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他去洛陽採買香燭時,下山100多里地,老人連十幾個銅板都不捨得花,走着去,走着回來。天將黑的時候,就告別徒弟下山了,邊走邊持楞嚴咒,108遍持完,也到了洛陽。此時天剛剛亮,靈智和尚在路邊撿些東西吃,然後就去買山上用的東西,買完接着就往回走,等天黑的時候,老和尚就又回到瞭望月洞。雖然老和尚不練武功了,可來找老和尚比武的人卻很多。據老和尚說雖然他不敢用四分以上的力氣,一般只用三分力,也傷過不少人。

他的比丘尼徒弟機靈和尚告訴我,有一次她見到一位自稱華山派的小和尚想和老和尚較量,但老和尚不願出手,結果他站在老和尚前面罵了一整天,後來老和尚忍不住了,離着一丈開外,站起來手一指,小和尚就掉到了山下;雖然因為輕功很好,沒有摔到,卻因為老和尚的一指斷了肋骨,結果老和尚還得為他敷藥療傷。

還有一個昆崙山的弟子,他在崑崙據說也是小有名氣,他想要找靈智和尚比武,也被他拒絕了。這個人就賴着不走了,非要找他比試過,才肯離開,靈智和尚無法,只能與他比試。他還沒有動手,只是大喝一聲,那人就被震住了,還受了重傷,最後悄悄地離開了。除了來比武的,還有來拜師的,但老和尚都不教。心地不好的不能教,心地好的呢,老和尚告訴他念佛修行最好,不要耽誤了功夫。

據比機靈師父說,山上曾來了一位幫着靈智和尚砌牆的百姓,洛陽人,老和尚總說這個小夥子不錯。居然破例主動教他如何隨時隨地用功,結果不到三個月,五六塊磚摞起來,這個以前從來沒有練過武功的小夥子一掌就給劈碎了。隨着大唐國的不斷的發展,經濟也有好轉,和尚接到的供養也比以前多了。他在山上慢慢置辦下了幾十尊佛像、石獅等,也踩出了一條四寸寬的上山小道;望月廟漸漸地也小有規模了,成了大唐屈指可數的前百強的廟宇,可惜幾十年前壘起的土牆現在有的已經坍塌了,比如靈通殿、廚房等等地方。

然而靈智和尚和他的師兄弟們已經年過半百,不過他們還在努力着,沒錢買磚,老人們自己砸石頭,把泥土殿換成了結實的石頭殿,但也只把大雄寶殿改成了不漏雨的瓦房。老和尚就想把所有土殿、土房都變成結實不漏的磚瓦房,這樣“不管我在不在了,只要這個道場還在,就還能有人在這裡接着修行”。在此期間,老人的牙掉了三遍,又長了三遍,據說都是36顆牙,現在的牙整整齊齊的。老人說“你們長牙的東西都給了老婆孩子了,咱的一點兒也沒漏。

”呵呵,老人也從來不刷牙,牙齒照樣乾乾淨淨,沒有一點異味。老人平時只愛念佛經,對大唐社會並不熟悉,連評書里講的故事都當作真的,性情豪爽、慈祥天真,如同小孩子一樣。老人怕熱,平常只穿一層單衣,還總出汗,有時高興,會讓大家見識一下他一身的肌肉,真是無論哪裡都如同鐵打的一樣堅硬,幾個小夥子連老人的一根手指都掰不彎。只吃白菜豆腐的身體怎麼會如此肌肉強健,確實令不了解佛法的現代人匪夷所思;而這樣堅硬的身體也能雙盤安坐,也更是不可思議了。

到了長安之後,很多居士告訴老和尚說“到了長安必須洗手,長安比不得望月洞,因為到處都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會傳染上疾病,不洗手容易得癌症”。哈哈,老和尚也沒有刻意去洗過。居士們還安排讓師父泡了熱水澡、也泡了腳,老師父都一一按照居士的安排做了。但後來居士再請師父洗時,師父說不洗了,洗了反而不舒服。呵呵,有意思。

老和尚吃的也很簡單,最愛白菜豆腐,而且只加食用油和鹽,別的味道都不吃,一點葷腥味都吃不了,包括牛奶。但老師父喝茶,只喝好茶,因為不好的茶“喝了就拉稀”,他生活的地方都是很高的山上,那裡的環境特別的好,茶葉也是純天然的,長年得到日月精華的滋養。因為,和尚太有錢了,他吃的東西都是最好的,跟女帝吃的沒有兩樣。

俗話說:“好山出好水,好水出食,只有最好的東西才能養出好的東西來”,前提是環境得好才行,環境不好的地方是生不好好東西來的。平時吃得好了,吃到不好的東西他就會拉肚子,這是可以理解的。就這樣,老和尚在長安白天接待居士,晚上邊走邊誦108遍楞嚴咒。每天只休息一個多小時,日日如此,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如果大家能親眼見到,就知道確實有這樣的人了。大家如果有機緣,可以親近一下,並親自感受一下。當然,這是表面上的,可是如果真就表面上這點香火錢,想要建大廟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靈智和尚的故事,說起來如同神話,要是不把他是包裝成如此高大上的模樣來,百姓哪裡會肯掏出腰裡的錢給和尚修大廟。

靈智和尚說:你如我這般,收起了脾氣火氣,不在任性淘氣,只為夢想奔波,人生百年,誰不曾大鬧天宮,誰不曾頭上禁錮,誰不曾愛上青樓,誰不曾孤單上路,曾離我們僅一步之遙。

得到靈智和尚的指點後,他的成績進步很快,很快就在當地是打出名堂來,成為當地的有名的小混混。提起岳小雲,在洛陽永安縣、靈越山都是臭名遠揚,無人不曉。據說,在當地甚至成了父母教訓孩子的“法寶”,小孩哭鬧時,父母只要嚇唬說你再哭岳小雲就會來打你了,孩子就會立刻收斂。那時候還不到18歲的時候,岳小雲就已經打出點明堂來了,他相信只有拳頭才是硬道理,只有靠拳頭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那時候的他其貌不揚卻極其兇橫。

從小就跟着叔叔在幫派混着,那段時間他是無惡不作,無所不為,只要能掙錢,他幾乎是什麼事都敢做。頻頻的溺愛使得岳小雲很早就偏離了正道,少年時的他儼然是當地有名的小混混了,幾乎天天都在尋釁滋事打架中討生活,凡是他看着不順眼的人,都會慘遭“毒手”。當地老百姓看到他都會“懼”而遠之,而一些小混混卻視他為偶像,逐漸雲集在他的手下,慈雲幫在本地的分舵漸漸形成本地最大的幫派。

在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簡直就是幫派集散地的代名詞,由於這幾個縣的大多數居民家裡通常比較窮,有很多人無事可做,整天遊手好閒,於是他們找到了一條生財的邪道,敲詐過往車輛和收保護費。依靠幫派,這些人從一些做生意開小店的人那裡收取所謂的保護費,逐漸發展為暴力資本型幫派性質團伙。

女帝統治時期是洛陽附近幾縣幫派人物組織最嚴密也最囂張的年代,人們曾經這樣描述,“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很少有人敢在天黑以後走在縣大街上走。岳小雲一夥就是在那個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當年坡本地的當差的衙門說,當時刑法上有的罪名,慈雲幫都犯了。岳小雲因流氓罪被抓了好幾次,每次都是抓了放,放了抓。只要他一進去,幫派就找人把他是撈出來,漸漸地就連衙門裡的人也不願意抓他了。

斬了對方近百號人,那場面真是無法想像,本來他那時就應該被判死刑的。因為幫派里的得力骨幹陳某、虞某被他以所謂的兄弟情誼蒙蔽,一直沒有供出他是主謀,把許多重罪都扛下來了,結果都被重判了,而他卻逃過了一劫。而他那時候卻是脫穎而出,他把幾個骨幹送進去後,因他年紀小,加上主骨頂了罪 ,他卻是從牢里出來。

慈雲幫這樣的幫派想要得到晉陞就得打出點明堂來,他置刀槍聚人馬,出來後他便成了分舵的舵主。為了重組團伙,籠絡人心,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已被執行死刑的陳某與虞某的墳前掃墓,爾後到他們家中看望其家屬,並表示會一直代替他們照顧其家屬。岳小雲這一手段,得到了當年陳某、虞某手下人的“肯定”,有些涉世未深的小混混居然覺得這就是“江湖義氣”,紛紛加入岳小雲的團伙。

而岳小雲則在籌划著怎樣組成一個更大更有實力對自己更加安全的幫派,經過一番籌劃,他開始行動。首先岳小雲來到李少林家,要求對方把家中藏匿的三千把刀給他保管。據李少林說,他當時就感到納悶,家中的三千把刀是在兩個骨幹出事前藏匿在他家的,說是跟得錢社這一仗沒有多大的把握,不管是贏是輸,贏了後用它們來做大,輸了的話用這些刀子來東山再起,於是慈雲社的骨幹在出事前藏匿在他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