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日一早,譚洛梳洗打扮之後,準備出門去選購禮物,在花園碰到了身穿棕黑色的緞面長袍,頭髮花白的瘦小老人席伯,忽而想起銀票的事情。

“席伯!”譚洛在他身後喊了一聲。

席伯正在花園打太極,聽見有人喊自己,緩慢地回頭,見是王妃,趕忙就要彎腰行禮。

“呦,王妃,參,參見王妃。”

“誒呦,不可不可,席伯快起來。”

“呃,王爺和老奴說了,讓我給王妃支一百兩銀票。”

“請王妃隨我來。”席伯的腰微微彎着,佝僂着背,引着譚洛向賬房走去。

到了南閣,賬房先生席伯,慢慢地從腰間逃出鑰匙,打開鎖着的柜子,從裡面拿出一個鎖着的盒子,拿出四張五百兩的銀票,遞給譚洛,一邊扒拉算盤,一邊蘸墨汁記賬,一邊舔着手指翻看賬本。

“好了,老奴記好了,王妃請便,老奴要繼續練太極了。”

“謝謝席伯。”譚洛心想着,這老頭兒還挺有趣,給完錢就攆自己走。

昨日恍惚間記得李墨說想要一支束髮的簪子,那自然是要用府里的銀子。用過早膳後便帶着小栗去飾品行挑男士用的簪子。

“你說,王爺喜歡什麼樣兒的簪子啊?”譚洛問道。

“依我看啊,只要是王妃選的,王爺都喜歡。”小栗笑着說道。

“就你皮!”

挑好首飾付了銀錢之後,譚洛拿着包好的發簪上了馬車。

“王妃,我們去哪啊?”

“嗯,去藥鋪看看!”譚洛思考着,這本草藥鋪開張了之後還沒怎麼去看過呢。

“李叔,去本草藥鋪!”

“得咯!駕!”

到了藥鋪譚洛發現石頭正守着鋪子,蔣守仁和劉文義都不在。

“蔣守仁和劉文義去哪裡了?”

“守仁哥和文義哥去上草藥了。”石頭回答道。

“哦,原來如此。”譚洛環顧了四周,“那我去醫館等等吧。”

到了晌午,“阿洛姐,文義哥和守仁哥回來了!”小菊喊着向裡面報信兒。

劉文義和蔣守仁下了馬車,走進醫館,彈了彈身上的塵土,一邊把中藥袋子從馬車上搬下來,一邊說,“阿洛姐,我們又去亳州了,這藥鋪的葯賣的極快,阿洛姐,下次一定要和我們一起去啊,在集市裡,每一樣都用白色的布袋子裝着,就像裝糧食似的,那場面,你是沒看到啊,真叫一個壯觀!”

“是啊,阿洛姐,你是沒見着,遍地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中藥,而且這價錢啊還真是比京城的藥鋪便宜不少。”蔣守仁咂舌道。

“不過啊,我和守仁也發現這亳州麥中藥的,有些竟是假的,要是不仔細看啊,都看不出來。”

“可不是,上次我們去,發現裡面有些就是顏色一樣的枯樹枝、枯樹葉,這次發現他們有了新的花招,這好些中藥裡面啊,要是成袋成袋的買,地下全都是土和沙子。這商販們以假亂真的能力還真是一流。”劉文義一臉地無奈,又覺得很是稀奇。

“竟有這等事情?”譚洛瞪大了眼睛,“還真是不良賣家。”

“你們都買了哪些葯啊?”譚洛打開中藥袋子,看着裡面的中藥,觀察判斷着成色。

“酸棗仁、遠志、木香、陳皮。”劉文義說道,“這個季節人們吃的多,容易消化不良,就多上了些這類中藥。”

“當然啦,當歸,節子片,金銀花,連翹,黃芩,黃柏,黃連,虎杖,梔子,重樓,柴胡,板藍根,常用的我們都買了。”

“我們打算啊,過幾日再去一趟,今個兒沒買全。”劉文義有些遺憾。

“還不是怪你,買東西磨磨唧唧的,買一味葯要看好幾家,比來比去的,白白浪費了不少時間。”蔣守仁不滿地埋怨着劉文義。

“嗯,剛開始買的時候,多看看是對的,買的次數多了,你們也就知道該去哪一家買了,下次記得買一些羌活,獨活,木瓜,威靈仙,仙靈脾,海風藤,青風藤,制狗脊骨,碎補,防風,虎杖,這個季節患風濕的人比較多,這些藥材會耗用的比較快。”

“嗯,若是急缺的,就先到京城裡的藥鋪買點用,不着急的,就等下次去亳州的時候一塊兒採購。”

“你們已經去過兩次了,可以對比一下藥材的質量了。”譚洛問道

“嗯,記住了。”劉文義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走到了櫃檯的後面,在本子上奮筆疾書。

“行了,學徒們也都來了,你們把中藥的數量和價錢都記在賬上,然後好好保存,別潮了,也別被蟲子嗑了。”

“是,阿洛姐。”

“行了,你們先忙吧,我和小栗明日再來。”

回到王府,見朱守在向侍衛們吩咐着什麼,便知道李墨已經回來了。

到了書房,果然看見李墨正在認真地看着文書,“小桃,去讓廚房做些糕餅來。”

“是,王妃。”

“王爺,歇一會兒吧,今日北楚的使者可是到了?”譚洛猜測着,李墨看文書看的如此認真,許是遇到難題了,在思考解決辦法。

“北楚使者請求開通兩國之間的沿海城市,作為通商口岸。”李墨揉了揉太陽穴,沉吟道。

“皇上怎麼說?”

“皇上還沒說呢,朝堂上的大臣就一片反對的聲音。”

“北楚生產香料,而我國大量的茶葉國內又無法全部消耗掉,開了口岸,雙方進行商品交易不是很好嗎?”譚洛不解地問道。

“大臣們擔心什麼海盜猖獗,說是開了口岸後定會民不聊生。”

“還有些大臣怕進行了自由貿易之後,北楚的暗探會混入到我大昭國境內,竊取機密,毀我國江山。”

“他們怕北楚的百姓搶走了本該屬於我國百姓的鹽、糧食等,會使得我國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

譚洛走到李墨的身後,幫他按摩着肩膀和太陽穴,“那這麼說,是反對聲比較多嘍?”

“也有贊成的,比如你父親戶部尚書譚拜、宰相一派,都是贊成開放沿海城市進行自由貿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