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很快,繼新科進士們的話題之後,京城又掀起了一股神醫風潮。

當謊言說上一千遍,在許多人心裡都有可能變成真實,又何況,關於神醫的問題其實並不全是謊言?

宋熠在吏部都免不得被上峰們問起:“聽聞你家娘子醫術十分高明?”

“你家娘子果真能為眼盲之人重新裝回眼球?”

翠寒那日是眼球暴凸,被江慧嘉針灸之後則恢復了短暫的正常,豈料這邊流言一傳,竟變成了江慧嘉可以憑空給人重裝眼球了。

宋熠謙遜道:“內子的確通曉醫術,然則並不能有如此超常之能。”

跟他同在吏部學宏詞的一些同年進士倒十分激動,紛紛過來說起那天在宋家看到的事情。

頓時有一名吏部官員一拍手掌,很有興緻道:“這樣的奇病都能治,果然應當是神醫!”

如果單是外頭的流言,他或許還要將信將疑,但這樣多的新科進士都來給宋狀元娘子作證,那宋夫人是神醫的可信度就要大多了。

這位洪大人如今任職吏部郎中,甭看是五品,卻是實權人物,

吏部的官員不得了,私底下都被稱作“天官”,任你是考核調遷還是升職,都攥在他們手裡。

宋熠等新科進士如今進了吏部,待得學習考核過後,要授什麼官,任什麼職,最開始也得先過吏部這一關!

洪大人說了話,宋熠都還未答,眾進士們反倒更顯興奮了,更將江慧嘉直往天上誇,一為討好上官,二也是為賣狀元郎一個好。

誰不知道宋狀元御前對答很得皇帝喜歡呢?

早早就有了皇帝陛下青眼的狀元郎,跟普通進士能一樣嗎?

何進士說道:“說起來,家母也有宿疾,極想請宋夫人襄助治療,又怕宋夫人身份不同,也不好輕言勞動……鶴軒兄,家母改日若是上門叨擾,也不知失不失禮?”

說著對宋熠一抱拳。

宋熠早知江慧嘉心意,因回禮笑道:“何兄太客氣,醫者治病,能治的都應當治,哪裡有什麼叨擾不叨擾的。”

言下之意,能治的都治,不能治的當然就沒辦法,只好不治了。

他說話向來滴水不漏,也不是對何進士有什麼特別的防備,只能算是習慣而已。

江慧嘉這邊,雖然醫館還沒開,人也只是坐在家中,可流言傳得太凶,多多少少的確招人注意。

頭天來試探求醫的幾個病人她是拒絕了的,不是疑難雜症,隨便到哪裡都能治,因此她並沒有出手。

嗯,要有神醫架子嘛。

第二天則並沒有人來。

這裡畢竟是御賜狀元府,如不是被有心人指使,尋常人即便聽了流言想來求醫,心中或許也要多番掂量。

當天下午,宋熠回來時則對江慧嘉說起了何進士的意思。

問她:“阿萱,鋪子不好尋,不如在我們這宅子後頭另開一處門臉出來,設做醫館如何?”

孔大奶奶如此咄咄逼人,宋熠只比江慧嘉更憤怒。

江慧嘉本來在練字,這時回身拿毛筆在他下巴上輕點,笑起來:“你也忒不把這御賜宅邸當回事兒啦!哪有這樣改的?還前邊門臉,後邊住宅?”

宋熠便也笑,耳根微微泛紅。

咦?純情少年又附身了?

江慧嘉瞧着有趣,從前她常常看到宋熠紅耳後根的,雖然他不紅臉,常常裝出一副十分鎮定的模樣。

不過後來隨着夫妻相處時間漸長,宋熠甚至就連耳後根都不紅了。

他臉皮一天比一天厚呢,要再看一回他耳根微紅的樣子還真不容易。

江慧嘉歡快地笑起來,笑罷了,說道:“其實鋪子我早看了許多,不過是左右比較都總覺得有些缺憾,因此一時拿不定主意。好在孔大奶奶給了我靈感……”

她睨向宋熠,眼神靈動:“三郎,你猜猜看,我若是去問孔大奶奶買一個鋪子,她會不會賣給我?”

這個主意簡直精彩!

宋熠眼前一亮,一把摟過她,順便將她手中的毛筆扔到一邊,笑道:“娘子,與其你主動去問孔大奶奶買鋪子,倒不如先說明了御賜宅邸不便接待求醫之人上門,然後再放出消息,說要尋鋪子。看她來不來尋你?”

又說:“至於何兄那裡,我明日便去同他說,叫他再等幾日,何老太太若是要診病,還是去醫館的好。”

江慧嘉卻道:“你都答應了,哪裡好出爾反爾?但我這裡既然拒絕了病人上門求醫,也不好隨便對人破例。不如改日約個時間,我去何家出診好了。”

小夫妻兩個計議定,江慧嘉這邊便又寫了一塊牌子,說明了不接受上門求醫,又說明了要開醫館的事情,並好生囑咐了門房。

她府里的下人,除了自己原先帶過來的,其餘的就都是連着宅邸一起賜下來的。

在江慧嘉想來,這些人的忠誠度是很值得考量的,誰知道這些是哪裡來的人,背後又有些什麼主子?

一時間並不好理清這些人,不過這些人也都還算得用,江慧嘉便也不介意先用着。

門房很機靈,松風教了一兩遍,就能把該說的話說得很清楚。

江慧嘉等在家中,到第四天,收到了孔大奶奶送來的帖子。

第五天她去了何家。

江慧嘉親自上門,拜訪了何老太太,並為何老太太診病。

何老太太得的是哮喘,當然,中醫辨證應該叫做燥痰阻肺證。

哮喘是很容易反覆發作的病,何老太太說是老太太,其實年紀並不算很大,不過四十五歲而已。

不過她早年喪夫,獨個兒拉扯大兩兒一女,因此精氣神上比旁人耗損得格外厲害些,瞧着有些顯老。

何家算得上是小富之家,何老太太以前也請過不少大夫治病,雖然其中並沒有頂級的名醫,但她這個病難以根治,總是眾醫家公認的。

江慧嘉便先給她開了一副葯,囑咐她喝三劑。

這三劑葯算是試探,她要根據何老太太服藥後的病況變化,而後隨時更改藥方,調整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