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呵呵,聖人降世,革鼎天地,那是不是連我這個官家,也要革了啊?”道宗皇帝生氣的道。

他又不是傻子,光是這幾日以來,整個汴梁城來了多少道門高人。神霄道的林靈素,龍虎山的張繼先,還有國師守正道人,還有南宗道主張紫陽,還有一大堆叫不上名字的宗師高手……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道宗皇帝,也就是宋徽宗擔心的道。

就在徽宗皺着眉頭,思考對策的時候,突然一陣喊殺聲,傳到了他的耳朵里。

“這是怎麼回事兒?大伴,你出去看一下。”徽宗淡淡的道,絲毫沒有一點兒着急的意思。也不知道是養氣功夫真的這麼好,還是壓根兒就不擔心。

“可是陛下,如果我走了,誰來保證您的安全呢?”童貫擔憂的道。

“不必擔心,速去速回即可。”徽宗道。

……

“康王,提兵進入宮闈,置皇家威嚴於何地?你想造反嗎?你的眼中,可曾還有君父二字?”一個中年讀書人,此時正義正言辭的說道。

“殿前都指揮使黃裳?”看着中年文士,趙構驚訝的道。

趙構,也就是歷史上的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南宋的建立者,也就是劉昊此世的身份。

此時,黃裳的身後,跟隨着一幫御前班直,都是他以不完整的九陰真經,外加諸多大內良藥,訓練而成。

這幫班直的總人數,不過區區數百人,但是卻盡皆先天,合擊之下,大宗師也要完蛋。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些班直大都訓練有素,配合有道,彼此之間,靈活無比,再加上黃裳居中協調,一時半會兒之間,劉昊還真的沒什麼辦法。

畢竟劉昊此時,所掌握的力量着實有限,如果不是有張凡在背後支持,壓根兒就不會現在就發動政變。

原計劃是先讓將軍岳興,也就是這一世的岳飛,先讓他前去收服梁山的一百零八名好漢,然後練出一直精兵。

有了這一支精兵之後,在徐徐圖之,關鍵時刻,直接發動兵變。到時候,無論是先當太子,在當皇帝。亦或是直接當皇帝,都有的是時間,慢慢收拾。

可是如今,張凡竟然一下子大運加身,那麼也只有趁着這股東風,提前兵變了。

“康王何必如此呢?要知道,在此之前,官家最喜歡的,就是你啊。慢慢等下去,未必沒有機會的。”童貫語重心長的道。

“哎,那都是以前了。如今天地將變,道祖出世,我如果在不出手,恐怕就真的無緣皇位了。”

“道門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只要這個傀儡不是父皇即可。到時候,從剩下的皇子中,隨意選取一人。而父皇更是有整整三十多個兒子,未成年的,還不知有多少個呢。”

“如果我再不動手,到時候,最好的下場,估計就是一個終生囚禁,武功被廢,貶為庶人了。”劉昊幽幽地道。

不是他想兵變,而是在不兵變,道門連兵變的機會都不給你了。實在是道門勢大,不得不為也。

“目標前方,給我沖。”伴隨着劉昊的一聲令下,雙方便再一次戰了起來。

岳興對上了黃裳,趙傾城對上了童貫,至於劉昊本人,則是直接朝着庭院而去。那裡,就是徽宗所在之地。

殺,一聲暴喝,岳興手裡的白桿銀槍,被他舞的如同蛟龍一般,氣勢雄渾。雖說大開大合之間,破綻百出,可是威力卻是實打實的。

倏地一下,岳興一槍橫空,平刺而來,可就是這簡單的一刺,卻蘊含著一股鐵血、暴虐、狂躁的意志,隨之而來。

如果不是黃裳修鍊有成,近些年來,一直在檢閱萬壽道藏這等道家奇書的話,還真的受不了這等酷烈的意志。

刷的一聲,左手一揮,五指併攏成爪,輕輕一抓,直接就微微帶偏了銀槍的方向。

而後,右手握拳,直接朝着岳興面門打去。一股剛猛凌厲,無堅不摧的大伏魔拳意,隨之而來。

兵兵乓乓,二人打的好不激烈。其中,論起精妙來,岳興自然是比不上黃裳的,可是比起敢打敢拼的膽色來,他卻是要更勝一籌的。

就在二人交手的時候,趙傾城也已經對上了童貫,這位徽宗的貼身太監。

“童公公,這是他們父子倆的事兒,不如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吧。”趙傾城說道。

“公主,陛下待你如何?”童貫說道。

“父皇自然是待我恩重如山了,沒有父皇的栽培,哪裡有傾城今日的成就呢?”

“那你為何,會聯合康王一起,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不過是為了拯救父皇的性命而已。道祖已經發話了,如果今晚上皇室願意配合的話,就暫時不動皇室了。否則,道門就會直接出手了。到那時,才是為時已晚啊。”

“這也是為了整個趙氏一族的利益,否則,此時此刻,想要拿着父皇的人頭,去討好那位新晉道祖的人,可不在少數啊。”趙傾城說道。

而後,二人便對峙了起來。

“父皇,兒臣拜見。”

“小九啊,沒想到朕那麼多的孩兒,到最後竟然會是你。”宋徽宗有些驚訝的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還請父皇寫下退位詔書,待到諸事安排停當之後,孩兒定當前來賠罪。”劉昊說道。

“變化真大啊,也罷,畢竟是老了。玉璽在旁邊的桌子上,你拿去就是了。也不知道未來究竟會如何,或許朕真的不適合當皇帝吧。”道宗皇帝嘆氣道。

你當然不適合當皇帝了,否則哪裡來的靖康之恥呢?整個大宋皇朝的臉面,都被你給弄得不成樣子。古往今來,都沒有幾個比你更慘的皇帝了。劉昊默默地想到。

良久之後,也不知劉昊又說了什麼,徽宗皇帝便留下了幾份詔書,而後,便終生再也沒有離開過此地了。

而有了詔書的劉昊,更是當天當上太子,三日後,登基為皇。而後,更是全力配合張凡,展開了改革大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