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得到劉表故去的消息以來,劉琦總覺着這件事情有些古怪。

經陸遜這一提醒,他眼睛陡然一亮,隨後又黯淡了下來,向陸遜問道:“伯言此話何解?”

“公子應是已然想到,又何故樣作不知?”微微一笑,陸遜對劉琦說道:“公子幸而未有返回襄陽,倘若返回,此刻某與公子怕是無有機緣相會!”

陸遜的一番話,讓劉琦眉頭緊鎖了起來。

劉表一向身子康健,竟會因飲了一場酒故去,他首先就不相信。

再者,劉表才故去,以蔡夫人意圖扶持劉琮的目的,她應該不會太早讓劉琦返回襄陽。

相反的,她不僅當即派出人給劉琦送信,還要求他立刻返回襄陽為劉表扶柩。

這些舉止,完全不應是蔡夫人所有,更是讓劉琦滿腹狐疑。

一臉疑惑的凝視着陸遜,劉琦沒再吭聲,只是默默的等着陸遜把話說下去。

從劉琦的臉上,已經看出了事情有所突破,陸遜接著說道:“我江東曾在襄陽安插人手,襄陽人手傳回消息,蔡氏有心將荊州獻於朝廷。倘若朝廷接管了荊州,蔡氏與劉琮可成王成侯,雖無實權,卻能榮華終生。公子可得到甚麼?”

陸遜一番話,把劉琦給說的臉的更加凝重。

“以伯言之意,某當如何?”與陸遜比較起來,劉琦要庸碌了許多,他考慮的並不是十分深入,沒有看出荊州即便不獻給朝廷,最終也是要落到江東之手,反倒向陸遜問起了計策。

見劉琦進入彀中,陸遜對他說道:“公子眼下可行之事,唯有與江東聯合攻破襄陽,日後穩固荊州,方可保住家中祖業!”

眼瞼低垂着,劉琦想了一想,才對陸遜說道:“伯言所言正合某意,只是某麾下兵馬稀少,如何可攻破襄陽?”

“吳侯打算不日向周瑜水軍發起進攻!”劉琦果然上當,陸續便直接說道:“江東水軍會帶同步軍無數,屆時公子只須打開夏口口岸,我軍登岸之後,必定協同公子奪下襄陽。襄陽城內只有三萬漢軍,荊州兵馬也是不多,奪取襄陽並非難事!且公子乃是景升公長子,荊州一地響應公子者頗多,此事可成!”

江東大軍早先於陸地上進攻周瑜無功而返,劉琦也是早有耳聞。

周瑜麾下兵馬不多,在江東的漢軍總共也不過五千餘人,尚且可讓江東軍丟盔卸甲。

陸遜的這番分析,並沒能說服劉琦,反倒是讓他有些遲疑了起來。

畢竟襄陽城內的漢軍足有三萬,一旦將夏口口岸打開放江東軍登岸,他就等同於和朝廷站在了對立面。

江東軍若是不能擊破襄陽,一旦荊州軍回過神來或者是漢軍大舉南下,小小夏口根本無力自保。

看出劉琦臉上露出難色,陸遜對他說道:“公子可是想到早先我江東大軍討伐周瑜之事?”

陸遜毫不隱晦的說出當初討伐周瑜的事情,劉琦先是一愣,隨後點了點頭,表示他顧忌的正是這些。

“周瑜軍中常住漢軍,乃是漢軍羽林衛!”凝視着劉琦,陸遜對他說道:“漢軍三衛南征北戰所向披靡,五千羽林衛,可當十萬大軍。我軍討伐周瑜,只派遣三萬兵馬。兵不如敵軍,將不如敵軍,又如何可勝?”

“襄陽城內三萬漢軍,也是精銳之師!”陸遜的一番話,更是讓劉琦心內生起了遲疑,對他說道:“且襄陽城高池深,又有眾多謀臣武將坐鎮,江東大軍即便渡江,怕也是難以攻破!”

“襄陽再如何城高池深,兵馬總是有限。”陸遜搖了搖頭,微微笑着對劉琦說道:“我軍渡江之後,且不急於進攻襄陽,只打周邊城池,斷絕襄陽往外的通路。襄陽城內兵馬若是出城馳援,我軍便可藉機打援。若他們龜縮不出,我軍正可將周邊城池攻破,無有外緣,待到我軍進攻襄陽。襄陽不過是座死城!”

“倘若朝廷大軍南下,該當如何?”還是覺着有些不妥,劉琦一臉困惑的看着陸遜,向他追問了一句。

“我軍進攻周瑜,乃是大興水軍!”笑着搖了搖頭,陸遜對劉琦說道:“步軍登岸,會選擇夜間。一路潛行至襄陽附近,也是夜行曉宿,待到我軍突然發難,遠在洛陽的朝廷,即便是發兵,怕也來不及了!”

陸遜雖是如此說了,劉琦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洛陽距荊州雖說不近,卻也算不得太遠,江東軍假若長久圍城不下,漢軍必定有足夠的時間趕來。

一旦漢軍投入戰場,江東軍先前佔據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渡過長江的江東軍,只要再返回長江南岸便可無憂,可身在夏口的劉琦,卻是要面臨漢軍的全面進攻。

自忖以他的兵力難以抗衡漢軍,劉琦緩慢的搖了搖頭。

“公子莫非不肯?”見劉琦搖頭,陸遜眉頭微微皺了皺,向他問道:“莫非公子打算坐以待斃?”

“何為坐以待斃?”對陸遜這句話多少有些不太認可,劉琦向他問道:“江東軍渡江,若是事成倒也罷了,倘若兵敗,某這小小夏口,如何抵敵朝廷大軍?某料想着,蔡氏與劉琮要將荊州獻出,可夏口一帶,卻是某在持掌。某隻須將夏口也獻於朝廷,想來朝廷不會虧待於某!”

“公子計較的是!”劉琦這番話,讓陸遜的臉色變了變,不過陸遜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站起身,抱拳朝他拱了拱,對他說道:“既然公子做了決斷,某且告辭!”

“不送!”已經權衡出了利弊,劉琦也是不肯留下陸遜,站起身給他回了一禮說道:“煩勞陸公返回江東之後告知吳侯,吳侯好意某心領了。某既持掌江夏,便要憂慮江夏軍民。吳侯提議,某隻好拒絕!”

“告辭!”抱起的雙拳朝劉琦拱了拱,陸遜轉身離去。

目送着陸遜離去的背影,劉琦長長的吁了口氣。

蔡氏要他返回襄陽,無疑是想要加害於他。

如今蔡氏已經做出了要將荊州獻於朝廷的決定,他獨自守着夏口,最終面臨的也不過是被漢軍或荊州軍攻破。

與其坐守夏口,等着漢軍和荊州軍前來討伐,倒不如學着蔡氏,將夏口獻給朝廷。

封侯拜相不敢多想,至少能保得一條性命!

劉琦做了決斷,陸遜從他的住處離開之後,臉色是一片鐵青。

孫權派他來到夏口,為的就是說服劉琦,將夏口口岸打開,讓江東軍成功登岸。

可劉琦卻當著他的面說出要將夏口獻給朝廷。

一旦夏口也獻給了朝廷,江東唯一可憑恃的只有長江天險。

區區長江,雖可阻隔漢軍一時,卻不可能阻隔一世,漢軍渡過長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奪取夏口,還是至關緊要!

在一群衛士的簇擁下,陸遜一路走向渡口。

到了渡口前,他回頭朝劉琦的營房看了一眼,才向身後的衛士們吩咐道:“隨某過江!”

陸遜前往夏口,企圖拉攏劉琦未果,反倒促使劉琦早些做出了將夏口獻於朝廷的決定。

陸遜才離開,劉琦就向屋外喊了一聲:“來人!”

聽到劉琦的喊聲,一名親兵跨步進入屋內,抱拳躬身等候着命令。

抬頭看了那親兵一眼,劉琦對他說道:“某這便修一封書信給身在襄陽的龐丞相,你去選兩名精幹兵士,帶着書信進入襄陽,務必要交到龐丞相手中!”

“諾!”親兵應了一聲,垂手立於臨門處。

劉琦則取出紙筆,唰唰的奮筆疾書。

沒過多會,劉琦便寫好了書信,將書信用竹筒封起,對立於臨門處的親兵說道:“即刻着人前往襄陽,不可遲延!告知他們,書信萬萬不可落入蔡氏與蔡瑁手中!”

“諾!”跨步上前,雙手接過劉琦遞來的書信,親兵先是朝後退了兩步,爾後轉過身,大步走了出去。

目送着親兵離去,劉琦長長的鬆了口氣。

終於做出了決斷,倘若朝廷招攬了他,好的結果是他依然掌持夏口,雖說不可能繼承荊州,權勢卻是並未削減。

再不濟,朝廷也不過會一紙詔書將他召到洛陽。

屆時雖說手中無有兵馬,至少性命也是無虞。

無論怎麼看,投效朝廷,對劉琦來說都是目前最為正確的決斷!

夏口離襄陽距離並不是很近,劉琦的書信,一直走了六七日,才送到襄陽城內。

洛陽的旨意還沒有下達,蔡氏與蔡瑁也還在觀望,收到劉琦的書信,龐統倒是頗感意外。

展開書信,簡單瀏覽了一遍信上的內容,龐統臉色頓時大變。

“來人!”向屋外喊了一聲,他將書信往桌上一拍,臉上已是比先前多了幾分凝重。

一個漢軍兵士跨步進入屋內,抱拳躬身面朝著龐統。

“去將送信之人帶來!”抬頭看着進入屋內的兵士,龐統向他吩咐了一句。

“諾!”兵士應了一聲,便要退出房間。

“還有,將呂將軍也請來!”兵士正要退出去,龐統緊跟着又交代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