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短短几個月,武凱就明白為什麼歷史上會有那麼多昏君了——做一個勤政的君王,實在是太麻煩了!

雖說他統治的地盤,目前僅僅是日本三分之二的國土,但這千頭萬緒種種煩惱,便似是源源不絕無窮無盡。e%1xiaoshuo

歸根到底,最大的問題還是武凱手下沒有足夠的‘官員’可用,尤其是能夠治理地方的文官——因此‘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嚴重不足,甚至屢屢有倭人武士在鄉間復辟的消息傳出。

若是在中原腹地,武凱還能下個‘招賢令’什麼的,從民間搜刮些合適的人才,然而現在別說倭人之中本來就沒幾個精通經濟民生的,就算真有,武凱也未必敢重用他們。

所以這千頭萬緒都要由他來拿定主意,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目前最讓武凱頭疼的,便是漢人移民與倭人土著之間的衝突——這兩年間,在紅巾軍上下的通力扶持下,漢人移民總算是在日本站穩了腳跟,可也正因為紅巾軍一貫的偏幫漢人,使得其中一部分漢人有些意忘形。

最明顯的徵召就是,在宣和六年之前,大多數移民與土著之間的衝突,都是倭人主動挑起的,但自從宣和六年以後,漢人移民主動挑起紛爭的案例,便逐漸成為了主流。

侵吞倭人田產的,凌辱倭人女子的——甚至還有人為了幾句口角,便屠了倭人滿門!

而紅巾軍事後派人下去調查,竟還被剛剛形成的地方勢力抵制排擠、收買拉攏!

這讓武凱頗為惱怒的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所制定下的策略——當初為了漢人站穩腳跟,甚至完全取代倭人,他才定下了全面偏袒包庇移民的方針,對倭人的反抗則以強勢鎮壓為主,藉以縮小兩個種族之間的人數差距。

但現在看來,這樣沒原則的偏袒,倒養出了不少的白眼狼!

想想也是,移民的主要成分就是在戰亂中活下來的流民、以及各地的罪囚,這些人里本就有許多無法無天之輩,在得到官方的縱容包庇之後,自然就要為非作歹、巧取豪奪!

有鑒於此,武凱打從宣和六年冬末,便開始一面組織人力勘定法律法規,一面在整個日本進行嚴打,重點打擊各地殘留的武士貴族階級,以及漢民中帶頭違法亂紀之人。

因為給各地都定下了比較嚴格指標,地方守軍為了完成任務,堪稱無所不用其極,數月間被誤殺枉死者不下千人之眾——後世之人每每談及此事,便覺痛心疾,認為是明太祖武大郎永世難以洗刷的污點。

而在當時,初步建立的朝堂上也頗有些異議,以林登萬、曹陽等人為的主流派,表示誓死捍衛武凱的英名決策;而以岳飛、鐵面孔目裴宣為的少數派,則認為此舉有不教而誅之嫌,有失仁愛。

不過,這嚴打也確實是行之有效,短短數月間社會風氣便為之一清,再不復之前的亂象。

總之,靠着嚴打暫時穩定了日本的局勢之後,武凱緊接着又下令,自京畿腹地徵調六萬倭人農兵,以投誠的倭人武士為骨幹、外戚宗重尚親自挂帥,組成皇協軍輔佐車騎大將軍武松遠征高麗。

對於這個決定,朝上眾人倒都沒什麼異議,一來高麗最近跳的實在太歡,早就激起了紅巾軍上下的反感;二來投誠的倭人武士良莠不齊,其中有不少人都與亂黨暗中勾結,將他們調離日本,更方便集中力量清剿亂黨。

至於調去攻打高麗的一萬漢軍,因為有武凱剛剛帶來的五千官兵做補充,抽調起來倒也不至於讓日本這邊傷筋動骨。

當時高麗國常備兵力在三十萬以上,境內又多是易守難攻之地,本來武凱沒指望能一戰拿下高麗,只琢磨着拿下沿海港口作為中轉據點,然後再徐徐圖之。

誰知高麗人為了防備金國,將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了邊境,根本沒想到會有人從海上突襲,再加上時人愚昧,往往將火器錯認成妖術,又由此流傳出許多詭異傳言,因此沿途府道官兵幾乎是望風而逃,只月余間,武松所部便攻下了高麗半壁江山,直抵高麗國都開京城下。

四月初八,高麗國丈李資謙率軍出城迎敵,並擺下‘月經狗血’大陣,驅使數百女子手捧狗血衝鋒陷陣,意圖破除紅巾軍的妖法,重新掌握戰場主動。

同日,紅巾軍大破李資謙所部,並乘勢攻入城內,生擒高麗仁宗王楷、國丈李資謙以下文武大臣數百名,所獲金銀器皿不計其數。

李資謙的同黨拓俊京倉皇逃出都城,於西京東亭府擁立新帝,並上表祈和,表示願意尊武凱為‘叔皇帝’,年年進貢歲歲稱臣。

考慮到朝鮮腹地多是山區,運送補給十分困難,再加上部署在高麗北部的精銳軍團也還保持完整,並非沒有一戰之力——而且在準備好於金軍正面衝突之前,武凱也希望能在中間保留一個緩衝地帶,於是便暫時答應了拓俊京的求和。

事後拓俊京得知武凱準備在六月一日建國登基,便急忙搜羅了美貌處子五百人、太監三百名,當作第一次朝貢的貢品送往日本。

不過與此同時,拓俊京向金國皇帝進宮的禮物比這隻多不少,顯然是打着萬一事有不諧,便借金國的力量對抗大明王朝的心思。

只可惜,高麗人再三強調‘宋人移民’的厲害,卻依舊沒能引起金國高層的注意,反而讓女真人越看不起高麗國的實力——要不是此時金國上下眼中只有大宋這塊肥肉,暫時顧不得其它,說不得便要先順勢吞併了高麗。

靖康元年四月,武凱於後世東京城所在的位置,築起一座簡易的城池,並在城池內外修築民宅,遷倭人貴族、武士、商販、匠人六千戶、漢人軍屬兩千戶,共計人口五萬有餘,分布於城郭內外。

靖康元年五月中旬,新城被正式命名為‘南京’,以備武凱登基稱帝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