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但不是所有人都贊成北伐的。

李至便委婉地說道:“幽陵,戎之右臂,王師往擊,彼必來拒抗。攻城之人不下數萬,兵多費廣,勢須廣備軍糧,一日軍用,當為百日准計,未知邊糧可充足乎?”

宋九答道:“前線這些年多屯田,保軍士所用外,朝廷數年來又從河東河北就近將稅糧調向邊塞,邊糧略有盈餘。但用來北伐,邊糧遠遠不足。並且有的將士貪墨,或者有的將士用糧來釀酒,虧空若是多,欠缺會更重。”

李至點頭,這就是宋九擔任樞密使的好處,若是讓石顯回答,恐怕就答不出來。

他又說道:“還有幽州之旁,坦無陵阜,離山很遠,取石困難。金湯之堅,非石莫碎,可發機縋石,從哪裡取石頭?這是臣擔心的三個所在。”

但他看到趙匡義心意已決,並且不顧張齊賢在西北事務並沒有安定下來,就將張齊賢等大將大臣調回京城,張齊賢又返回西府,其他大將聽候安排,知道事情不可改更,因此又說道:“若陛下堅決北伐,臣以為京師是天下根本,願陛下不離輦轂,恭守宗廟,示敵人以閑暇,慰億兆之瞻仰,此上策也。大名,河朔之咽,或暫駐鑾輅,揚言自將,以張兵勢,壯軍威者,此中策也。若是遠提師旅,親抵邊陲,北有戎援之虞,南有中原之慮,則曳裾之懇切,斷鞅之狂愚,臣雖不肖,恥在昔賢之後。”

也就是你別瞎整了。再象上次那樣御駕親征,我就要拽你的袍子。拉着你的戰馬,強行阻止你。

趙匡義老臉一紅。

上次在高梁河他表現太不光彩了。

但他可能軍事能力確實很差。可不是一個固執的皇帝,所以以後才給了小寇表演的機會。

因此說道:“朕這次就在京城遙控指揮。”

“陛下英明,”李至退下。

不但他,許多大臣在高梁河失敗後,常想,若無趙匡義親自指揮,耶律休哥就不能逼得趙匡義逃跑,那麼那次北伐會不會成功?

趙匡義不去了,大約就沒有關係了。

本來宋九不想說的。這次終於忍不住說出來,道:“陛下,諸位,上次高梁河小挫,有人認為是陛下做得不好,我認為非也。那次失敗乃是將士疲憊,又忽視了耶律斜軫這支生力軍之故。若無陛下親自上陣指揮,以耶律休哥之眼界,也能找出其他的漏洞。到時候兩軍相持,山後還有數萬遼軍在趕來,還是拿不下幽雲,說不定會敗得更慘。不過陛下是國家之根本所在。夫子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陛下最好不要再去前線冒險了。”

不要以為趙匡義這次不瞎指揮,就能大勝。

“卿之何意?”

“臣的想法……”宋九困惑了。

他這些年做了很多。包括軍事改革,增加國家收入。用兵西北,甚至在遼東呆了兩年多。為的不是今天嗎?

相比於史上,宋九相信遼國國力應當弱了一點,宋朝國力應當更強一點,就包括將士的戰鬥力,也會更強一點。

然而國家富了,國力強了,武器先進了,就一定會打勝仗嗎?

況且遼國那兩個妖人。

沉默良久,宋九說道:“臣說幾件事,第一個就是遼國皇后,她與其他兩人有何關係,臣真沒有注意,不過據前方情報,臣知道得更多,甚至為了立威,遼國皇族涿州刺史耶律虎古頂撞了韓德讓幾句,韓德讓在遼國王庭的大殿上,搶過衛士手中的兵器鐵骨朵,活活將耶律虎古打死。但遼國乃是戎人,民風開放,這根本不算什麼。相反的,在韓德讓主持下,蕭太后發起數起改革,若無我朝種種布置,遼國越來越昇平,別的不說,就說幽雲,除邊境百姓外,餘下百姓這幾年生活皆得到大幅度改善,這兩人皆不可小視。請大家切記,韓德讓,遼國蕭何也!”

大家一起沉默了。

因為這一句話宋九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同樣也說過。

可沒有幾人當真,結果在韓德讓的堅守下,宋軍始終拿不下幽州城。

“陛下,還有,賀令圖上書,說遼國孤兒寡母,好欺負,然而賀令圖卻忘記了兵家一言,哀兵必勝,這種情況如果蕭太后不爭氣,可以為我朝所用,但非是,蕭太后乃是一代女傑也,她反而會利用這一點,激起遼軍哀悼之氣,反而增加了遼軍的戰鬥力。若伐就伐,不可因此而輕視,否則這次會敗得更慘。”

趙匡義又是沉默。

宋九繼續說道:“還有,臣不知內藏庫有多少錢帛?以臣之見,若伐,最好明年再伐,今年休生養息一年,若是沒有大的災害,國庫盈餘,再加上內藏庫的錢帛,那麼不必苛民,就可以用這個盈餘支持一場浩大的戰爭。若得到幽雲最好不過,若得不到,只要不是慘敗,對我朝來說損失不大,但遼國將會因此而凋殘,那時只要派幾使者,出使韃靼、西山、阻卜、高麗、遼東,遼國必然更加削弱。隨後我朝再休息幾年,第三次北伐必然成功也。而且經一年時間準備,北伐也更有把握。”

然後拱手道:“臣有家人在遼國,比任何人都希望陛下北伐,然不能因私廢公,望陛下三思。”

可以說宋九所說的話十分冷靜,然而趙匡義只爭朝夕,等不及了。

還有一個人,宋琪,他離開相位,很是不甘心,因此連番上書,高調地支持趙匡義北伐。

甚至還嘲諷宋九,本來國家有更多財帛支持這次戰爭的,然而因為宋九小題大作,在西北用掉大部分國庫儲蓄,才造成費用緊張。

趙匡義未聽信。雖然他同樣認為宋九花的錢多,不過用兵北方。若李繼遷還在,繼續在西北折騰。終是不美。

於是國家機器開動。

而且他雖然聽從李至的建議,可對自己的軍事才能仍然很自信,於是親自策劃整個北伐計劃,可難免會遇到種種難題,因此時常召西府數相進宮議事。

曾經有一天,趙匡義六次召西府數相入宮商議。

宋九與王顯、張齊賢、王沔十分鬱悶,宋朝皇城雖不及唐朝皇城,可也不小,樞密院離大內好幾百米。一個來回就是一公里多,六個來回就是七八公里。

跑,每天兩邊跑,不在西府,就在大內,或者在兩者之間的路上。

其實戰爭很是勞命傷財。

戰後趙普用南陽百姓為例,一萬多納稅主戶需繳納十萬貫錢,才能將兩萬石軍糧運到前線莫州,平均每戶需一次承擔十貫錢稅。據說大部分主戶因為不堪重負。典桑賣牛達到六七成以上,更有賣兒賣女上吊自殺的悲劇發生。

趙普那是誇大了,不過因為這場戰爭,確實使宋朝百姓再度苦逼了。另外趙普所說的費用也是比較準備確的。雖然平時一石糧食在宋朝不足三百文。若是粟米那就更便宜了,然而運到前莫州就得需五貫錢。這還是莫州,若是去西北。費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