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張泛在徹底平定廬江之後便依照約定一邊下安民告示,另一邊則開始向廣陵彙報攻下廬江的消息,當然因為是之前約定好的,所以他是以三人的名義進行彙報,同時飛鴿傳書加派快馬返回廣陵,只不過內容就要偏少了些,只是彙報了廬江已經被攻下,這算是對廬江之戰勝利的一次通知,之後待戰鬥徹底結束之後,真正的戰報才會由張頜三人詳細攥寫,那個時候,戰報的詳情就會把原原本本從開戰最初到戰鬥結束每天發生了什麼都會寫入到戰報之中,當然還有傷亡。

這樣的戰鬥總結並不是徐州軍獨有的規定,可以說這是一條被傳承下來的傳統,只不過這類戰報並不會被記錄的太過詳細,但在徐州不同,每日里將領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文吏詳細記載,而這些最後都會被收到劉瀾手中,而這些戰報一封保存,其餘則會被謄抄到各將軍府,交給各大將軍觀看之後再逐層傳下去到校一極將官。

這是徐州多年的傳統,就是為了讓所有將領認真學習,找出這一戰的優缺點,有點則儘可能的繼續發揚下去,而不好的一面則要改正,盡量不要再發生,而劉瀾留下這些文書的意義說白了還有一個,那就是隨着現在秣陵醫校庠序等各種學校的興起,劉瀾對於軍校已經覺得是時候該提上日程了,而這些戰鬥總結,將會是日後軍校可以拿來學習的戰例。

也許每一仗都不會那麼經典,但是因為他的要求,他們會看到第一手資料,戰鬥期間都發生了什麼,戰鬥期間商議軍情的時候又發生了些什麼情況,戰鬥計劃是如何產生的,這第一手的內幕,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找到的。

不過在選擇軍校地點的時候,劉瀾可發現了一些難題,最好的情況是在秣陵,但如果以他個人的情感,那自然是要前往交州,辦一所黃埔,那多又成就敢的事情,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都想實現的願望,如果有可能的話,他一定要辦成,但現在交州根本就不可能短時間內拿下,就算拿下,如今的交州瘴氣難除,乃是真正的不毛之地,選這麼一個地方見軍校,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別說不會成功,到時候只怕去了的人都得跑回來。

思來想去,只要考慮會稽,那裡的情況要好一些,但會稽什麼時候能攻下也不是很快就能辦成的,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麼一直拖了下來,畢竟是戰爭年代,軍校不是那麼迫切,在他的眼中,再好的軍校,也出不來戰火中走出來的將軍,所謂必猛將必發於卒伍,劉瀾對此深信不疑。

劉瀾在廣陵等待着來自張遼等人的戰報,而因為廬江的被破,一直以來質疑甚至是詆毀的聲音徹底消失不見了,說句實話,這次壽春之戰,其實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支持,以往是軍隊和官吏的鬥爭,或者說是徐州分明與遼東元老方面的鬥爭,但這一回,卻分出了好幾撥,不管是軍隊內部,還有徐州揚州這些掌權之人。

他們的態度並沒有錯,畢竟都是站在他們自認為正確的立場之上看待問題,老成持重如張昭一干人就不贊成,糧草消耗太龐大了,現在他們在失去了徐州青州之後,已經很難在負擔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了,必須要緊衣縮食。

而在軍中雖然立場不同,可是和曹操聯盟也又不同的意見,最少並不是很樂意,這些人反對,那自然就會有人支持,比如一些丹陽的世家官吏,他們便非常贊同打下壽春,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壽春對於揚州來說乃是政治中心,是州牧治所,更重要的是因為袁術稱帝。

而在軍中,在得知有消滅袁術機會的一刻,很多人哪裡還去考慮是不是和曹操結盟,沒有什麼比消滅冤家對頭的袁術更重要的了,而且日後他們想真正立足,壽春也是他們無法忽略的一方勢力,既然早晚都有一戰,那麼何不藉此機會,趁着袁術人人喊打的時候,將他徹底解決呢?

正是在內部沒有達成一致的情況之下,劉瀾強行下達了出兵壽春的決定,但重頭戲還是防備着冀州軍,自從年後,軍事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運到廣陵,尤其是糧食,劉瀾態度非常明確的對所有人說道,他不僅要壽春還要保住廣陵。

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現在不比當年,當年倉稟充足,陶謙留下來的豐厚的家底,再加上還有青徐二州,完全保住了部隊的有序發展,也才有了在拿下秣陵之後的大規模招兵,部隊直線上升,而糧食的消耗也不斷增加,可是以前劉瀾還不在乎,他敢將部隊擴編至十萬人,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樣的一個部隊數字是完全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的。

可是青徐一丟,情況可就不同了,尤其是賦稅最多的徐州,現在莫說在支撐十萬人了,就是五萬人都難以支撐。糧食成為了大難題,張昭為此苦苦勸諫,劉瀾為此愁眉不展,如果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那麼他現在十萬人馬,最少得有一多半得去軍屯自給自足。

但現在這個時候,劉瀾不敢,雖然張昭嘴上苦苦相勸,但他也明白勒令還鄉甚至是分田甚至是軍屯都不切實際,嘴上現在在冀州的威脅執行是不可能實現的,但不能減員,那能避免交戰吧,可還沒有個結果,結果部隊便又出發攻打廬江去了。

這一仗不管是勝了還是敗了,對劉瀾乃至整個丹陽都會是沉重的負擔,往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為此劉瀾將軍府值錢的該賣的都賣了差不多了,但這個虧空是在太大,最後如果不是甄家和糜家再一次慷慨解囊,危機或許已經出現了,這也倒逼着劉瀾必須做出改變,壽春之戰後,必須得進行軍屯,部隊全部進行縮編,就好像佔據了近一班人馬的攝山營,將會直接縮編到兩萬人,裁汰部隊五分之三,而其他的部隊比如張飛趙雲雖然部隊數量不會似攝山營這麼多,但每支部隊都是對半減員,儘可能的把部隊縮編到五萬人以下。

這樣靠着丹陽郡加上部隊軍屯,應該能撐下去,甚至還可以攢下存糧,為日後南下吳縣會稽甚至是北上徐州城做準備。

作為乙方諸侯,此時劉瀾也終於品嘗到了曹操的苦惱,而與曹操不同的是,他是因為控制的土地減少導致的事態惡化,而曹操則是因為控制了十室九空的兗州與豫州,控制地域很廣,但卻因為缺少人口耕種而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

這樣的日子曹操會一直這麼下去,而劉瀾的情況也一樣,除非他能儘快的收復徐州又或者拿下吳郡與會稽,當然這些情況,可都沒有徹底平定山越來得更實在,如果他們能在打下吳郡與會稽,那麼就能夠把幾十萬山越人逼出深山,有了他們,再加上梯田一旦成功,缺糧的危機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劉瀾正因對地理的熟悉,所以他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