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貶了三人官職,趙匡義一直不賞,不但不賞太原之功,而且以北伐失利為由,連犧牲的將士撫恤也不提。

群臣上奏進勸,當初罷節度使之權,宋九隨着改革軍制,刻意就說了賞功與撫恤,以便激勵將士上了戰場敢於英勇戰鬥。

但現在不賞不恤,幾十萬禁兵鬧將起來,豈非天下大亂?

但也有大臣進諫,說當初宋九之提議過於豐厚,獎賞撫恤數字必須要下調一點。畢竟為了收回北漢與燕雲,宋朝僅禁兵就擴到三十萬。若非宋九提議,將禁兵往農村轉移,僅是養兵費用就是一筆巨款。

而此戰犧牲的將士很多,若是按照宋九的獎勵撫恤,再加上戰爭所浪費的錢帛,國家經濟會嚴重吃緊。

然而趙匡義繼續緘默。

在這種情況下,趙德昭站了出來,請求對將士行賞。

趙匡義正等着他!

後人評價這件事,不能說是顛倒黑白,但都說得比較草率,更沒有去分析來龍去脈。

這時候趙德昭也有一些言事權,就象趙匡義為開封府尹一樣,實權更大。

然而將前面發生的事攏在一起會得出什麼?

石守信等人貶官,說明他這個二叔不高興了。難道沒警覺嗎?為什麼說,似乎將士們當時想擁立他,這正是一次攏絡將士之心的大好時機。

二叔做得不地道,我來替你們討還公道。

由是趙匡義在朝堂上當著眾人的面,拍案而起:“德昭,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賞不晚!”

再往前推,如果趙德昭一點想法也沒有,那麼石守信等人提議時,趙德昭會怎麼做?

還有一個例子,李隆基的大哥李憲,李隆基滅掉韋氏後。李旦是長子,李隆基卻有討平韋氏之功,故太子久不能決。但李憲再三辭讓,李隆基當了皇帝後,李憲少有才氣,然而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預朝政,這才為李隆基看重,兄弟情深。

當然,趙匡胤死得不明不白,想讓趙德昭做到李憲那一步很難很難,更不要指望在涿州時他誠惶誠恐的推拒。

但這就是矛盾所在。

因此趙匡義在此設了一個局。刻意不賞不恤。

二叔話都說到這份上,趙德昭還不明白嗎,忽然他想到了宋九在涿州對他說的話。

其實就是他聽了宋九的話,他也未必有好下場,涿州的事畢竟發生過了。以趙匡義的手段,有的是辦法對付他。

趙德昭自知難逃一死,與其日後了斷。不如自行了斷。

他如驚弓之鳥一般逃回家中,問親隨,你帶刀了沒有?

親隨大驚,道:“王宮重地,不敢帶刀。”

王宮想找一把刀都找不到嗎?為什麼這個親隨要這樣回答?難道看出趙德昭想要自殺,可為什麼他不阻攔?

還有,若沒有涿州事發生,趙匡義會不會殺趙德昭?

並且眼睜睜地看他跳火坑。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阻攔?最簡單的道理,憑什麼要你來讓將士們領情?

這永遠是一個未知的答案。

或如宋九想的那樣,即便讓趙德昭成功上位,也是一個心機不成熟的皇帝,可能被石守信這些老傢伙遙控成一個傀儡。

趙德昭又來到茶酒間,將門反鎖,然後用水刀果自刎。

還好。他留下五個孩子,沒有使這一脈中斷。

趙匡義聞訊趕來,撫屍痛器,說了一句經典的台詞:“痴兒。何至此耶!”

趙德昭一死,沒有人敢再提賞恤之事了。然而果如宋九所料,契丹來報復了,你們宋朝想收回燕雲,俺們也想收回莫州、瀛二州,而且契丹人心更野,想挾借高梁河大捷之勢,順便拿下鎮州。

於是兵分兩路,東路為主力部隊,共八萬兵馬,撲向鎮州,西路由耶律善率領,攻雁門關做為輔助。

但因為耶律休哥受傷了,因此以讓韓匡嗣與耶律沙率領。

其實還有一員大將,耶律斜軫,他因為宋九走入宋朝君臣視野,可是因為原來種種看似膽怯的表現,遼景宗仍不理解,因此這一戰與耶律斜軫無關。

戰爭中將領指揮能力十分重要。

戰鬥還未開始,這兩個平庸的傢伙到來,已經註定了結局。

不過宋朝幾個主將也不是十分出色。

首先是孟元喆,他會打仗嗎?

至於崔翰就做過一件事,代楊信為殿前指揮使時,趙匡義閱兵,陣型整齊,或者還有一件事,在鎮州時諸將緘默,宋九反對趙匡義征幽州時,他拍胸脯一定會成功。這樣的一個傢伙又有何能力?

劉延翰累從征功,以此上位,但從未直接指揮過一次戰役,能力更讓人懷疑。

不過崔彥進與李漢瓊還好一點,儘管他們操守不行。

但這次表現出色的並不是崔彥進與李漢瓊。

契丹大軍兵臨滿城城下。

宋軍也開始在滿城東北方向集結,這時一個人站在高崗上相望,趙延進。

他也有官職,雲州觀察使,試問雲州收回來了嗎?還有官職,那就是討伐幽州時的攻城八作壕砦使,緊急製造維修武器的官員。趙匡義回京時,可能也知道孟元喆能力比較差,於是將他與葯可瓊、杜審圭留在定州協助孟元喆。

也就是說他的地位比較尷尬。

從官職上來說,他無權干涉諸將的軍事行動,可他用望遠鏡看着茫茫無際的契丹大軍,又看了看身後,心中想到,俺們不想死啊。

幽州會戰,契丹出動的兵力也不少,十幾萬人,可那時宋朝有近三十萬兵馬。

現在契丹只有八萬兵馬,然而他們身後的宋軍兵力也不少,僅比契丹人略少一點,可多是戰鬥力比較差的步兵。

若是按照趙匡義的八陣圖,將這本來不足的兵力分成八個大陣,每陣必然留下大量空擋。正好方便契丹人騎兵衝刺,分割包抄,那麼這數萬宋軍將會全部葬身於此。

他從高崗上下來,對幾位主將將利害關係說出,並且說八陣圖不行,必須將八陣化為兩陣,一陣於徐河禦敵。一陣兵出黑盧堤,至長城口,躡敵後。實際與陣圖無關了,就是合幾州兵力於一處,化作兩軍行兵。

崔翰說道:“如果輸了,怎麼向陛下交待。”

還好。崔翰忠厚老實,再加上高梁河失敗,他心中戚戚,並沒有因為趙延進以下犯上而激怒。

趙延進幾乎怒吼道,出事由我來負責。

可其他幾位主將皆猶豫不決。

於是趙延進看着另外一個人,李繼隆。這個李繼隆非是打虎英雄李繼隆,而是李處耘的兒子。

此時他官職是鎮州都監。

但非是三軍都監。這裡集中了三關,定州,鎮州三路的兵力,李繼隆僅是鎮州一路的都監。

然而他有另外一個身份,趙匡義的大舅哥。李繼隆雖不想違反趙匡義的旨意,可更不想死,於是說道:“我是監軍,在軍中我就代表朝廷。現在陣圖有所不便,帶兵的主將應便宜行事,如果出了問題,一概由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