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京師居仁堂,上午十二點,石陽林匆匆拿着戰報走進趙東雲的辦公室。

“第十七旅那邊情況如何了?”石陽林還沒有開口,趙東雲就是先問了起來。

“目前三十四團那邊壓力非常大,已經被迫連續棄守了兩道防線,此外三十三團那邊雖然暫時情況還比較穩定,但是也不容樂觀!”石陽林如此道:“不過第四軍那邊已經從今天早上開始,持續對南岸進行了兵力增援,第十八旅的一個團已經正在渡江,預計兩個小時後就能夠渡江完畢!”

趙東雲點了點頭:“嗯,有新的情況立即報告給我!”

剛開始兩天的時候,奉軍受限於渡江船隻的嚴重不足,加上那些中大型的船隻都用來搭建浮橋,只能用小船隻運輸部隊和補給,所以孟恩遠並沒有派遣更多的部隊渡江,然而現在情況更加緊急,加上浮橋的搭建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可以騰出大量的船隻用於渡江運輸,所以第四軍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是再一次派遣部隊過江,先是一個營,然後是一個。

而今天內,第四軍有望把第十八旅也給運輸過江,第十八旅渡江的時候雖然無法攜帶重武器和太多的武器彈藥,但是總算是生力軍,足以起到增援第十七旅的巨大作用。

又是兩個小時後,石陽林再一次拿着電報進來,然後面露些許慌亂道:“第三十四團遭到敵軍第四師補充旅的猛攻,目前已經連接丟失兩道防線!”

趙東雲聽罷也是心中一慌,然後問道:“三十三團呢?還有十八旅呢,過江完畢沒有?”

石陽林道:“根據前線的情報,應該是兩江第七旅抽調了部分兵力繞到了正南面配合第四師補充旅對我第三十四團右翼發起了進攻。所以目前來說,第三十三團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

“第十八旅目前還在渡江當中,部分渡江完畢的部隊已經快速趕往增援第十七旅,不出意外的話,兩個小時內應該可以抵達增援第十七旅!”

趙東雲聽罷後沒有繼續說什麼,現在這種情況他已經是無能為力,之前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自從渡江戰役爆發後,他所能夠做的就是在一旁看着,等待着前線部隊傳回來戰報,然而卻是沒有辦法具體插手什麼。

受限於當代的通訊水平,趙東雲不可能和後世的蔣光頭一樣在大後方遙控指揮部隊作戰,不是他不想這麼做,而是他做不到而已,當代受限於情報收集能力,通訊水平,根本不可能說讓數千里外的趙東雲直接指揮前線部隊作戰的。

身為一軍統帥,趙東雲所要做的,能夠做的就是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制定整體的戰略計劃,決定蘇系這個軍政工商利益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而其他的一些細節性的東西,比如說渡江戰役,甚至江南戰略的制定,這些其實都是由參謀部制定的,趙東雲也只不過做最後的決定而已。

而到了現在的具體戰事進行中時,趙東雲就更只能在後方乾瞪眼了。

除了及時聽取前線戰事回報外,趙東雲做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給前線將領發去私人性質的慰問、鼓勵電報,不外乎即使許下各種承諾:你打贏了,陞官進爵不是夢!

就在京師的趙東雲干著急的時候。

和州對面的馬鞍山前線,第十七旅遭到了成軍以來的最大危機!

第十七旅渡江以來已經苦戰三天,而現在更是遭到了第四師補充旅和兩江第七師總數超過兩萬兵力的兩面夾擊。

“第十八旅的部隊什麼時候才能夠抵達?”潘巒清現在已經不復之前的從容,現在的他披着將官外套,直接帶着大量軍官巡視第三十四團的戰線,一邊巡視着,一邊還不忘詢問身邊的副官。

旁邊的副官道:“十八旅三十五團的一個營已經即將抵達,預計半個小時後就能夠增援我三十四團!三十五團的後續兩個營預計要一個半後才能夠抵達!”

第十八旅雖然已經成功渡江,但是奉皖兩軍的戰鬥地點也並不是在灘頭,而是在灘頭外大約五公里處,當初第十七旅為了保障灘頭以及渡江部隊的安全,是把戰略縱深前移了大約五公里。這個距離剛好是奉軍北岸炮兵的最大支援距離,同時皖軍的火炮也會因為射程不足不會威脅到渡江部隊的安全以及浮橋的架設工作。

如此以來,後方的彈藥補給以及人員增援要想抵達前線,下船後還需要前進大約五公里左右,五公里,這也就是普通人的步行時速,不過軍隊的整體行軍速度向來是不如單人不行速度的,普通人一天步行三四十里公里非常輕鬆,然而對於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來說,每天行軍速度普遍在二十五公里上下,要想達到三四十公里的話就得需要輕裝行軍了。

第十八旅的部隊下船後,收攏部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之後才能夠根據各個作戰命令前往前線,哪怕是輕裝行軍,至少也需要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以上。

然而現在第十七旅的情況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能夠改變戰事的結局。

潘巒清冒着戰火巡視前線,鼓勵着每一個遇見的軍官和士兵,告訴他們此戰我們是必勝的,敵軍現在的猛烈進攻不過是最後的垂死掙扎而已,只要等我們浮橋架設成功,後方的大量主力部隊和補給渡江後,那麼就能夠迎來徹底的勝利。

第十七旅正在用盡自己的最後一絲精力抵擋着皖軍進攻的時候,北岸的孟恩遠也是走到了江邊,在他身旁的乃是特遣工程團的團長方必雲。

“上校,你的浮橋還要多久才能夠搭建完畢?”孟恩沒有太多的客氣,一上來就是直接問方必云:“我需要你給我一個準確的時間,你要知道,我的部隊已經是全部準備妥當,就等着你的浮橋了!”

方必雲聽罷後朝後略微看了看,在他們的身後是數以萬計的第四軍士兵們還有數以萬計挑着擔子、推着獨輪車的民夫,這些人從今天上午就已經開始做準備,就等着浮橋架設成功的那一刻了。

只要浮橋一架設成功,那麼這些人就能夠迅速跨過長江,大量戰鬥兵員過江的同時,還會把大量的彈藥、補給送到對岸去。

目前奉軍囤積在和州方向的總人數是相當多的,除了第四軍固有的野戰部隊人員外,還有軍需部組織的一樣一萬餘人民夫,這些民夫將會跟着第四軍一起渡江南下,為第四軍提供長江以南的運輸補給任務。

實際上,為了支持第四軍的南下渡江作戰任務,動員徵發的民夫遠遠不止萬人,和州位於長江邊上,距離他們最近的補給中轉站信仰足足有好幾百公里呢。

奉軍為了彈藥、糧食等運輸到長江邊上,特地開闢了汝安補給線,為了給第四軍提供彈藥的補給,軍需部又是開闢了六安到和州、滁州到和州這兩條路上運輸線,往返在這兩條補給線的民夫數量超過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