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靈帝拜何進為大將軍,總理天下兵事。

何進,上台之後,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較為保守,算是穩固根基的老成之舉,這件事可以分為兩件小事。

第一,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第二:在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置都尉駐防。

左右羽林五營,是靈帝麾下最能打最值得信任的軍隊,沒有之一,比僅存的北軍,還要值得信任。

當然,這不是說靈帝懷疑北軍的忠誠度,北軍的忠心還是值得信賴的,但是左右羽林五營,乃是靈帝親自練出來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有天賦的孤兒、忠臣之後、漢室宗親。

所以,這是一支政治過硬的軍隊!

再加上乃是靈帝親自訓練,各種後勤物資一應不缺,敢當著靈帝的面貪污軍餉的,雖然不能說沒有,但整體而言,還是比較少的。

這支軍隊的士氣,也是最強的。

劉關張三兄弟,就在羽林衛的某一營之中,充當軍官,劉備為營正,關張為營副。

劉表、劉焉、劉繇、劉岱、劉曄等一大票傑出的宗室人才,都在羽林衛之中。

劉虞、劉寬等宗室前輩,也都是從羽林衛出來的。

所以,羽林衛無論是忠誠還是能力,都是值得靈帝信任的。這樣的一支軍隊,全副武裝,用來守衛洛陽的安全,靈帝睡覺都能更舒服一些。

至於在洛陽附近的大小關口、渡口,設置都尉,展開陣法、結界,檢查一切和太平道有關的人、物,也是應有之意,是老成持重之舉。

所以,當何進的第一道命令下達之後,大家就覺得,這個大將軍是個靠譜的,起碼不至於瞎指揮、拖後腿。

當眾人接受了第一道命令之後,何進下達了第二道軍令。

這道軍令,也有兩個方面。

第一: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簡而言之,就是讓縣令、太守們長點心,把縣兵、郡兵好好的練一練,那些承平已久的地方,那些吃空餉吃的比較厲害的地方,以前怎麼樣,朝廷就不計較了,但是以後,現在,一定要給我長點心,好好的把軍隊練出來!

第二:讓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開始練兵,並公然徵召天下良家子、有志之士,歡迎他們前來參軍,有本事的,可以直接前往公車署,接受朝廷面試,具體措施如下:

讓盧植負責北軍五校,盧植是大儒,在世家那裡也很有面子,所以,讓他負責對朝廷最忠心的北軍五校,這樣就不怕盧植平叛平了一半的時候,忽然造反了。

讓皇甫嵩負責三河精騎,並以部分北軍五校為基礎,徵召民間良家子,配合從公車署徵召而來的民間精英,練就一支新的軍隊。

皇甫嵩乃是世代將門子弟,是當世第一流的兵法大家,甚至是當世第一人的有力競爭者,他自幼學習兵書,精通兵事,讓他配合部分北軍五校的軍官種子,配合大量的良家子練兵,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事情。

從相性的角度講,皇甫嵩這種世代軍官,也挺適合那些滿腦子功名利祿,又覺得自己很有本事的良家子了。

(能前往公車署參與面試,自帶鎧甲、兵器、寶馬的良家子,本人實力一定還不錯,說好聽點是優質人才,說難聽點就是刺頭集中營!)

讓朱儁負責統合民間豪強,朱儁本人是江東會稽郡的大土豪出身,麾下私兵眾多,最是了解豪強。比如孫堅,就被朱儁舉薦為別部司馬,然後孫堅就帶着自家的私兵和自己的小夥伴們,自帶乾糧的上任了,連軍餉都沒拿!!!!!

這麼做的豪強,可不止孫堅一個!

大量的中小豪強,紛紛出錢出力出兵,自帶乾糧的加入了朱儁的麾下,開始訓練,開始向軍隊蛻變。

至於大豪強,也是趁機出錢出力。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洗白家族私兵的機會。從此以後,家族私兵就能見光了。

以往的時候,雖然朝廷習慣了豪強有私兵,但怎麼說呢,終究是拿不上檯面。

至於其他的,公車署公然徵召天下有志之士,這是給有本事但是卻沒有出身的人,一條上升的捷徑。

你們這些有本事沒出身沒出頭的人,趕緊過來面試,朝廷需要你們,不要投靠黃巾賊,太平道是沒有前途的!

多管齊下之後,京城的人心,就安定了!

這兩個法子,雖然每一條仔細分開來看,都算不上太過出彩。如果事後復盤的話,肯定還有更好的辦法。

但是,公允的講,何進的處理措施,並沒有大原則上的錯誤。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這不是有手就行嗎?

韓琦:卧槽,我手呢?

崇禎:我那麼大的兩隻手呢?怎麼忽然沒有了!

所以,當何進做完這兩件事之後,天下間的良家子、豪強,都開始對他有好感,覺得他是個靠譜的大將軍。

然後,何進就做了第三件事。

這件事很簡單,雖然失敗了,但是何進的目的卻達到了。

何進上書靈帝,建議解除黨錮之禍。

“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

要是以前,這話還能唬住靈帝,可是當太平道二話不說就滅了太原王氏之後,靈帝就一點兒也不擔心了。

所以,當時的靈帝是這麼說的:“我大漢的官員、士子,應該是陽光自信、積極向上、落落大方的,倘若只為了做官,倘若做不了官便開始埋怨朝廷,甚至是妄圖造反,這樣的士子,朝廷不要也罷!”

雖然何進的建議被拒絕了,但是何進卻對世家們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態度:我何進,其實是支持你們的,但是奈何陛下不讓。

然後,何進在士林圈子裡面的名聲,瞬間就拔高了很多。

接着,以袁紹為首的一大批世家子,就主動來到了何進的大將軍府之中,成為他的幕僚,幫助何進處理天下兵事,並提供各種建議。

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何進的三大決定,不可謂不英明,但整頓北軍五校需要些許時間(這個最短);以北軍五校的軍官為種子,配合良家子訓練精兵,需要時間;整合豪強私兵,讓他們變成天下強軍,更是需要時間。

所以,縱然盧植只訓練了一個月,就在世家們的催促之下,帶着北軍五校主力,帶着劉關張、公孫瓚等弟子門人前往冀州,但是,當他們到達冀州的時候,也已經是光合八年三月了。(黃巾起義第二年)

這個時候,距離太平道召集核心教眾,與冀州、并州土豪火拚,已經過去了一年!

你說,什麼樣的豪強,才能頂着至少數百萬核心教眾,連續扛上一年?

答案是:一個也沒有!

所以,一年之後,冀州、并州的豪強,早就已經死絕了!沒死的,都已經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