙手礙腳,不過現在還不是收拾王占元的時候,等自己把段祺瑞給打敗,拿下江北後,倒是要看看這個王占元還能往哪裡跑!

再一次為兵力過少感到頭痛的趙東雲看了看教育部的揚善德:“第八師的重編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還有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的兵員補充工作進行的如何?”

揚善德這個名字雖然在奉軍體系里名聲不顯,遠不如孟恩遠、陳光遠、顧藍玉這些將領們聞名國內外,但是此人在蘇系裡地位卻不算低,他擔任教育部總長這個位置,就和上一任教育部的掌門人林永權一樣,一手掌控了奉軍的新兵招募、訓練事宜,說起來,他手底下可是隨時都有好幾萬的新兵在訓練着呢。

同時由於教育部的特殊性,通常也是肩負着整編投誠軍隊的責任,甚至還能涉及新部隊組建中來。

中央陸軍第八師,也就是之前王汝賢的第八師,鄭州戰役里王汝賢一敗塗地,連他本人都被俘虜而被批宣布了下野後,但是這第八師卻是沒有隨着王汝賢的敗亡一起消失,雖然在鄭州戰役里第八師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後續依舊有五六千人的殘部投降。

如果是其他省軍的俘虜,按照奉軍的處理原則一般都是直接編入其他部隊里補充戰損的,但是這個第八師有點特殊,不管怎麼說這個第八師都勉強算得上是老北洋旁系,而且之前還是有着中央陸軍的番號,而且好歹還剩下五六千人,這對於兵力緊張,急需擴張兵力的趙東雲而言自然是不舍的把他直接撤銷番號了事。

畢竟這第八師和第十二師不同,第十二師雖然之前也掛着中央陸軍的番號,但其實是就是直隸省軍的底子,加上當初為了重編第十一師,也是把第十二師的殘部投誠兵力一股腦抽調了過去,所以第十二師才是被趙東雲直接撤銷了番號,而這個第八師卻是有些不同。

一方面是想要趁機再擴張一個師,另外一方面也是出於安撫原來王汝賢手下那些投誠士兵們的心思,所以趙東雲並沒有直接撤銷第八師的番號,而是對這個第八師進行了重建。

這重建嘛,自然不是補充幾千名士兵和武器裝備就可以的,按照奉軍收編投誠部隊的管理,幾乎下到連長上到旅長,幾乎是一股腦全部給換了,留下的實際上只有普通士兵而已。

這樣的話,換了軍官,再補充個五六千名士兵以及相匹配的裝備,那麼一個第八師就能夠重建起來了。R1058

,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