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實際剛才趙匡義說話有潛台詞的,為什麼會如此呢,難道是我品行不好,上天懲罰嗎。

看看這兩年,那麼多災害,偏偏又發生自己打壓老三之時,能不讓人誤會嗎。所以趙普你得替朕扛着。

趙普更狡猾,堯時都有大水,湯時都有大旱,況且你我。

趙匡義要倒。出了這麼多災害,老子在皇宮裡都不安,你還能泰然處之,讓老子耐心等待,這是那門子道理?

只可惜宋九未聽出來。

於是趙匡義又逼了一下宋九,事實也不大高興,你是愛民的,難道為了斗趙普,當真不管了。

這時他權然忘記了趙普打壓他時那種心情。

但他卻是誤會了宋九,宋九確實在想方法,一時未注意他們的話外之音。他又詳細地講解了這幾種輔堤。

然後說道:“趙孚所言對也不對,若是於河中起修南北兩道遙堤,以現在的國力同樣不切實際。但於王莽河與靈河分水同樣沒有效果,原因很簡單,不說巨大的用度,黃河下游多是山區,唯有孟澶滑這幾處兩邊皆低洼,水往低處流,因此多在這一段河面或強行沖向南或強行沖向北,分流所在離這一段河面太遠,分水效果不好。”

“卿所言中的也。”

“但趙孚也有一些想法可以實施,不過要改一改,也不用遙堤蓄水,更不用於東邊分水,可以於兩河尋一些低洼場所,最好多是鹽鹼地帶,後方單獨建大月堤,汛期水勢不大,百姓耕種,水勢若大,及時將百姓疏散,放水泄洪。水勢消退時將水排掉,沉澱的淤泥又可以改善土壤,彌補百姓損失。”

這是一個辦法。

但也很麻煩,那是家園,到時候放水泄洪時,有幾個百姓願意離開家園?

不過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最少比現在滾滾河東一直流向彭州的強。而且平時可以做一些補貼。例如免減稅務等等做補償。這就看朝廷怎麼想,當地官員怎麼想了。

宋九又說道:“現在還有一些辦法,畢竟人煙不是太稠密,就是未必會麻煩。因此想要五十年不那麼頻繁出事,只有下面一個辦法,築外輔助堤。它不佔民田。也不用遷徙百姓,安置百姓,若是合理,還會起到一些束水沖沙的作用。”

“於河外築堤,成本更高。”宋琪道。

“陛下,臣認為以後西府宰相必須有一段軍旅經歷,方可勝任。東府宰相必須擔任過三個州府長吏旅歷才可以勝任,不然易閉門造車,貽誤國事。”

宋九譏諷道。

宋琪雖年齡很高了,但他以前多是副職,只是曾經因為擔任開封判官時卻與趙普相善,讓趙匡義怒出於隴州,再也沒有其他地方官員的經歷。

事實也沒有宋琪想的那麼複雜,這些外輔堤主要是減少主堤下方的水壓。因此可以於水小時從河中取泥,或者於堤內取泥,築起淺灘,再於淺灘上築堤。當真在河中築堤,現在有這個能力么?

“它也要不少勞力與錢帛的。”王明老實地說道。

“嗯,但它不用那麼急,可以量國力而行。非是要求一朝一夕之功,不過以我想,還是今年施工最好,先將一些險要河段搶修起來。”

“何故?”

“陛下用禁兵堵缺。不用百姓,現在大水茫茫,家園淹沒,人心惶惶不可終日,若是不組織好,百姓積怨,恐生變端。但再過一段時間,河水就要消退了。一旦河水消退,人心便會漸漸安定起來。可是那麼多地區百姓流離失所,甚至河北陝州洛陽都有許多百姓因內澇,顆粒無收。朝廷能不賑濟嗎?這時就可以用工代賑了。因此秋後水勢消退之時,施工成本最低。”

大家都在低頭思考宋九之策的可行性。

趙孚嘴張了張,最後未說話。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用錢多少不談,但一聽就知道宋九的辦法比他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宋琪卻不服氣,便說了一句:“陛下,災害連連,國庫緊張,若是再動工,請陛下將西北諸工停下。且臣以為僅是對付一流盜,國家用費鉅萬,頗是不值。”

表面上看這句話說得也有道理。

李繼遷不就是一個流寇么,能成什麼大氣候。

宋九太小題大作了。

現在兩選一,一是河工,二是西北,河工才是最要緊的。

事實這句話很惡毒。

若是西北停下,那代表着朝廷默認宋九是一個笑話,可為了這個笑話,花了多少錢下去。

若不停,是因為西北造成經費緊張,而使河工不得開工,宋九這是不識大體。

宋九眼睛終於冒起寒光。

奶奶的,俺與你宋琪有仇啊?

但宋琪也是沒辦法,如果再讓宋九放光彩,他隱隱感到很不妙了。趙普一倒,宋九還能容忍他嗎?這是逼上架子要斗宋九了。

宋九轉過頭,喊來一名太監,讓他去西府將王明給他的那樣東西拿來。

咱們用事實說話。

一會兒小黃門將那份賬冊從西府里取來,宋九遞給趙匡義:“陛下,請看。”

這就是王明給他的禮物。

西府不過問出納的,但三司在宋九完善下,賬冊漸漸變得很清楚。因此從三司能得到太平興國三年國家軍費支出。

宋九在翻看賬冊時,王明又讓小吏將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國家軍費出納統計,給了宋九。不過現在宋九手中的是“更新版”,乃是去年八月到今年八月的軍費。

這個軍費包括兵士薪餉賞賜撫恤,武器開支,以及前線築堡等其他與軍事有關的費用,也包括對遼東的援助費用。

似乎這一年宋九花掉了不少錢,西北築堡修路,對豐州的部分補助,對遼東的援助,以及增加的三萬鄉兵,河北河東也新增了一些堡砦……

但在三司統計後。事實與太平興國三年軍費相比,不但沒有增加,相反的還減少了五十來萬。

趙匡義看後很愕然。

不過隨後細想就明白了,太平興國三年軍費不少,因為準備征伐北漢,甚至想收回燕雲,宋朝擴軍到了三十多萬。

現在前線輪戍的兵士增加了。賞賜撫恤增加了,可實際從去年夏天后前線並沒有大的戰事,因此賞賜撫恤幾乎忽略不計。是增加了許多表面的支出,但暗下里養兵費用在急劇下降。

因為宋九的調節,不僅後方禁兵七成化為農村駐兵,前線也在大肆營田。甚至養豬養羊。

許多地區屯兵供給若無大戰來臨,幾乎做到自給自足。在前線節約一石糧食,可能相當於在後方節約十石糧食!特別往後,宋仁宗時甚至在後方價值幾文錢一斗粟運到前線能值上千文。

史上種世衡開始於西北營田得功,不過後來因為多是城市兵,史載紈絝子弟,實際讓城市兵如何做好耕種?正是宋九將城市兵向農村兵。特別是後來徵召的士兵一起屯於農村,他們平時就是農民,習慣耕種,因此到了前方營田,迅速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