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羅縣丞一開始也沒有在意,一來是閑着沒事,二來是為了解渴,他輕輕的舉起茶杯,小小的抿了一口。以前,他喝的茶大部分都是苦的,大家都說這就是茶的滋味,可是今天這茶卻是不同,真心和以前喝到的茶不一樣,這滋味醇和回甘,別有一番滋味。本來挺不在意的,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能喝到如此可口的茶葉,可是這茶真是把他驚到了。

羅縣丞臉色一喜,浮現出一抹意外的驚喜,心裡頓時綻開一朵花。就像是饞鬼遇到了美味的食物,那感覺就像在炎炎的烈日下勞作正值飢渴難忍之時,忽然飽餐了一頓黑子紅瓤的蜜桃西瓜,心裡甜滋滋,清爽爽,痛快極了。那是比光棍漢一朝娶了媳婦還要心花怒放,羅縣丞一直聽說自己家鄉的茶葉好,可卻沒有喝到過好的茶葉。後來,他當上了官,也有人給他送茶葉,送來的茶葉自然是好的,只是他自己卻煮不出回甘的味來。他為此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同樣是茶葉為什麼煮出來的味道差別卻這般大。

對於生活應該常懷感激、尊敬和欣賞。欣賞大自然的種種美好,欣賞別人的種種優點,感激生活中自己的`幸運,感激朋友的無私幫助,尊重別人的種種成就。學會了尊敬,就是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欣賞,就是學會了確認生活的美好和價值,快樂的心情也就時刻在你的心中了。在古代不是任何地方的人都能喝到新鮮的茶葉,炬城卻是不同,這裡的茶卻是足夠的新鮮,只是想要煮出茶的香味來,裡面卻有很深的門道。

“這茶怎麼是這個味道?”羅縣丞突然迸出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茶葉不就是這個味道嗎?”一個問得突然,一個答得隨意,彷彿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不是,不是,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說的是這茶葉怎麼是這個問題?羅縣丞平時的表達能力是非常強的,今天的提問卻是有失水準,不像他自己了。其實這也不能怪他,他不是讀書人嗎?自然有很多的文人朋友,他的文人朋友知道他是炬城人,大家都聽說炬城的茶葉好,很多的人都想跟他討要好的茶葉。文人之間不喜歡金錢上的來往,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而當里儒家的文化又佔了主流的趨勢。

於是,文人之間多是詩歌上的來往,還有酒文化上的來往,再有就是書法上的來往。又有,許多的大詩人喜歡喝茶,於是茶葉漸漸成了文人圈子裡的時尚之物,他對茶葉的事特別的上心。南方多茶葉,在南方茶葉這東西並不稀罕,各地的茶葉味道也有差別,可惜懂茶葉的人卻是不多,大家只是隨意煮煮就喝了。茶葉大家都知道,卻少有人知道能煮出來的茶葉到底能煮出如何與眾不同的味道來,加上大地朝人都莫都是些喜歡添油加醋的人,還有甚者還要加姜抹蒜,這煮出來的味道更是千差萬別。

在羅縣丞看來,哪怕是炬城的人煮茶,也沒有一個統一,有的村喜歡用醬料蘸着吃,有的村卻喜歡蘸辣椒來吃。羅縣丞品過很多村子的茶,卻沒有一個滿意的,這些都不是他想要喝到的味道,就因為那些自作聰明的人多了。漸漸地羅縣丞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茶葉還能這樣吃嗎?是的,在大唐大部分人還是拿來吃的,卻不是拿來喝的,這和詩里的茶湯完全是不同的。

當他的朋友向他討教茶道的時候,他只是默默不語,他哪裡懂什麼茶道,他煮出來的茶,還不如廚房裡的師傅煮出來的味道。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因為詩人將茶湯寫得非常的美好,大家都想要開發出最美味的茶湯。很多的人就開始研究,這茶葉到底要怎麼吃,才好吃!清蒸、蔥油、煮湯,反正能想到的方法大家都試過了,羅縣丞對此也有研究,可是都不是他要找的味道。

直到今天,對方並沒有特意去煮茶葉,而是燒了一壺開心,然後抓了些茶葉就這樣簡單的放了進去,就是這麼簡單。羅縣丞萬萬沒有想到最簡單的方法,卻是得到了最意外的結果,這茶湯完全顛覆了他的思想。他一直認為一定是自己的煮茶工藝不到家,才會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羅縣丞為此還想盡了辦法去購置煮茶的工具。他手裡的東西都是上好的茶具,就連煮茶的都是上好的紫砂鍋,還有器皿也是琉璃做的。

按理說來上等的茶具煮出來的茶差不到哪裡去,可為什麼就是做不出上好的茶湯來,這是為什麼呢?任羅縣丞如何聰明還是做不好想要的茶湯來,他甚至都放棄了煮茶,覺得也就是這麼回事,也就是這個味道。也不是沒有人像這個老闆煮茶的,可就是因為大家都糾結在煮上,只想着要如何把茶煮好。卻沒有想到這茶其實並不用像煎藥一般,用小火熬制才能把茶的精華是慢慢釋放出來或者用大火煮沸,大火、旺火,猛煮猛炖,以為只有溫度高、火力丈,才能儘快把茶炖熟、煮爛。

一開始就把方向定錯了,對茶的認知也是一知半解,做出來的茶湯效果自然不可能讓人滿意。羅縣丞嘆了一口氣,這才是大家想要的茶湯,聞着淡淡的茶香,再一次激起了他對茶的渴望。不得不承認,看來自己的研究又得從零出發了,還得從頭開始,也許最簡單的才是大家想要的。羅縣丞始終是一個書生,他的認知多是從書本上來的,而不是來源於生活,所以書里有的知識他都知道,書里沒有的知識他就很難知道了。

要不是這次出來買棺材,也許他還在糾結煮茶的事上,根本就不會知道這茶還能這樣喝。羅縣丞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很不專業的話:“這茶不用煮嗎?”

茶非得要煮嗎?真是太不專業了,煮久了這茶還能有什麼味,這茶香味都被煮沒了,這茶湯還能好喝嗎?羅縣丞問出如此不專業的話,讓老闆有點失望,本以為他是一個愛茶之人,沒有想到卻如此的不專業。

羅縣丞見到的茶湯都是煮出來的,而眼前這個人的茶湯明顯就是泡出來的,這讓他一時接受不了。

見他還是不能理解,老闆還跟他講了茶農是怎麼喝茶的,他告訴羅縣丞真正的採茶人他們到山上去採茶,自然是不可能帶着熱水上去。

羅縣丞表示理解。

你估計會想茶農到了茶山上會不會搭個火坑架口鍋而燒熱水,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普通的茶農不可能這樣做,我也沒有見任何茶農做過這樣的事。為了喝茶湯而特意生火,這隻有那些達官貴族才能做得出來,普通的百姓是不可能沒事找事的。

老闆看了羅縣丞一眼,他打扮得很是紳士,不管是衣服的用料還是做工,都不是普通的地攤貨。自己雖是老闆可是穿着打扮真是不如眼前這個年輕人,一看就是講究人,有點身份的主,非官即商或者是個富二代。要是普通的流氓混混老闆才不會花時間搭理他們,就是因為看得出他是有文化的人,對自己的棺材也是挺看中的,他才是不厭其煩的跟他聊天。

“那茶農如何喝茶呢?估計你就要問了。”老闆準備好好的跟他聊聊茶,反正閑着也是閑着,也不能總跟客人說棺材的事。與其大家沒有話題可聊,不如找點共同的話題閑扯一下,打發一下時間。

“對,我就想要問這個!”羅縣丞表現出很想知道的樣子。

老闆說了,茶農採茶不僅辛苦,而且都是起早探黑的,他們哪有時間去煮茶。還不是就是像我這樣燒一鍋開水,找一個壺裝上一壺開水,放些新鮮的茶葉時去,渴的時候再倒出來喝就是了。哪有你想的這麼複雜,還要去慢慢地煮,我跟你講,這種泡出來茶,比你煮出來的茶葉不知要喝好幾倍。還有就是,這現摘的茶,跟放了幾天的茶這味道又有不同,有的茶放了幾天就萎了,味道也是變了。

老闆繼續給羅縣丞談本地茶葉的優與劣,作為一個愛茶之人,幾乎每一個人對茶都有自己的見解,就像讀書人對詩歌有自己的見解。喜歡茶葉的人,對茶葉也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每一個人口味不同,對茶也略有不同。好在,人們對茶的認識雖不相同,但是大家對茶的喜歡卻是一樣的,有了共同的愛好,就有了共同的話題。產茶的地方大家愛聊茶,產瓜的地方大家愛聊瓜,這是產地人的驕傲,也成了大家交朋結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