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

cpa300_4 傳達袁紹意圖的使者離去。一秒記住

馬義來到袁旭身後。

“公子,袁公有意將河北交託,因何不受?”

“受?”袁旭笑道:“如何受?”

“公子受了河北乃是眾望所歸。”馬義說道:“以公子戰功,何人膽敢不服?”

“何人都敢不服!”袁旭說道:“若是三兄服某,怎會惹出許多事端?”

馬義沒再多說。

權欲作祟,人的雙眼將會蒙蔽。

他們看不見袁旭為袁家做的一切,所能看見的只是袁紹打算要他繼承河北!

袁紹召集眾人商議繼承之事。

逢紀當晚拜會袁尚。

袁尚住處內室,倆人相向而坐。

逢紀說道:“袁公問及何人繼承河北,郭公則提起長公子與五公子,某觀袁公之意,應是更偏向五公子!“

“顯歆何德何能!”袁尚面露怒意:“長兄若得河北乃因他是長子。顯歆不過庶子出身竟敢相爭……”

“五公子並未相爭。”逢紀說道:“所謂不爭便是大爭,五公子越是不爭,公子越是情境窘迫!”

“逢公曾經有言。”袁尚眸中露出期冀說道:“尚有一計可令某得到河北……”

逢紀面露為難:“公子莫急,且看五公子如何回應。”

“逢公……”袁尚還想追問。

逢紀卻起身行禮說道:“公子已知此事,應早做計較,某先告退!”

目送逢紀離去,袁尚滿心無奈。

失了袁紹寵愛,逢紀雖與他交好,有些話卻不肯再說的通透。

早做計較?

河北將落到袁旭手中。又如何計較?

袁紹將確定河北繼承人之事很快散播開來。

不僅鄴城傳的沸沸揚揚,整個河北乃至天下很快多已得知。

忙着對付管承、郭祖等海賊,袁譚得到消息心中也是亂作一團。

東海岸邊。望着湛藍的海面袁譚面色凝重。

站在他的身後,辛毗問道:“長公子臉色很是不好。可有煩心之事?”

“並無煩心之事。”袁譚說道:“父親欲將河北交付顯歆,某當恭賀才是!”

與辛評相互看了一眼,辛毗說道:“長公子此言未免違心……”

袁譚沒有吭聲,臉色卻是越發鐵青。

和袁尚爭了許久,最終落了好處的竟然是袁旭!

“袁公有心將河北交付五公子,五公子卻非不識大體之人。”辛評說道:“不如候些時日,看五公子如何。”

“識大體?”袁譚無奈一笑說道:“天下之人,在權勢前又有幾個可識大體?得了河北顯歆便可呼風喚雨。即便是某日後也須聽他調遣。他雖與某相善。父親已生此意他又怎會不受?”

辛評、辛毗都沒言語。

袁譚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可他們並不相信袁旭會欣然接受河北。

袁譚、袁旭聯手,在與袁熙、袁尚的爭鬥中可達制衡,甚至屢屢佔盡先機。

一旦兄弟倆反目,袁熙、袁尚必將找到機會再度崛起!

袁旭並非蠢人,他當然能看出其中關鍵。

辛評、辛毗只巴望着袁旭不要因權勢誘惑而辨不清厲害!

望着蒼茫大海,袁譚說道:“無論顯歆如何,某為兄長當鼎力扶持!”

遠在許都的曹操此時也已得到傳報。

曹宅後院。

曹操與郭嘉並肩而行。

“袁本初有心將河北交付袁顯歆。”曹操說道:“袁家諸子唯他才德彰顯。若他果真得了河北,某將如何破之?”

“袁顯歆得不了河北。”郭嘉說道:“袁紹雖是有心,他卻不敢收受。”

“因何”曹操不解:“權勢在前,莫非袁顯歆肯失之交臂?”

“財帛權勢均有可取與不可取。”郭嘉說道:“取之殞命身死。不取得安苟喘,袁顯歆何人?他怎會看不出其中計較?”

“既是袁本初交付,因何不可取之?”曹操說道:“某若為袁顯歆。必將先得河北再做他圖。”

“欲得河北,必將殺兄弒弟。對袁顯歆來說,此不過小事而已!”郭嘉說道:“真正須計較的,乃是失了人心!何況袁紹尚在,即便應了也是得不到河北,卻可招致無端煩擾!袁顯歆目光長遠,怎肯為蠅頭小利陷入絕境?”

郭嘉一句“目光長遠”,令曹操頓生尷尬。

他才說過,若換做是他必將先取河北。

“曹公征伐果決。非袁顯歆可比!”發覺說的差了,郭嘉連忙補救:“以曹公之能定可帷幄其中。袁顯歆卻是置身紛繁之事,自保尚且不足。怎肯再惹是非?”

曹操臉色好看了些:“若袁顯歆應了此事,他將如何?”

“袁譚乃是長子,此事一發,彼對袁顯歆便生忌憚。”郭嘉說道:“袁紹早年南征北戰積攢諾大家業,無奈家事卻是一團亂麻。形勢未明,又有袁熙、袁尚虎視眈眈,袁顯歆怎肯再得罪袁譚?”

曹操點了點頭。

護送袁康離開鄴城,馬飛等人並未走遠。

他們在城外一處村子安頓下來,每日都會有夜刺入城探查。

自從被袁康告了一狀,袁尚消停許多。

住在村內,馬飛並沒有再度入城的打算。

他唯一的計劃,就是靜靜等待袁旭來到。

袁紹打算將河北交給袁旭的消息傳到,住在小村的十名夜刺一片歡騰。

公子終於將證其名,夜刺也覺着臉上光彩!

袁康也與眾夜刺一樣欣喜莫名。

河北落入袁旭之手,首告袁熙、袁尚的他,當然會有諸多好處。

村內一間房舍。

馬飛與袁康各自面前擺着張老舊的矮桌。

馬飛面前的桌上,放着一隻缺了半邊口的陶碗。

袁康的碗要光潔些,卻也舊的看不出原本顏色。

端起盛着渾濁水酒的陶碗,袁康說道:“父親欲將河北交於顯歆,我等日後也有了盼頭。”

與他飲了一碗,馬飛問道:“四公子果真認為,我家公子會受了河北?”

“好事臨頭,因何不受?”袁康茫然。

“某也不知。”馬飛淡然一笑:“某覺着公子定會將河北讓於長公子。”

“長兄雖是長子,父親之意又怎可違拗?”

“過些時日便知。”馬飛沒做解釋,端起酒碗說道:“某敬四公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