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日清晨,譚洛讓小栗去找譚詩和管春婉,讓她們用過早上後去雲畫坊,說是有事商議。譚洛則穿上厚厚的棉衣,披上斗篷,帶着十年的科考試卷,坐上馬車去了雲畫坊。

“阿洛,這麼一大早就來了?一起吃包子吧?”胖乎乎的老王見是譚洛進來,便也沒有客氣地起身相迎,而是直接讓她進來吃飯。

“小翠,一副碗筷!”他向前廳喊着。

“一會兒,小栗也來。”譚洛坐下,倒了熱茶水喝。

“小翠,添兩副碗筷!”老王手裡拿着包子,掰開後,裡面冒出熱氣和一團肉餡兒。

“老王,多吃點兒素的吧,對身體好。”譚洛看着面前的包子,猜測應該都是肉餡兒的,打趣道。

“是,是。”老王憨笑着,一邊點頭一邊手裡掰包子的動作不停。

“我今天來,是想和你商議商議,我想開一個私塾,專門培養要去參加科考的書生和人才。”譚洛一邊說一邊衝著端着碗筷進來的小翠笑着點頭,表示感謝。

“科考?”老王愣住了,“阿洛,我們這教教百姓們畫畫、寫字還是可以的,但是要說幫着他們科考,我們哪有那本事啊?”

譚洛往自己的碗里舀了一勺豆腐花,呲溜呲溜地喝了起來。

見老王連連搖頭擺手,譚洛勸說道,“又不是讓你教,宮裡已經同意讓我們書局來出一些科考的題目,而且給了題目。”

“真的?”老王嘴裡的包子差點沒噴出來,譚洛連忙躲開。

“抱歉抱歉,我太驚訝了,沒想到又和宮裡聯繫上了。”老王連連道歉,將包子咽了下去。

正說著,譚詩、管春婉和小栗一前一後的走進來。

“來,進來坐。”譚洛衝著前廳喊道。

“這位是我妹妹譚詩,想必你已經認識了,這位是管春婉管姑娘,掌柜各個書肆的掌柜,也是我們書局的司正。”譚洛向老王介紹着二人。

“這位是老王,你就叫他王兄就行,是這雲畫坊和翰佳書畫院的掌柜。”

管春婉微笑點頭,“王兄好。”

老王也笑着點點頭。

“這是付大人給的過去十年的科考題目。”譚洛將一疊試紙遞給譚詩,只見上面寫着各類題目,她繼續補充道,“付大人是禮部侍郎,是負責科考的官員。”

“大昭國二十八年的詩題是《主聖臣賢》,賦題是《訓練將》。”譚詩念出了聲音。

“這個我記得,我三哥就是去年科考的!”管春婉指着試卷上面的題目說道。

“大昭國二十七年的詩題是《黃花如散金》。”

“啊,我想起來了,這一年的試題很多人寫跑題了。”

“為何?這題目看起來不難啊。”譚洛和管春婉都有些好奇。

“這題目考了黃花,不少舉子都根據《禮記. 月令》上的‘季秋之月,菊有黃花’之句,誤以為黃花就是菊花,多從秋景立意,於是大多寫跑題,只有六人以春景賦之,才被錄取。”

“黃花不是菊花嗎?”譚洛有些疑惑。

“對啊,不是菊花嗎?”管春婉有些困惑,“黃色的花除了菊花,好像還有君子蘭?難不成是君子蘭?”

譚詩笑着搖了搖頭,“詩題的典故出自南朝梁蕭統所編《文選》和唐代司空圖的詩集《獨望》。二書有詩句‘青條若總翠,黃花如散金。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據此可知詩題中的黃花不指菊花,而是指春天的油菜花,致使不少舉子因學業不精而落選。”

“啊,原來如此,所以應該寫春天,而不應該寫秋天。”

“嗯,還真是有趣。”老王笑着擦了擦拿過包子的手,看着試題。

“哎呀,這還不算什麼呢。”

譚詩繼續回憶,“二十六年最有趣了,因為前幾年朝廷錄取的人很少,已經積累了書生們的怨氣,百姓之間的輿論很不好。大昭二十六年的科考,最初,書生雲集考場,但結果僅錄取了28人。”

“放榜之日,輿論嘩然,以為錄取人數太少。不得已,朝廷又出題考試,第二次又錄取了99人。後來還有不少學子云集叫喊鼓噪,以為錄取還少。無奈,朝廷再出試題,詩題是《一葉落而天下秋》,又錄取了31人,這才平息了學子之怨。”譚詩說完喝了口茶水。

“四妹,沒看出來啊,你對這科考還是很了解的嘛。”譚洛有些驚訝地看着譚詩。

“嗯,我平時也就這點兒愛好。”譚詩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大昭二十五年的賦題是《卮言日出賦》,當年李和政為狀元,朱台符為榜眼,路振為探花。”

幾人繼續好奇地研究着歷年的考題。

“好了,言歸正傳。”

譚洛將試題重新疊放整齊。

“我們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印製這本科考題目彙集,書名就叫做《十年科考試題》吧。”

幾人認真地聽着。

“第二件事就是設立科考私塾,專門講解這本《十年科考試題》,因為這裡面呢只有試題並沒有標準的參考答案,所以對於設立私塾這件事情,我們要找老師和場地。”

幾人點頭,明白了當前的任務。

“印製這一塊,四妹,你看看怎麼排版。”

“好。”

“下午我會讓陸羽和范晨安過來幫忙印製。”

老王點點頭。

“書本印製好後,春碗那,你負責將書本放在各個書堂售賣。”

“然後,私塾的話,老王,你看看能不能在這附近找找場地。”

“至於老師。”

“我可以問問給畫坊提供字畫的書生和進士們,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來教。”老王提議。

“好。”

“我也可以問問我身邊的姐妹們,他們的兄長有些也是通過科考當上官的。”

“好,那就這麼定了!”

幾人將事情安排妥當後,便各自回府了。

譚洛坐在馬車上,馬車繞過一條街道,她注意到街道對面的湖面上的冰已經融化了,忽然想到,河運就快要開了,她對小栗說,“明日,你去漕幫的辦事點找仇曉都督,問問她最近有沒有什麼消息。”

“是,王妃。”

“上次,其他省的官員來我們府上住的那段時間,我們得到了一些信息,我讓你去送信給漕幫,你都送到了是吧。”

小栗點頭,“都送到了,親手交給仇曉都督的。”

“嗯,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