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记事者》 糊涂轩

胡徒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中醫和中藥的理論傳授給句芒部落,基本就算是完成了對句芒部落的承諾。但顯然,這個功德暫時他還取不到,不到句芒部落因此理論而獲得大的收穫和突破,他是沒有任何功德可拿的。不過能從句芒的口中知道功德的秘密,他已經非常滿足了。

然而,就是他的這一番理論,卻讓句芒部落的眾巫們欣喜若狂。他們整天和各種植物打交道,卻從未能想到,這些植物還有如此巨大的一個價值空間存在。木之部落的巫本性偏向木,對於戰鬥雖然不怕,但並不像其他部落一般,如此的狂熱。因此,胡徒的理論讓他們找到了無窮的樂趣。

將小竹留在了句芒部落,讓他跟著眾木巫,胡徒隨著嚮導,趕往了祝融之部落。可以想象的到,火之部落肯定不是小竹能適應得了的。而且,小竹留在木之部落,對其成長是非常有利的。畢竟他本體屬木,而且還與木之部落相處甚歡。

祝融部落聚居於地下。其上是一個巨大的火山,不時還往出冒著刺鼻的火山灰,這個火山,佔地方圓萬里,在其上生長了很多耐火植物,但卻無什麼植被。不時的能看到被火山灰半埋在地下的枯樹,從火山口進入其中才發現,此火山連接有無數條地脈,岩漿奔騰如海。如果沒有祝融的鎮壓,估計方圓數百萬裡都會被毀於一旦。

看來,堵不如疏的道理不經過慘痛的教訓,一般人是無法體會到的。

胡徒可以想象的到,祝融身殞後,此火山集中爆發的力度有多麼的驚人,其火山灰覆蓋洪荒近百年,讓洪荒生靈失去了太陽和太陰的滋養,滅亡無數。

胡徒既然來了,就不允許此種事情發生。因此,他除了要教給祝融部落眾巫烹飪技術,怕是還要和祝融交流交流,讓其在未來慢慢的將這些岩漿放出,即使他身殞,也不會造成巨大的災難。

祝融部落的長老將胡徒安排進了一個火巖洞,並代表火之部落對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看來這裡就是他未來一小段日子居住在地下的地方了。

火之祝融部落的成員逐岩漿而居,非常分散,這也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在地下已經生活習慣的部落成員,身材沒有其他巫族部落那樣魁梧高大,但橫向發展也不弱,各個頭大脖粗、腰圓膀寬,有頭髮的幾乎沒有,各個頭都鋥亮,在胡徒看來,真是天生的伙伕。其實祝融部落是最不像部落的一族,沒有他族巫們頭頂插羽毛,沒有他族巫們臉上身上畫得亂七八糟,他們還習慣吃熟食,這讓胡徒有一種極其親近的感覺。

唯一讓胡徒無奈的是,這些巫都習慣了地底居住,要讓他們離開地底走向地表,將是他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最大的挑戰之所在。

看來會晤祝融的事情必須放在諸事之前,有了祝融的幫助,相信他的阻力就會小很多。到了地表,他有的是辦法,讓這些巫們喜歡上新的生活方式。

在靜等祝融接見的日子裡,胡徒並沒有像在其他部落所作的那樣,首先建設住所,而是不斷的順著地底岩漿河道,勘察著地形。而且不時的跑到地表去,所作的也是勘察地形。

祝融看到胡徒進進出出,不知其目的,只好提前接見了胡徒。

“見過前輩。”

胡徒看著眼前這個沒有頭和身子的區別的怪異生物,心中想的是,怎麼祝融部落的成員長的和祝融不像呢?這也是胡徒不止一次這麼想了。他見到共工的時候就想,共工部落的巫怎麼不是三頭呢?現在看到祝融,這麼一個特異的造型,怎麼其子孫和他不像呢?

祝融頭身一體,呈球形。其上一束火紅毛髮,高直聳立。其下伸出兩條粗、壯、短的腿,其足無趾,如象之足。其手臂似乎可以在身體上隨意移動。對祝融來講,根本就沒有前後左右上下的區別。其身體周圍火氣瀰漫,讓胡徒體內的火之丹田都能為之一振。

被其煉化成元丹的火之源的原始波動已經被胡徒的神念替代,再不會有像見共工時水之源向共工拜服的情況出現。

“胡徒道人?小子,你哪裡像個道人了?不如做個巫怎麼樣?”祝融就是祝融,開篇就先將了胡徒一軍。

胡徒不慌不忙笑著問道:

“不知前輩何出此言?在前輩的眼裡,何為道?何又為修道?何又為修道者?修巫難道不是修道嗎?巫修得不是道的話,又是什麼?”

祝融哈哈哈大笑,讚許曰:

“真不簡單呀,胡徒道人!你可知,吾等兄弟都已經見過你了,而且對你評價甚高?如此看來,吾等還是低估了你呀。”

“哦,胡徒還真不知。那是各位前輩對後輩的誇獎,愧不敢當。”胡徒心中咯噔一下,當現代人當慣了,就沒想到這些大神通者偷窺手段多如牛毛,看來以後行事還要更加謹慎些好。

“吾性子很直,不和你繞彎子。你教給了共工部落建築技術,教給了后土部落農業技術,交給了句芒部落辨病識藥的技術,卻不知道要教給吾之部落何種技術呀?差了,吾可不同意!”

“其實胡徒本人也是一個很直爽的人,不過因為實力低微,故而不得不如此,還望見諒。既然前輩開門見山,吾也就直來直去。”胡徒發揮了見風使舵的本領,繼續口燦蓮花:“吾此次來火之部落,除了想把火之部落掌握的文明的種子擴散開外,還想送給前輩一個大功德。”

“哦,詳細的說說看。”祝融可沒那麼容易糊弄。

“前輩掌控火之法則,天下之火莫不以前輩為尊,還請冒昧的一問,火是什麼?”胡徒大膽的準備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在世人看來,火代表的就是毀滅。火可以焚燒一切,不是毀滅是什麼?吾不以為然。吾修道之士要上體天心,下察萬物,吾遊歷洪荒之時發現,恰恰只有火,代表了文明的開始。”

在祝融饒有興趣的示意下,胡徒繼續說道:

“五行之中就生靈輪迴而言,水生萬物,土育萬物,金克萬物,木榮萬物,火滅萬物。也就是說,火是生靈輪迴的終點,所以,被生靈先天所懼。然吾等產生智慧的生靈卻往往並不怕火,總能靈活的運用火,此時的火就成了吾等高級生靈與低級生靈的區別的標誌。”

“高等生靈用火燒製熟食,可以靠熟食走遍天下,不用怕因生食食物,不敢走出千里之外,被陌生水土限制。因此,火解放了吾等高級生靈的地域空間限制,可以讓吾等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認識到更廣闊天地裡蘊含的更廣闊的道。”

“高等生靈用火來照明,可以靠火之光明走在黑暗之中,不用怕因黑暗迷路或者陷入險地。因此,火解放了吾等高級生靈的時間限制,可以讓吾等可以看到黑暗之中的神秘世界的真面目。”

“高等生靈用火清除汙穢,一切反能量在火面前都無所遁形。無論毒氣還是沼氣、無論昆蟲還是野獸,凡是對生物有害的,火都先天剋制。這讓吾等高級生靈可以因此走遍天下,無可畏之生靈、無可畏之地域、無可畏之時間等等。解放了吾等的心靈,讓吾等可以以大無畏的精神,去追求道,甚至超越道。”

“吾觀之大自然中,很多因火而滅的植物,來年生長更旺盛。可見火對合適的生靈來講是擺脫枷鎖,從而進化的先決條件。”

“吾觀之大自然中,天火降下,往往毀滅一方,卻在來年帶來更旺盛的生機,讓生命力更強的生靈繁衍加速。可見火是大自然汰弱留強的最好媒介,因為火不僅有毀滅之力,還有造化之力在內。”

“因此,吾將正確合理的使用火,定義為文明的開始。所以,吾常論,火之部落掌握著生靈文明的種子,吾希望其可以發揚光大,讓所有高等生靈因此走入文明時代,此事必有大功德。”

胡徒看了看祝融若有所思的樣子,用一句問話,結束了這段長篇大論:

“前輩以為然否?”

祝融認真的看著胡徒,鼓勵的問曰:

“你認為應如何做,能做到你所說的一切?”

胡徒感覺他的話起作用了,大膽的繼續說道:

“此事分三部分,缺一不可。而且,還需要前輩大力支持,方可成事。”

“第一步,前輩需要將祝融部落積蓄的岩漿有節制的放入地表,此為勢也。合天道之大勢,汰弱留強。卻不可壓制大量岩漿,有朝一日若無法壓制,會造成生靈塗炭,不僅沒有功德,反而業力無窮。”

“第二步,遷祝融部落於地表,此為融也。融己身於洪荒,不獨善其身,卻是傳播文明的第一步。”

“第三布,掌握烹飪技術,並將其技術傳播到各部落中去,往各部落傳遞文明的種子,重建祝融部落在各巫族部落中的形象,之後就要靠時間來積累了。當所有巫族部落都改變其生食食物的習慣時,功德即成。”

徵得祝融的同意後,胡徒拿出了他勘探的地表和地底的情況,讓祝融將其地底的岩漿,按其規劃的道路,將岩漿逐步放出,以後,這些通道中的岩漿,祝融不再壓制,而是任其自然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