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見董振海終於下了決心,柏毅終於鬆了一口氣,而一旁的陳耀陽也不禁朝着柏毅豎了豎大拇指,那是真心的佩服,說起來他跟着柏毅搞後勤也有些日子了,不說別的,柏毅那些蹩腳的報告,大部分都是他幫着潤色完成的,甚至有一些都是他親自代筆。

對後勤的一些情況,通過柏毅的報告他也學到了不少,加之抗戰時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也走了大半個中國,各地的情況也都了解挺多,因此陳耀陽覺得就算自己不搞技術,轉行搞後勤也能獨當一面了。

可今天他方才發現,自己肚子里那點東西,照比人家柏毅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搞後勤只能看着眼前,忙好現在;反觀柏毅,不但現在搞得明明白白,之後的事,乃至更遠的將來,都布置的清清楚楚,絲毫不亂。

這就好比兩個棋手,陳耀陽充其量不過是初入門徑,走一步看一步的菜鳥,可柏毅早已是走一步看幾步的九段宗師,這讓陳耀陽很慶幸,畢竟能在柏毅身邊學到很多東西,同時也很無奈,心想自己的水平還是不行,得學到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柏毅的程度?全部不敢奢望,能達到一半也行呀,看來自己的學習之路還是任重而遙遠呀!

柏毅可不清楚陳耀陽的想法,放下電話之後,便急急的吩咐:“咱們這就去看看備用車皮的情況,看看能不能騰出一些出來!”

“放心吧,這件事我來辦就好,重要性我都懂,您就放心吧!”

陳耀陽將自己的胸膛拍得咚咚響,剛才柏毅與姜振海的電話他可是聽得明白,很清楚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不用則以,一旦用上便是決定戰局走向的重要因素,是以他自然不敢怠慢,將這件事當做最重要的指令去落實。

不止是陳耀陽,遠在東北局後勤前進指揮所的董振海也迅速行動起來,他先是打電話向坐鎮沈城的總後首長作了彙報,總後首長自然是個明白人,只不過因為近來戰事緊急諸事繁忙,有些事情不免照顧不過來。

可以聽董振海的分析,即刻便明白其中的得失利害,於是二話不說立即同意董振海的請求,與此同時,他要求沈城也依照柏毅的辦法,騰出車皮將冬季被服分類裝好,以便可以迅速加掛到分赴前線的列車上。

安通方面也是一樣,在得到總後首長的同意後,姜振海便連夜返回安通,着手籌備冬季被服問題,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安通乃至周邊及各縣市的被服廠便被全部動員起來,人歇機不歇,開始全力生產冬季被服,同時車皮的調運工作也接近完成,隨即一批批冬裝便被碼進車皮里。

沈城與安通對於冬季被服的重視與忙碌很快便見到了效果,就在半個多月後,志願軍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的11月初,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組織東西兩路大軍,對朝鮮北部發動所謂的鉗形攻勢,意圖滅亡北朝鮮,兵臨鴨綠江,威懾新中國。

志願軍介於第一次戰役的成功經驗,以及美軍東西兩線互不統屬,戰線過長,空檔大且多的實際情況,認為尋機殲敵的有利時機已然出現,於是便準備發起第二次戰役,只不過第二次戰役計劃是好的,可問題是以目前志願軍的兵力根本無法完成東西兩線同時作戰的戰略目標,是以增兵成為必然。

於是志願軍上報中央軍委,中央軍委立即命令位於山東半島的華野兵團組成第二梯隊,立即開赴朝鮮投入作戰,由於戰機稍縱即逝,時間便成為決定勝利的關鍵因素,是以華野兵團根本來不及完成補充,便匆匆踏上北上的火車。

恰在此時一場百年難遇的寒潮席捲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待華野兵團進入東北,那些只穿着單衣似的薄棉襖,不耐嚴寒的華東子弟兵早已在悶罐似的鐵皮車廂里凍得瑟瑟發抖,本以為因情況緊急,根本來不及補充冬季物資的華野兵團首長們,已經做好硬着頭皮與西線美軍死磕到底的準備。

卻沒想到,承載他們的列車剛一進入沈城火車站,早已準備好的一車車裝滿冬季被服的火車皮,便趁着蒸汽火車頭加煤注水的節骨眼,加掛到軍列的後方,眼見於此,華野兵團的首長們激動的眼淚差點沒掉下來,甚至有的首長情不自禁的與加掛列車的鐵路工人相互擁抱表示感謝,至於道謝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然而沈城的車皮快速補給雖然迅速,可架不住軍令如山,為了以最快時間趕到朝鮮北部的預定作戰地域,華東兵團的軍列只在沈城火車站停靠十幾分鐘,也就是說蒸汽火車頭加煤注水完畢,便立即起程開赴戰場。

因此,沈城火車站緊趕慢趕,也不過完成了十幾萬人半數的冬裝補給,華東兵團首長們雖然知道冬裝不夠,但也不敢再奢望了,因他們知道東北局的首長們已經拼勁了全力,甚至他們的參謀班子都開始研究兩人意見棉衣的作戰方法了。

可就在華東兵團上下官兵準備靠着這一半的冬季被服,展開血戰之時,列車最後的停靠站點安通再一次給他們震驚不已的意外之喜,列車剛剛停靠在月台,火車頭還沒等更換和加註,軍列後便開始有一列列車皮靠了上來,隨着“咔嚓”的震動在火車站內不斷轟鳴,裝載着冬季被服、彈藥、食品以及藥品的車皮便被一節節的銜接起來,最後再以兩台蒸汽機車頭封尾。

沒有任何的彙報,也沒有任何的交流,在大雪漫天,嚴寒刺骨的這個11月里,華東兵團的指戰員們的心卻是無比的溫暖,當列車緩緩的啟動,無聲的官兵們再看向慢慢遠離的安通月台,一行行晶瑩的淚便不由自主的流下,可當他們再轉過頭時,淚水便化為剛毅,溫情便成為必勝的信念,握緊手中的鋼槍,再往前便是鴨綠江,再向前便是長津湖,再向前便是永垂史冊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