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在段祺瑞和王英楷、馮國璋爭奪北洋常備軍右鎮控制權的過程里,段祺瑞和馮國璋、王英楷這幾個人算是站在背後的大佬,雖然也會親自出手但是只局限在戰略層面上,比如右鎮的中高級軍官人事任命。

而對於趙東雲、陳光遠兩人來說,他們是這場戰爭中的具體指揮官,在前線統帥大軍和對方進行爭奪。

然而對於顧寶玉、劉富有、施從濱等人來說,只是這場爭鬥當中的一個個棋子,而且是毫無自主能力的棋子。

從第五標司令處出來的劉富有一臉的苦色,因為剛才陳光遠對他說,這整編肅毅親軍的具體事務將由他來進行,而肅毅親軍整編過後的青壯士兵也會撥入他的第一營。

肅毅親軍的整編事宜從頭到尾就是個麻煩事,不久之前肅毅親軍里的那些軍官們還想要挾裹士兵鬧兵亂呢,雖然那場兵亂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被趙東雲給壓了下去,並把那些參與其中的武官們一股腦抓了起來,然而剩下來的那些士兵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就算把肅毅親軍整編了後,那麼挑選出來的諸多青壯也會加入他的第一營,到時候訓練這些老油條般的士兵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到這裡,劉富有的臉色怎麼能夠好得起來!

這本來是分給第五標三個營頭的事務,如今全全部推倒了自己身上來,這不得不讓劉富有自嘆倒霉。

然而自認為倒霉歸自認倒霉,他卻是沒有抱怨說:這是趙東雲和陳光遠的戰爭,怎麼把我也扯進來啊!

因為他深知,這場戰爭並不僅僅是趙東雲和陳光遠的戰爭,自己、顧藍玉、林永權等人也是參與其中的,誰讓他是段祺瑞派系的人,誰讓他是靠着段祺瑞在背後推動才獲得第五標第一營管帶一職的。

既然投靠了段祺瑞,既然是靠着段祺瑞舉薦才獲得這個職位的,那麼他就必須有承受所屬派系敵人對他的打擊。

只是,這種承受也必須有一個度,而今天的事很明顯就超過了他劉富有的承受能力。

帶着一臉苦色的他很快就是見到了趙東雲,當他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後,也是讓趙東雲趕到略微詫異。

這個陳光遠倒是有點手段,一下子就把責任推脫的乾乾淨淨,而且還是推回到了自己派系的劉富有身上來。

在這一刻,趙東雲都有些懷疑當初段祺瑞堅持要把劉富有派往第五標的決定是對還是錯了。

當初諸多派系爭奪第三協諸多統帶、管帶職位時,段祺瑞和趙東雲兩人推動的是顧藍玉、林平雄、劉富有三人去爭奪管帶職位,而對具體爭那個營頭的時候,考慮到趙東雲兼任第六標統帶,所以趙東雲是為了把第六標經營為自家地盤,把顧藍玉和林平雄都留在了第六標。然而另外一方面,為了牽制陳光遠,段祺瑞是把劉富有派到了第五標第一營任職管帶。

說起來的,這個劉富有的性質和陳光遠是差不多的,陳光遠是來牽制趙東雲的,而劉富有則是被派去牽制陳光遠的。

只是趙東雲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劉富有還沒發揮出牽制陳光遠的作用呢,那陳光遠就把他撞上了炸藥踢回了趙東雲的腳下,讓趙東雲是救也不好,不救也不好。

單憑劉富有和他幾個手下的能力,要想整編肅毅親軍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此外如果把肅毅親軍整編後的青壯都塞給他的話,那麼劉富有的那個第一營可能會很悲劇。

這種情況下趙東雲如果幫劉富有,實際上就是幫陳光遠,因為整編肅毅親軍不僅僅是劉富有的事情,同樣也是陳光遠的事情。

趙東雲沉思了片刻後,然後對劉富有道:“肅毅親軍的整編還是要完成的,不好不好交代。這樣,我讓任正恩過去給你當幫辦,他是老武備生了,也在淮軍任職過,對付那些淮軍兵痞還是有一套的!”

任正恩是新進投到趙東雲門下效力的,早年在淮軍任職過,後來又是去山東武衛右軍先鋒隊任職,而那武衛右軍先鋒隊就是從山東舊軍中整編而來的新軍,可以說任正恩對整編舊軍還是有些經驗的。

趙東雲接着有道:“至於整編後的肅毅親軍青壯,先不忙着加進你的第一營,我另有安排!”

幫劉富有整編肅毅親軍也不算什麼,儘管這一把沒能坑到陳光遠,但是以後類似的機會多的是,不差這麼一次了。

而讓劉富有把肅毅親軍青壯先留下來,這倒不是說想要幫劉富有,而是趙東雲一開始就打算把這些青壯分散編入第五標三個營的,這裡頭固然有些噁心陳光遠的想法,但是也是想着把這些舊軍青壯分散編入有利於把他們快速消化掉。

然而陳光遠卻是違背了他的意志想要把這些青壯全部掉入第五標第一營,不管是從公還是從私來說都是趙東雲不能忍受的。

看來還得找機會敲打敲打這個陳光遠,讓他知道搞小動作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影響第三協的整體編練進度,不然的話板子就會毫不留情的打下來了。

送走了劉富有後,趙東雲又是叫來了林永權說了這事。

林永權道:“先頭我們也說過了要統一招兵、訓練,如今我們也不好直接下令把那些舊軍青壯平分給第五標三個營頭,不然的話恐怕是會有非議。”

“大人你前頭不是說要建立新兵訓練營嘛,我看可以把這些肅毅親軍的青壯作為第一批充入新兵營的新兵,初略訓練一月後再撥給第五標三營,如此下面人也就沒話說了!”

趙東雲聽罷點頭:“這倒是個法子,就按照你說的辦!只是要這麼做的話,那新兵營也是要提前建立起來了,這事你要抓緊辦!”

林永權道:“新兵訓練營的營房就用我們以前新建機槍營的營房,而新兵訓練這事我們也是做熟了的,放心,不會耽誤事!”

“這新兵營一事就讓你來全權負責,所缺人員我會給你一一調去,爭取早些把新兵營建起來!”趙東雲如此說著。

對林永權的練兵能力,他還是感到比較放心的,就跟袁世凱信任趙東雲的練兵能力一樣,趙東雲同樣信任林永權的練兵能力。

從去年開始,林永權就一直跟着他訓練機槍營,從一開始的一個隊,再到一個營,再到三個營,可以說北洋軍新建起來的三個機槍營大部分訓練工作都是林永權在負責。

如果不是信任林永權的練兵能力,趙東雲也不會把他任命為第三協的參謀官了,這個職位也許在其他地方就是提個建議、毫無實權的作戰參謀,但是林永權卻是不一樣,在第三協里他是掛着參謀的名頭,但他還是第三協的新兵營總辦,負責第三協的新兵招收、訓練事宜。

新兵營,這並不是一個第三協下屬的正式機構或者作戰部隊,在第三協的官方編製上並沒有這三個字,然而第三協草創,同時第三協雖然說是預定配屬給北洋常備軍右鎮的,但實際上想北洋常備軍右鎮還只存在人們的話頭上,現在還沒有正式成立。

因此嚴格上來說,目前的第三協也並不嫡屬於北洋常備軍軍部管轄,它是直屬於北洋軍政司管轄。

所以暫時的第三協實際上是一個獨立單位,獨立單位有獨立單位的好處,那就是上頭沒人管,在這第三協裡頭趙東雲愛幹嘛就幹嘛,別人管不着。

但是也有壞處,比如說沒有各種部門機構給你解決各種練軍過程中的問題,趙東雲得自己處理第三協的參謀、督操、執法、糧餉、軍械、軍醫等事務。而更惱人的是,按照正式編製第三協是不能建立這些正是機構的,所以搞得趙東雲只能私下裡設立類似的機構,然後用各級軍官來兼任。

比如趙東平,他的正式職位是第六標參謀官,但是在第三協內部還負責軍械事務,並且也有着名不正言不順的名頭,那就是第三協軍械科總辦。

又比如林永權,他的正式職位是第三協參謀官,然而在第三協內部他還兼任新兵營總辦、督操科總辦等職位。

而這些軍械科總辦、新兵營總辦、督操科總辦這些職位可是得不到官方承認的,基本上只有趙東雲的口頭承諾而已。

這些口頭職位得不到官方承認,那些私設的機構自然也是沒有官方名目的,比如說這個新兵營。

為了在第三協內部形成統一招兵、訓練,趙東雲是派出了自己的嫡系軍官外出招兵,而把兵員招到後也是準備統一訓練,等通過新兵訓練後才會把他們派遣到各個營。

為了訓練新兵,趙東雲也就特地設立了新兵營,以林永權為總辦,然後抽調眾多資深軍官協辦。

在新兵營里的訓練其實很簡單,大體上就是教列隊,分清楚左右,簡單的開槍、搏擊等,而新兵營期間最重要的其實是給新兵們補充營養,增強體能。

受限於這個時代人們的營養吸取普遍不足,即便招收新兵的時候強調了新兵的體能素質,但是這些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塊肉的新兵們就算看起來牛高馬大,但實際體能也就常人略好一些,距離新軍士兵的要求還是有比較大的。

所以這些新兵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多吃,以達到體能要求,等士兵們具備了良好體能才是進行後續高強度訓練的時候!

如果說把士兵剛招進來就進行高強度的戰術訓練的話,不用幾天功夫那些士兵就得死掉一半!

就當趙東雲忙着編練第三協的時候,寄託了諸多北洋高層希望的福元機器廠也是開始陸續接受從德國遠道而來的機器設備,並且開始進行前期試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