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由於時差緣故,華盛頓是入夜最晚的城市,參聯會裡的爭吵勁絲毫不亞於倫敦。

“我們應該想辦法援助冰島,哪怕不能直接投入戰鬥,在適當時候牽制德軍也是必要的。”心急如焚的尼米茨站起身來,不知道在做第幾次發言,從接到消息一開始,他就打算仿效斯普魯恩斯的方式用唯一碩果僅存的艦隊航母帶4-6艘護航航母去冰島作戰。

經過幾個月建設,美軍又生產出一堆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再加英加航線一直斷、南非航線不能走,澳新被日本管着也動不了,除了往加勒比海運送物資以及在印度洋里丟掉的4艘外,護航航母損失率終於降低到一個比較低能讓人承受的水平。

美國目前的突出問題是熟練艦載機飛行員不夠。前次得益於坎寧安最終的掩護,尼米茨帶着富蘭克林號成功脫離戰場,還收攏了將近150餘人英美飛行員,參聯會將他們全部安排到新服役的漢考克號和本寧頓號,再加上幾個月的培訓成果和拚命抽調,終於為這3艘航母湊齊了艦載機飛行員數量。

但這數量只是一線梯隊的數量,總體人數不到357人,連12這個最低限度的係數都未達到,更不用說預期的15係數。現在三個主要航母國家中,德國的係數高達16,日本也有13,唯獨美國不到12。

作戰並不光看數量係數,還要考慮飛行員經驗和能力,這方面美國又是最差的。在德國艦載機飛行員中,參加過5次以上戰鬥的比例高達45,參加過3次以上戰鬥的,75,擁有至少1次作戰經驗的,90;日本參加過5次以上戰役的,比例超過50,但參加過3次以上戰鬥的不足65,擁有至少1次經驗的0左右。

美軍如果同樣的經驗標準衡量,比例只有日本的一半還不到,特別是能歷經5次作戰而依然倖存的美國飛行員個個都是寶貝,全部退出一線去擔當訓練教官,哪裡捨得再上戰場?如果再考慮德國飛行員在入職海航前參與的陸基戰鬥,那技術水平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碾壓。別的不說,光索科特拉島上那400餘組接受培訓的飛行員就足夠壓倒尼米茨手中的力量。

而這還只是德國艦隊的第三梯隊力量——第一梯隊包括現有艦載機成員和幾個主要基地能執行跨平台戰術的飛行員;第二梯隊包括各海軍基地能上艦但目前執行陸基作戰的飛行員;第三梯隊才是索科特拉島特訓基地;至於更為龐大的第四梯隊和第五梯隊就更多。

現在德國空軍和德國海航的一線飛機和飛行員數量幾乎等於除美國外其餘大國的總和。

這個一線飛行員保有量即便與美國相比也毫不遜色,在雙方共同剔除4發重型轟炸機飛行員後,德美飛行員數量基本持平,美國如果不是靠着那4000多組4發重型飛機,談不上對德國有數量優勢。而在代表未來的噴氣機領域,德國擁有的飛行員數量已突破3000,不但有噴氣戰鬥機,還有噴氣轟炸機飛行員,而英美兩家數字全加起來不足德國15。

其實美國海航艦載機飛行員數量並不少,但技術水平高的尖子數量太少,再加上飛機不太給力,以至於作戰中屢屢被人打出高交換比。如果美國肯靜下心把所有護航航母上的飛行員全歸攏起來納入一線作戰行列,美國海軍飛行員窘迫局面有較大改善餘地。美國海軍手中現役的護航航母總數42艘雖還未滿足特納當初制定c計劃的下限,但比起德國的12艘,日本的9艘,完全佔有壓倒優勢,這也是將近1500人龐大規模的存在。

三大海軍中,德國方面艦隊航母與護航航母的數量比例近乎1:2,日本近乎1:15,唯獨美國這個畸形兒是1:10。簡而言之是正規航母太少,護航航母太多。不懂海軍的杜魯門對數字非常敏感,敏銳地指出該問題,並提出停掉援英、援蘇航線,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物資和財政經費,還可以把寶貴造船工人用於主力航母和巡洋艦建設,還能緩解飛行員的燃眉之急。可惜兩洋海軍的現實逼迫美國必須維持龐大的護航航母編隊,否則加勒比海、澳新方面馬上死給你看。

金上將也認為到了必須調整的當口,7-8月份還有兩艘埃塞克斯級航母服役,9-10月份還有香格里拉號、尚普蘭湖號、安提坦號三航母服役,又是至少600組飛行員的缺口。相比之下,目前巡洋艦缺口極大,甚至降低到了危險的水平,維持3航母的巡洋艦數量不夠,如果再加5艘航母,只怕國內所有堪用的巡洋艦都拿來給航母編隊搭配使用都不夠,根本談不上在護航部隊中使用。

於是在5月下旬,海軍委員會形成決議:將1944財年中原定80艘護航航母的生產量降低到45艘,騰出來的經費、原材料和工人投入奧克蘭級防空巡洋艦的建設,一口氣追加了16艘。

鑒於奧克蘭級建設周期較長,海軍委員會提出了包括拆除魚雷管、構建模塊化體系等大量簡化意見,同時要求採用與埃塞克斯級一樣的三班製作業,將建設期壓縮到14個月以內。至於體型、排水量更大,時間更長的布魯克林級,除船台上已開工的軍艦外,其餘不再新建,至於更複雜、更麻煩的重巡洋艦,那根本提都沒人提。

優秀飛行員數量成了美國的心病,這方面完全處於劣勢,可他們萬萬沒想到,他們自信的飛機生產優勢也在逐步消解。

單獨國家的飛機生產總數美國依然還佔有顯著優勢:月產量8000餘架超過第二名德國近5500架/月產量50,但對比1942年數據,該差距明顯縮小:當時美國生產量超過德國一倍以上。而軸心盟國——意大利、日本、法國甚至比利時的飛機生產量還在穩步上升,日本飛機在陸海軍陸續統一型號及資源傾斜配置後產量將近3000架/月,意大利的產量首次突破1000架/月,法國和比利時的航空工業恢復最快,兩者相加也超過1000架/月,考慮到法、比自身裝備需求不足,這1000架/月至少有500架要加到德國頭上

而美國的盟國——英國和蘇聯卻因資源限制,飛機生產量在節節下滑。以英國為例,本來飛機產量和德國持平,大約都是2000架/月左右,等德國總動員高峰逐漸逼近5500架時,英國因為資源被封鎖,生產量非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到1500架/月的水平,要不是蚊式等木頭飛機的存在,數量還會更少;蘇聯就更慘,由於主要工業基地和原料基地的連續喪失,生產量猛然從3000架/月的水平掉到2000架/月以內。

綜合而言,同盟三國飛機產量月產量不足12萬架/月,軸心四國是1萬架/月出頭,彼此剔除4發重型飛機後,軸心飛機的生產數量甚至還略多於盟軍。

德國和美國雖然不可能精確地拿到對方的數字,但從交手和彼此過程中就可以知道對方實力膨脹到什麼水平——德國能在東線大規模作戰的同時還能讓本土航空隊持續壓制英倫南部航空力量,甚至連挪威方向的航空隊飛機數量都膨脹到1500多架的水平,德國實力如何可想而知。

基於種種因素考慮,李海上將極力反對出動艦隊,而且還獲得了馬歇爾的諒解和金上將的附和:冰島上是有3個師,可南美有8個師呢,如果為了冰島把剩下不多的海軍力量都搭進去,南美怎麼辦?至於冰島問題,應該讓英國人出動空軍去進行掩護——丟了冰島,美利堅大不了損失3個師,但英國就全完蛋了,難道不應該使出全部力量抗爭一番么?

持有這種觀念的人物,已選擇性地遺忘了英國高等級航空燃油儲備不多的情況,更忽略了英國不願意繼續打下去的可能,尼米茨的大聲疾呼固然讓他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但究竟怎麼辦毫無頭緒。

杜魯門總結道:“這也要救,那也想救,最終全管不過來。先生們,現在我們要正視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別說沒有攻略福克蘭群島和亞速爾的實力,就連冰島也很可能保不住,往註定要失敗的地方投放力量不是明智行為。”

話這麼說沒錯,尼米茨也完全能理解,甚至放以前還會叫好,認為是謹慎使用力量的應對辦法,可一想到坎寧安和他分開時的神態,他就覺得這種話他說不出口。

在這種微妙的情緒下,參聯會眾人拒絕了尼米茨的請求,由杜魯門發出了拒絕援救的電報。

只可惜,沒過多久,冰島遭遇空襲的情報就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