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五百五十章周部長

說到這裡,高飛的語氣變得異常凝重:

“武漢會戰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腹心地區,取得了勝利。但就戰略而言,則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為此還規定‘集中國家力量,以在本年內達到戰爭目’”、‘結束對中國的戰爭’。但是,中國政府既未因武漢、廣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華戰爭也未因日軍佔領武漢、廣州而結束。

中國政府在武漢失守後聲明說‘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局’;我們將‘更哀戚、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戮力於全面、持久的抗戰。而在日軍已經佔領的後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裝成長起來,大片的國土又被收復。用日軍自己的話說,日軍佔領的‘所謂治安恢復地區,實際上僅限於主要交通線兩側數公里地區之內’。因而可以這樣說:武漢會戰,不僅使日軍又遭到一次戰略性的失敗,而且成為日本由戰略進攻走向戰略保守的轉折點。

由於中隊的堅強抗擊,日本動用了當時能夠集結的最大兵力。用於進攻的編製人員25萬人,會戰期間曾補充四五次人員,投入的總兵力當在30萬人左右,發揮了陸、海、空裝備上的絕對優勢,苦戰4個半月,不但沒有殲滅中隊的主力部隊,沒有使中隊的抗戰意志和戰鬥力有所減退,反而使日軍的有生力量遭到了嚴重的打擊。據日軍發表的統計資料,第11軍傷亡21886人,第2軍傷亡9600人,連同海軍及陸海航空兵的傷亡人數,總計約3.55萬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根據各部隊戰鬥詳報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為25.6萬人。

武漢會戰以後,本來就感兵力不足的日軍,隨着戰線的延長,兵力益發感到不足,必然無力再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為目標的戰略進攻,而被迫轉為戰略保守。這就使中國的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發展為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則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願意進行的持久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由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改為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由以主要兵力進行正面戰場的作戰,改為轉移兵力進行敵後戰場的‘治安’作戰。”

高飛嘴角露出了一絲罕見的微笑,似乎勝利已經就在眼前:

“日本是一個島國,戰略物資缺乏,主要依賴輸入,而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並不很強。據日軍戰史記載,‘七七事變’時日本儲備的黃金,包括發行紙幣的準備金,全部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而對日來說,對戰爭規模起着制約作用的,實際上還是它的黃金儲備量。它意味着日本的正幣儲備量從最初就限定了這場戰爭。日本發動了戰爭,卻又千方百計地謀求早期解決,為了維持侵華戰爭,1937年從海外輸入的軍需物資總額達到九億六千萬日元”。到翌年的6月,為了進行武漢會戰,連學校教練用的步槍都被收回,用於裝備擴建的軍隊。更由於兵員的不斷增加,國內勞力、糧食、能源均感不足。

武漢會戰結束後,日本軍費的支出已達61億日元,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國家的儲備量,從而使日本國力窮困急劇表面化,已經失去了充分保障軍隊軍事物資供應的能力,也加重了中央統帥部首腦的痛苦和壓力。

因此,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我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日本拖不起這場戰爭,但我們拖得起!”高飛的語氣鏗鏘有力:“我們的蔣百里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此我可以告訴在座的記者先生,也可以告訴全國正在與日軍進行浴血奮戰的所有將士和百姓們。

‘對日作戰,不論打到什麼地步,窮盡輸光不要緊,最終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協,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講和!’

中隊的武器和兵員素質不如日本,這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但日本兵力雖強,它卻有致命的弱勢:日本人口少,兵員不足;國土小,資源奇缺;國力弱,不利於長期作戰。而中國人口眾多,兵員充足;領土廣大,資源豐富。基於此,日本對中國的戰爭,只能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我們則應反其道而行之,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以空間換時間,通過時間的消耗,徹底拖垮日本!”

高飛說完了,記者席里靜悄悄的。

接着,先是中國的十多位記者鼓起了掌,然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掌聲的行列之中........

問題一個接一個的扔給了高飛,高飛回答的非常迅速並且從容。重慶市長張篤倫看了一下時間,打斷了記者們的提問:

“諸位,高將軍軍務繁忙,記者會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了,現在,再提最後一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

還是那個美國記者搶到了發言權:“高將軍,美國對於中國非常感興趣,對於您也非常感興趣,在可能的情況下,您會訪問美國嗎?”

高飛沉默了下:“我想,如果我的政府批准,我會的。對於美國,我對它對有一定好感的,我希望它也能參與到全世界反法西斯的隊伍中來,與所有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部隊一起,徹底打敗敵人,恢復世界和平。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意願,是否能夠成行,我必須要服從於國家的派遣,謝謝。”

當高飛起身離開的時候,他的身後,再度響起了最熱烈的掌聲。

高飛的這一次記者會,顯然是成功的,各大報刊,用了最短的時間,刊登了高飛答記者們的全文。

尤其是在高飛回答為何抗戰中國必勝,日本必敗這些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抗戰是持久戰,堅持以往,中國必勝,日本必敗”這一“持久戰”的理論,不是高飛首創的,也不是任何人首先提出的,唯一第一個提出“持久戰”理論的,是蔣百里先生,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可惜的是,蔣百里先生已經去了,高飛想要當面向他請教的願望,也再也不能實現了。

有的時候,高飛甚至懷疑蔣百里先生是不是也是來自於另一個時空。

有個傳奇故事,高飛一直記在心裡。

1932年2月1日,蔣百里和他的友人曹聚仁等人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家咖啡館喝咖啡,蔣百裏手持一張上海《每日新聞》,突然指着《每日新聞》上他正在看的一則電訊讓曹聚仁等人看,曹聚仁等人一看,那隻不過是一則普通的簡短電訊,那電訊上說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昨天晉謁天皇,蔣百里說這就是報告日本出兵的意思。以日本的運輸能力,以及由長崎到上海的水程,蔣百里以十分肯定的語氣對曹聚仁等人說,六天之後,即7日早晨,日軍會有一個師團到達上海。曹聚仁等人當時並不以為然,但六天後,果然被蔣百里言中:7日早晨,日軍的第九師團果然毫釐不爽地開到了上海,參加作戰了。曹聚仁等友人連連稱奇,此事在當時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