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江陰炮台,這個炮台的歷史也有很多年的,但是實力卻是不怎麼樣,遠遠不如吳淞炮台,奉軍第十師的第二十旅只花費了一天時間就是把這個小炮台給拿下。

拿下江陰炮台後,就代表着程璧光的海軍艦隊能夠一路順利的直奔金陵,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程璧光艦隊的西進金陵的步伐了。

程璧光率領艦隊過了江陰後,給京師的趙東雲發去了電報,和以往海軍艦隊訴苦,避戰之類的電報不同,這一次程璧光給趙東雲發去的電報充滿了信心,稱自己的艦隊勢力英勇奮戰,準備對鎮江、金陵之敵發起規模宏大的炮擊,以支援陸軍的戰鬥。

為了阻擋程璧光艦隊的沿江而上,段祺瑞命令皖系的那支弱小的海軍進行阻攔,沉船阻塞講道。

但是面對段祺瑞的命令,皖系海軍的那幾艘炮艦指揮官非常乾脆的拒絕了,拒絕了還不算,面對程璧光的艦隊逼近,為了保存戰艦的皖系海軍幾個艦長非常乾脆的宣布反正,光榮的加入到了蘇系海軍這個大家庭當中來。

前面說過,這個年頭的中國海軍都是非常沒有節操的傢伙,其獨立自主的特性讓他們經常背叛所屬的軍閥,說是頭上天生長有反骨都不為過。

海軍在1906年背叛過清廷,又背叛過南方聯邦,又背叛過直系,又背叛過皖系,這兩年能背叛的他們都給背叛過了,如果假以時日趙東雲倒霉了,他們肯定也會毫不猶豫的背叛蘇系。

當然了,現在趙東雲還沒有倒霉,依舊是國內最大的一個軍閥,所以程璧光這些海軍將領在自身的安全得以保障,海軍軍費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他們還是不介意給趙東雲效力的。

第十師和海軍相互配合,一路沿着長江西進,這讓在金陵的段祺瑞終於是感到了末日即將來臨的危機感。

“第二混成旅那邊雖然發起了猛攻,但是現在第二混成旅缺兵少葯,已經很難突破對面敵軍的防線了,而敵軍的第十師即將抵達鎮江,到時候依靠第九師的殘兵和第十師,要想擋住第十師依舊是非常難的,大帥,現在這個時候,是時候考慮下一步的戰略方向了!”段祺瑞身旁的一個少`將如此謹慎的說道。

段祺瑞此時也是深深的嘆了口氣,仗打到這個份上,實際上勝負已經是可以看得出來了,雖然說目前金陵方向的戰事依舊僵持,但是只要等到奉軍的第十師突破鎮江方向,和第一混成旅匯合朝着金陵東部發起進攻時,在沒有奇蹟發生的情況下,段祺瑞是看不到任何繼續守住金陵的可能性。

而奇蹟這東西,要是發生了那就不叫奇蹟了。

身為一個軍事將領,段祺瑞可不會寄望於這些虛無縹緲的奇蹟之類的事,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自己的軍隊。

現在,是時候該走了!

段祺瑞很明白,現在再不走,等到第十師拿下鎮江在抵達金陵的時候,他就走不了了。

不過怎麼走也是個問題!

當天,段祺瑞就是召集了麾下的一群將領們商討如何撤出金陵的事,有的人說要從東方突圍,直接打掉第一混成旅,然後去鎮江,屆時自己彙集第四師以及一大票兩江陸軍,順道幹掉第十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樣也就能夠順道收復鎮江以東的廣大蘇南地區,在鎮江建立防線,阻擋奉軍東進的步伐。

也有的人說朝着西突圍,因為西邊有着第二混成旅可以接應,只要皖軍彙集主力朝着西部突圍,和第二混成旅一起,未必不能突破敵軍第十四師和第三師的攔截,然後就繼續一路朝着西南而去,退往江西。

然而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宣告放棄整個江南地區,甚至放棄了浙江。

也有的人說直接朝着南方突圍,該方向的奉軍兵力不多,只有一個缺編了第三十三團的第九師而已,突圍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能夠突圍,就能夠一路朝着句容、溧水一帶南下,後續可以東進常州和無錫,也可以直接南下湖州、杭州。

這樣選擇性比較大,而且也有可能收回江南地區,保住浙北地區。

然而朝着東面和南面突圍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先不說突圍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率,後續也有可能面對着奉軍主力的追擊以及包抄,到時候有可能會把皖軍剩餘的近十萬部隊都喪失在江南地區,這對於皖系而言是致命性的,比丟失了整個江南都要致命。

因為軍隊才是皖系的根本,有了軍隊才能夠搶佔地盤,沒有了軍隊談什麼地盤都是虛的。

雖然已經決定了要走,但是從那個方向走卻是段祺瑞短時間內也無法決定的。

然而奉軍留給段祺瑞由於決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第十師一路高速行軍,由於路上沒遇上什麼阻礙,他們在四月二十四號的就已經是順利抵達鎮江外圍,並迅速對鎮江發起了進攻。

第十師在海軍艦隊的艦炮支援下發起進攻,皖軍第九師和第十師根本就無法抵擋,第一天就是顯出了敗局。

對此,段祺瑞終於是下了突圍的決心,而突圍的方向就是向南。

四月二十五號,段祺瑞親自指揮金陵城內、外圍地區的近五萬皖軍朝着南方發起突圍作戰,充當突圍前鋒的自然是第四師,這倒不是說段祺瑞故意把其他皖軍兩江部隊放在後頭斷後,而是因為要想成功突圍,只有第四師才有能力撕破第九師的防線,從而為大軍打開一個缺口。

皖軍的突圍戰役一打響,其戰術意圖就是被孟恩遠猜到了,這能不猜到嗎,原本和第十四師、第三師作戰的皖軍第四師突然全軍抽調到了南面,並朝着第九師發起了反攻,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段祺瑞這是要突圍了。

“想要跑,就算要走也得把我給第四師留下來!”孟恩遠自然是不會輕易把皖軍放走的,整個江南戰爭雖然說是為了奪取江南這個賦稅重地,但是更主要的還是為了殲滅皖軍的有生力量。

而皖軍那麼多,大部分的兩江省軍部隊都不是奉軍的主要目標,整個江南戰略,奉軍的目標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分割包圍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師,然後彙集兵力殲滅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師。

儘管奉軍和第二混成旅的當塗一戰損失了一個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導致上述兩部現在加起來都只剩下三千人不到,然而第二混成旅也好不到那裡去,從巔峰時期的一萬兩千多人打到只剩下現在的六千多人,說是已經被打殘了也不為過。

然而皖軍的另外一支主力第四師卻是主力為損,前後損失了幾千人對於兵力高達兩萬多人的第四師來說並不算什麼,只要稍微補充幾千新兵,休整個把月就能夠緩過氣來,到時候第四師就能夠輕易恢復巔峰戰力。

而這種情況是孟恩遠,是趙東雲不允許發生的。

段祺瑞的第四師就如同一根大夏的核心支柱一樣。撐起了皖系的一片天空,只要第四師還在,那麼皖系就能夠輕易崛起。

只是要想留下第四師,其難度比拿下整個江南更加困難。

這從第九師攔截第四師的戰鬥就可以看的出來,第九師雖然拚命阻攔,但是在高達兩萬人的第四師發起全力進攻時,依舊抵擋的非常勉強,一個上午不到,就是被迫撤退了五公里。

這個時候,孟恩遠也是知道依靠第九師是無法完成攔截敵人的任務,當即他就是果斷下令讓第三師迅速增援第九師。

然而這個增援並不是說直接繞到第九師參與攔截作戰,而是命令第三師朝着第四師的側翼發起進攻。

他不僅僅要攔住第四師的突圍,他更是要趁着這個機會給第四師重創,進而徹底殲滅這支讓無數蘇系奉軍將領牽腸掛肚的敵軍。

第四師強悍,然而第九師和第三師也是奉軍里的三大王牌部隊,其中的第九師雖然在之前的戰鬥中受創不小,戰鬥力有所下降,但是第三師卻是依舊保持了大部分的戰鬥力。

當第三師朝着第四師的側翼發起進攻時,其猛烈的攻勢可不是尋常部隊能夠抵擋下來,掩護第四師側翼的一個兩江步兵旅只堅持了半天時間就是被迫撤退,最後段祺瑞被迫抽調第四師補充旅用於抵擋第三師的進攻步伐。

而第四師的第六旅、第七旅兩部依舊以第六旅為主,朝着第九師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跟在第四師後頭的,乃是更多的皖軍兩江部隊,他們要阻擋奉軍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的夾擊,雖然說這些皖軍兩江勝局的數量不少,但是面對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的進攻大多也是抵擋不住的。

皖軍的突圍,就是導致了金陵方向的戰鬥從城區轉移到了南部郊區。

一個要走,一個要攔,雙方都是知道持續多時的金陵戰事已經快到了決出勝負的最後階段,不管是孟恩遠、顧藍玉這些高級將領還是那些普通軍官一個個都是不敢鬆懈,敦促着麾下的士兵發起最猛烈的攻勢。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