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發。 “若論大度,我不及呂端呂蒙正遠矣。但我也不喜那種只想做老好人,唯唯諾諾式的大度。”宋九突然沒頭沒腦說出這句話,讓柴禹錫、向敏中與趙鎔莫明其妙。

宋九又說道:“不過我更反對那種為了權利,不擇手段的攻擊。兩府這幾年皆有些失控,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與此兩種不無關係。過去的事就過去了。”

三人聽明白了,這是說給柴趙二人聽的。

宋九來到西府,柴趙二人很老實。

可是宋九卻不安心。

有一種笑叫笑裡藏刀。

有一種蘑菇叫秋日小圓帽。

有一種蛇叫土地蛇。

西府有許多公務,大多數能公開,可有一些卻不能公開。就象上次的計劃,西府人選換來換去,特別是為了爭權奪利產生的調動,一度讓宋九十分擔心,省怕有的人不知輕重泄露出去,大事休矣。

特別是這個趙鎔。

他為了上位那才叫不擇手段。

對自己越恭敬,自己越得小心。現在回來了,立功回來的,又是主動要求去西府。西府不象東府,兵權三分,西府與地方以及三衙,西府決策軍務,但沒掌兵權,三衙有掌兵權,但沒決策權,地方有兵,可兵都是分散着的。權利最大的一次就是宋九下去的那一次,有權調動河東駐兵,同時還能權宜地下令河北與西北駐兵。可這個時間段很短,只有用兵時才行,若是平時就下令。恐怕趙匡義未必開心了。

但就是西府,難道不忌憚嗎?

自己不是無為而治的王顯。那怕呆十幾年也沒關係。

無為不好了,有為也不好。

特別威望越重越是壞事。如曹彬,他怎麼下去的,似乎就是眼前這兩人弄下去的。

戒告一下,國家還沒有平安呢。遼國那邊不知道什麼情況,巴蜀又不知道亂到什麼時候。熬過去了,即便退也可以退了。但就是退,也要學張齊賢。

人家是豪男,自覺,不對了。俺自己退。省得一頭灰。

若是趙匡義知道宋九是這樣的想法,能用玉璽往他頭上砸。

都是聰明人,一聽就懂了。

宋九這才徐徐下值。

回到家中,一家人開心地迎出來。

張齊賢是大宋豪爽男,宋九是大宋好男人。有許多人也因此譏諷宋九,不過大宋憤青男王禹偁對宋九很欽佩,特別是宋九的平易近人,不講架子,可這個憤青命運很悲催……

不過今天潘憐兒的神情有些古怪。

宋九看着妻子。

潘憐兒低聲說道:“官人。京城裡傳聞官人殺戳太多,以至家中多是女兒。”

玉蘋年齡大了,大小蘇卻是風華正貌之時,在河東先後給宋九又生了兩個女兒。宋大雙,宋小雙。用人丁單薄,不能攻擊宋家的。並且宋家保持着“晚婚晚育”的好傳統。幾個孩子都平安地長大,在這時代幾乎就是奇蹟。而且宋寶在西北又給宋九帶來一個孫子與一個孫女。

但還是讓人找到了借口。就象韓愈所寫的《幽蘭操》:蘭之猗猗,揚揚其香。眾香拱之。幽幽其芳。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周文王是好人,所以子孫繁榮昌盛,據傳有一百個兒子……

宋九家子女多,可多的是女兒,而且是超級“陪錢貨”,於是給了一些人攻訐的理由。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除非我急流勇流,那麼馬上輿論就會交口稱讚了,但可能嗎?”

玉蘋在邊上笑。

就是宋九想退,皇帝會同意嗎?況且宋九又不是六十七十高齡,憑什麼退啊?

“我擔心玉兒。”

讓宋玉下南洋去磨礪,潘憐兒又贊成又害怕。看到宋寶成長起來,潘憐兒頗是心動,並且宋寶在下面做得很好,趙匡義下詔調到秦州時,百姓寫萬名書請轉運使留請,又呆了一年多後,趙匡義又下詔調到邠州,但這一回是知州了。百姓再次留請,但這一回宋九沒有同意了,寫信給兒子,馬上走!

父子二人威震西北,是美名,但弄不好也是禍事。

宋寶這才悄悄離開靈州,去了邠州。

可能宋寶永遠達不到宋九的高度,但他某些作風頗有宋九風采,小心謹慎,勤奮努力,這一輩子在仕途上也不會太差了,最少比幾個舅兄要強。

如果沒有在海外磨礪呢?

然而海上風險太大,就是到了南方也未必適應那種天氣,所以潘憐兒一直焦心掛肚。

特別是這個謠傳出現後,若是宋玉在回來的路上出事,那更坐實了這種謠傳。況且與高家也約定好了,等到宋玉回來,魚娘出嫁。

“海上雖有風險,但這些年來出過多少事故?想一想替朝廷押運稅糧的荊湖廂兵吧。若是你擔心,莫要忘記,我家與你娘家在海外有二十多艘船,那些人也是人,那麼會給坐實了別人的口證。”

潘憐兒不語。

丈夫意思她懂的,想要士兵不怕死,做為主帥第一個就不能怕死。因此每次作戰時,丈夫那怕不指揮,也站在前線。

想要下屬清廉,自己同樣要帶頭清廉。

如果影響深遠,象李廣帶的兵雖悍戰可目無紀律,程不識的軍隊就軍紀森嚴了。

不過……

“都回來了,再說這些何用,當初還不是你同意的。不做事便罷,一做事就會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不要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比如宋家門丁單薄,於是潘憐兒當初很急。有了兩個兒子,還要納妾。相信納妾納得多。潘憐兒多少也不高興。然而怕人說閑話兒。玉蘋也是如此,所以當初南下時。才被幾個太祖父欺負。明明不高興了,幾個異母兄弟擄到宋朝,依然央請自己花了一些錢,在開封郊外買了一些地,置辦了一些房舍,用以安頓他們。

也不能不尊重別人的意見,可尊重不是完全聽從,那是沒長腦子的表現。

但宋九也在納悶兒,這個謠傳是誰發起的?

大蘇端上菜。

宋家養了不少人。但關係有點複雜,很難說他們是家丁,還是侍衛,可能僮客奴僕,或者客氣地說法,傔客。男子多是保護宋家,或者隨宋九南下北上,女子宋九讓她們出去做工,替兒女們攢一些錢。包括郭二他們死了。這些婦孺宋家繼續收留着。

實際多半是以前僱傭的老人,然而衣不如新,人不如舊,宋九基本用的就是這些人。後來沒有僱傭新人了。有時候他們也主動做一些家務,如打掃衛生的什麼,或者做一些粗活。家中帶孩子。做飯菜,洗衣服。就是李婆婆,以及後來僱傭的兩個婦人。玉蘋與大小蘇回來了。李婆婆也老了。大小蘇便主動頂替李婆婆做一些家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