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臨寧縣,屬於封燊的祖籍,因為他爺爺的戶籍在這裡。這裡,嚴格來說,才是封燊真正的老家。

他這裡出生,童年也有一半時間在這裡度過。

只不過,如今的他鄉音都改了。

開車兩百多公里,走高速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封燊的寶四就到了臨寧縣城附近的高速出口。

這個出口距離縣城不過兩三公里。

整個縣城,就在一個山間盆地中,而這個高速出口就在盆地的邊沿。

封燊一邊開出繞過匝道出口的花壇,一邊說:“我老家,更早的時候是從前面的路進去的。是一條沙土路。我記得,小時候去縣城,都會經過這個村子。不過現在修了新路……”

“這村子地形比我們那邊的好多了。”

封燊笑着:“雖然都是屬於江南丘陵帶,不過我們那裡在地里上屬於隆起區,而這附近幾個縣,卻屬於一個盆地地形。這裡叫做峒,就是山間平原,到了縣城,你會發現,那邊平地更大。”

這跟蘭溪縣不一樣。蘭溪縣城,就是一個山坡。

“幾個縣都屬於一個盆地?”

“嗯,雖然盆地里也有丘陵,但附近幾個縣,周圍被更高的山包圍着。前面那座山,看到沒?那就是縣城方圓二三十公里最高的山。遠處的山影,屬於南嶺的。西邊應該是是十萬大山,南邊應該也有更高的山。”

他們距離那座山,不過一公里多,車子沒用兩分鐘就到了。

“這山,就在縣城邊上。”

剛過了山邊,就能看到連續的建築群。這事已經到縣城。

蘭莛歘看着山下的一閃而過的廣場:“這裡是個公園呢。”

“縣城裡綠地不多,這山一直保護得比較好。我記得,重陽節就是來這裡登山……

“那年我應該五歲,六歲不到。我爸帶着水果、零食,領着我爬山,山頂樹下到處坐滿了人。

“地上長滿草,卻跟其它山不一樣。那不是蕨草,而是那種長長草葉,密密扎扎的,就像是天然的地毯。

“大人們帶着孩子,老師帶着學生。總之那天,山上小孩子特別多。還有一些小販,特地挑了東西上山擺賣。有水果,還有雪糕飲料……

“已經記不得是為什麼了,反正那天的事,我到現在還能想起許多。或者,是因為那天是我第一次見到那麼同齡人……”

“那肯定很熱鬧。”

封燊笑着:“是很熱鬧。聽說,重陽去那裡登高,是本地的一個傳統。

“其實,這縣裡比它高的山多得是。只所以連其他鎮的人也特地來這裡登高,據說是以為很早之前,山上那電視信號塔的位置,是一個香火鼎盛的寺廟,還有一座老遠就能見着的塔。是那個時代的地標建築。它屬於‘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山。”

正說著,他們來到一條分叉路前的紅綠燈。

路上車並不多,紅燈下右轉可以通行。但他們要直行,車子停下,就一輛車。

蘭莛歘觀察了一下,本地人不是窮得買不起車,而是沒什麼人出行。

剛才一路上,她看到的人,交通工具已經完全擺脫了人力交通工具——一輛自行車也沒見着,連半大的孩子,都是騎電動車的。

摩托車也很多。

而轎車……看到的,大多是本地車號牌。

“剛才高速路口不是有一個看着挺大的工業區嗎?怎麼縣城的人氣那麼低落?”

封燊笑着說:“上次我回來,在老家那那邊跟人也了解了一下。那工業區是產業轉移工業區。大多是珠三角的工業轉移過來的。

“雖說這裡有高鐵站也有高速公路,但那現在,那些算不上是什麼區域優勢了。擁有這樣的交通條件的縣,全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唯一能讓人來投資的優勢,就是人工工價。我聽人說,珠三角那邊最低時薪大約是十七八塊錢。而這裡好像只有十一二塊。”

蘭莛歘心裡略略算了一下:“那麼低啊。”

“都是家裡有孩子拖着,沒辦法到外地打工的人,才會留在家裡上班。一天上班十一二個小時,一個月上二十八天,能拿到四千左右吧。”

當然,管理層另說。

“好像比我們那邊要低得多。”

封燊笑着說:“也就是稍稍低一點。”蘭溪的工人工資確實高一點,但也不怎麼高。

她覺得高,大概是因為給他幹活的人,拿到的錢比較多。但那在蘭溪屬於特例。

反正,他知道本地人對官府領導怨言蠻多的。

他們來到河邊一個商業區,在廣場找了個停車位:“我們就住這裡。小縣城沒什麼好酒店。”

這已經是星級最高,也是開業時間最晚的酒店了。

如今十幾層高的樓,在這樣的縣城並不罕見。那些商品樓,都是二十七八樓的。

事實上,這個名叫‘雲逸國際’的酒店,也是一個樓盤的商業區部分的一座樓。

在這樣的小縣城,商業幾乎沒有,所以建寫字樓是沒前途的。就只有建商場,或者就是諸如酒店之類的。

下了車,拖着行李入住了酒店。

十八樓的房間,正對江景。

封燊拉開窗帘……

這酒店的位置相當不錯。下面的河其實並不寬,也就幾十米。河堤兩岸,也不見什麼好風景。

不過,它正處於河灣頂點位置。

封燊的房間,可以同時看到河的上游和下游。視野顯得特別開闊。

蘭莛歘也來到窗前:“這事房間視野挺好的。好像能看到整個縣城。”

封燊笑着說:“以後有時間了。我們就多出來走走。”

她這應該是極少出遠門,在家裡也沒住過高層建築。在華亭住的房子,視野確實沒這裡好。

不過,那其實還是因為她‘沒見識’。

以後他們不管日子如何,她總要多點出門,親眼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單靠互聯網,還有在上學學到的東西,是支撐不起她日後的人生的。

尤其是,她即將是個小富婆了。

他沒想過要改造誰,但他們兩個都需要成長。不管是學識還是心境。

要不然配不上他們所擁有的財富。

都說人是財富的奴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

吃,是不管的什麼時候都是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這種小地方的酒店,或者那些大型餐廳,反而不是封燊優先考慮的就餐地點。

這種小地方,那些做餐飲的老闆們,總會考慮收入跟薪水之間的平衡。所以就不要奢望他們會請高尖端的廚師。

封燊在晚上查了一陣:“我們等會去吃牛腩粉吧?”

不是他做的飯,蘭莛歘對吃的就沒有太多的挑剔:“你拿主意。”

“那,就這家了。”

“什麼地方?”蘭莛歘湊過來。“好像不遠。”

“幾百米的距離。”封燊放大了地圖,又說。“要不我們走路去?吃了午飯在城裡轉轉,順便散散步。”

“也好。現在就走?”

封燊提起她的包,說:“走吧。”

蘭莛歘上了一個洗手間出來,兩人就出了門。

正值中午,不過即將入冬。臨寧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天氣已經比較涼爽。而且,陽光被高層建築遮擋。他們甚至不用撐傘。

橋留着老橋的特徵,只有兩車道。米黃色的碎石裝飾着欄杆。這會,算是鎮上的交通高峰期,他們可以看到這座縣城真正的人氣了。

他們要過的橋,封燊還記得應該是老橋。大概就五六十米長。

他們沿着河堤走了三百多米,然後在橋頭的邊上一個階梯直接就上了橋。

橋上沒堵車,但車速也相當慢。

橋頭有限高桿,限制載重超過三噸的卡車通過。車流主要是摩托車,但汽車佔道大,交通有些混亂。摩托車在汽車之間穿行,看着感覺比較危險。

他們要去的,是另一邊橋頭。

那是一幢河邊三層樓高的建築。三樓地板正好跟橋面齊平。引橋下,是一個兩層高高的商場。看一樓是一家日雜商場。所以這邊橋頭也有一個階梯下去。

而他們要求的那家牛腩粉店,將階梯護欄打開了,還用鋼板做了過道,開了一個門。走上面哐哐作響……

看着這小吃店的外牆,這可能是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

不過進去後發現,地方還挺大的。有五六十個平米,卻只擺了六張小圓桌,空間顯得比較大。不至於不好活動。

裝有那種鐵皮天花吊頂,牆壁也粉刷得潔白。看不到臟。

椅子是那種帶靠背的塑料椅。

廚房就用玻璃隔開了,也沒有人出來上茶水,甚至沒人來點餐。

封燊看了一眼廚房。裡面的人,都穿戴白色廚師裝,嘴巴前還有那種透明的口沫擋,看着還是挺注意衛生的。

又看到在角落有一個不鏽鋼的保溫桶,邊上還有那種塑料壺,應該是茶水自取。

他去打了半壺,回來坐下問蘭莛歘:“我看了一下,有卷粉,有湯粉。還有餛飩和餛飩麵。你想吃什麼?”

“你不是說這裡的牛腩粉好吃嗎?我們就吃牛腩粉吧。”

封燊去點餐,本地話他是說不轉了,但能聽懂。他問清楚了,這裡說的牛腩粉,是特指卷粉。

“要一份大碗,還有一份中碗。”

要先結賬。大碗的要二十,中碗的要十六。這價格還挺貴,至少比正常貴幾塊錢。

沒幾分鐘,他點的東西就端上來了。用的事大海碗裝的,卷粉比大拇指稍粗一點。

剛才點東西時,他透過玻璃也看過了。

這卷粉是米粉,應該差不多有二十公分長。放在一個很扁平的小鐵鍋上煎着。煎得兩面金黃,然後斬斷成兩節。

牛腩是鹵制的,卷粉的湯汁就是鹵汁。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配菜。

聞着挺香,吃一口。煎過的卷粉,還有點脆,又有鍋巴的香味。浸泡在鹵汁里,米粉香糯彈牙。

牛腩也鹵得香濃軟爛,尤其那些牛隔膜,Q彈得很。

確實好吃!

怪不得那麼多本地人在網上推薦這店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加入書籤 返回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