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山,未被列入道家72福地的福地。
洪荒之中福地可不僅僅有72座,可以講遍地都是福地。但到了後世福地不斷因各種原因減少或消失。所以,道家的72福地已經是後天靈氣時代的先天靈氣僅餘之所,這還要感謝妖族,是妖族72大妖的佔據為這些地方留下了足夠的防禦,也使之得以躲過靈氣之變的劫難。妖族沒落後,這些山被道家佔據,後成為道家72福地。
鳳棲山是女媧與伏羲的修煉之所,對於胡徒來講,不是第一次來。其身為六耳時,就是跟蹤這兄妹二人,才摸到了紫霄宮的位置。
女媧與伏羲均為人首蛇身,後修煉道家法門,獲先天道體,自此,以先天道體模樣現世。
論出身,無生靈知道此二生靈之來歷。但均知其與鳳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至今鳳棲山山上仍有鳳族遺蹟存在。
居洪荒之極南方,其山上生靈匯聚,秩序井然。
鳳棲山有一景,為洪荒之最。其山大小一般,卻被一顆巨大的梧桐樹遮蓋半邊。女媧與伏羲就棲居在這顆梧桐樹下。
鳳棲山之北,是常陽山,其上有大妖商羊佔據,為鳳棲山之屏。據說商羊有凰之血統,為鳥,有彩羽,只有一足,卻生有一角。其角如鉤,可勾魂奪魄。一身修為已至大羅,所修為金丹大法,不修元神,然其甘為女媧伏羲手下,隨伏羲拜帝俊為帝,鎮守南方地域。
伏羲雖為妖族右皇,但基本上不在天庭停留,只是和女媧一起在鳳棲山修行。而且,伏羲所修與女媧相同為元神三花,非妖族之金丹大法。所以,伏羲在天庭也不是很受眾妖愛戴。要不是帝俊知道伏羲之本領不下於他之下,恐怕也不會邀請其為自己右首。更何況,伏羲看似只是一個大妖,但其修為不僅已經到達大妖頂峰,而且還代表了其妹背景深厚同樣達到大妖頂峰的女媧。更讓帝俊器重的是,伏羲的陣法修為通天,所佈之周天星辰大陣威力無窮。雖然伏羲限於修為,此陣還不完善,但就目前的洪荒陣法水平而言,已經無人可以比擬了。即使三清也比之不上。
某一日,從鳳棲山的北面,慢慢悠悠的走來了一位道人。此道人無冠,束道髻,身著一身天藍色道袍,其上繡有360顆周天星辰,被衣襟下的雲紋襯托著,似乎循著某種神秘的規律在閃爍。腰繫一根飄帶,側於身旁;長袖遮住了雙手,攏於身後;足踏雲履,飄飄然,一副得道高人模樣。
此人就是胡徒,此次出行,主要拜訪的都是一些修道者,所以專門準備了一套修道行頭,模仿鴻鈞的穿著,精心裁剪而成。
其道袍用星辰精拉成絲製成,布有他自己佈下的幻陣,其上顯示有星辰其實是幻陣的節點,將衣服脫下一扔,就可以鋪天蓋地的形成一個方圓萬里的幻陣。此幻陣來自定海珠的禁制,僅採用到的法則就有十八種之多。星辰精本身為藍色,製成道袍,其天藍色更顯純淨,加上陣法紋路如雲,更是飄逸。
在大羅的眼中,僅其道袍就可一觀胡徒的實力。在陣法大師的眼裡,其上幻陣精妙無比,一眼就能吸人眼球,不願或離。
其足下雲履是胡徒採自混沌靈氣源上方的一團雲彩所煉製,此雲彩天生白色帶藍,與此一身衣服極為相配。
其髮簪由空鉅所化,乍一看毫無光彩,然若有物偷襲,會自動將其控制並拖入到不知名空間而去。
胡徒從東海之道場一路行來,又是採集了一路的天才地寶,彷彿破爛王一般,無物不收般。經過百年時間的穿行,才來到鳳棲山。彷彿經過鳳棲山也是偶然。
到達鳳棲山腳下,胡徒抬眼望去,山上的風景一覽無餘,那個彷彿颶風也吹不動分毫的梧桐樹仍是老樣子,千多年過去了,彷彿沒有長一個葉子也沒有掉一根樹枝般老神在在。
但若毫無所備的進去,必立陷幻陣。這裡可是女媧和伏羲的道場,豈能如無人之境?
“在下東海胡徒道人,路經此地,觀山上所佈之陣玄奧非常,故而想拜訪一唔,還望此山之主能不吝一見,吾等可交流一番,以補吾等之所短。”胡徒放出大羅神念,跨越虛空陣法,向女媧伏羲表明來意。之後就在山下看起了風景。
之間山上空間一個扭曲,就現出一個氣質文雅的中年男子模樣的道人。此人穿著雖也是道裝,然其道裝之上卻是繡滿了各種花草鳥獸,翔雲纏繞,貴氣逼人。
胡徒連忙和對方打了個道輯曰:“道友見諒,吾東海胡徒,有禮了。”
“吾伏羲,見過道友。吾早上還卜了一卦,就知道今天會有貴客來臨,未曾想竟然來自東海,吾與吾妹女媧喜不自勝,還往裡面請,吾等進去再聊如何?”伏羲竟然親迎而來。
伏羲迎了胡徒,向山上打了數個手訣,只見山上的空間再次波動,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石木結構山門。兩側門框上雕刻有兩條蛇身人面像,而門楣上則雕刻了一隻站在梧桐樹上棲息的鳳凰。
此山門表達兩種意思。一種告知來客,此山有兩個主人,均為蛇身人面,另一種告知來客,此山名為鳳棲山。
透過山門,一條不寬的玉石臺階路,直達頂峰。頂峰雲霧繚繞,群鳥環繞,似乎還能看到一座宮殿模樣的建築。
伏羲示意胡徒進山門,然後率先進門,登上臺階。
胡徒略一打量,然後就跟著伏羲踏入了臺階。這臺階只是讓來客看的,卻不用一級一級的往上走。只要站在臺階上,臺階自動會自動運行,來客和主人幾句話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山頂了。
只聞胡徒的神念一路不斷的誇獎:“美不勝收、美不勝收呀。不愧是洪荒大陸的靈山福地。”胡徒裝著一副海外沒見過世面的隱修模樣,讓伏羲自得不已。
果然,這一路還看到了不少雕像,每一個雕像都彷彿像活著一般,發出陣陣威壓波動。實力弱的客人是無法登上這臺階的。
似乎每一座雕像都是一些洪荒大能的模樣,如臺階最上方的兩個三足金烏雕像,還有一看就是一條魚鳥模樣的雕像。果然學足了鴻鈞的派頭。
山頂依山而建有三座相連的宮殿,呈半抱形態,將臺階迎了進來。臺階到末尾的時候分出三個,進入了三個宮殿。就是不知道客人進哪個。
伏羲領著的路是中間的路,進入的是中間的宮殿。
說是宮殿一點都不錯。宮者連環,殿者成群。這三座迎進來的竟然只是門堂,穿過門堂才是真正的客廳。
客廳是仿照鴻鈞的道堂布置的,只不過是多達八個道臺圍成了一個圈而已。每個道臺上都有一副道字,竟然字字不同。不知道均出自誰手。
在乾坤兩個方位是伏羲和女媧的道臺,其他道臺由來客自選。
進入客廳,女媧已經盤腿坐在道臺上了。看到伏羲和胡徒二人進來,連忙起身,道輯加神念招呼:“貴客來臨,蓬蓽生輝,吾女媧,未能親迎,還望見諒。”
胡徒顧不上仔細打量女媧,連忙回答道:“道友客氣,吾能得入如此聖地,又能見到兩位道友,倍感榮幸。”
“吾來給貴客介紹一位道友,也好一起認識認識。”女媧指著離位盤腿坐著不苟一笑的一位男子裝扮道人介紹到:“此為太一道友,與吾兄一起為妖族辦事,恰好今日也到訪,真是有緣呀。”
“胡徒來的冒昧,真是失禮。見過太一道友。”胡徒嘴上謙虛了一下,然後看了看周圍的道臺,就選擇了巽位,以表示自己來去如風,過於冒昧之意。
胡徒就坐後,沒有理會面前的木几上擺著的一些水果,開始自我介紹:
“吾名胡徒,來自東海,遊歷洪荒,不知方向,一路行來,靈山勝景,比比皆是。吾原以為,東海之大,已攬全景,卻沒想到,洪荒才是吾等生靈真正的縱橫之所。慚愧。這一路只窺得洪荒大陸之一角,就已經目不暇接,還望諸位請勿見笑。”
“胡徒道長,所來何事?”太一插話了,看來其脾氣果然如書中記載一般,沒有女媧伏羲等講禮節,就這樣直接問同為客人的胡徒:“從東海到這裡,可不止萬千裡之遙呀。”
女媧和伏羲知道太一的性格和脾氣,也不會因為胡徒而去勸太一說話怎麼不會繞彎,只是看了看太一,然後看向胡徒。
“吾一路修行,至大羅頂峰已多年,卻不得寸進,此行只為和諸位道友論道交友,別無他意。”
“那道長所修何法?又如何看待此道字?”太一直入主題,也開始論法。其實太一也非常喜歡和同道論法。他的修為也停滯了很久了,而且至今混沌鍾都沒有完全煉化,也希望可以在論道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示。
“何為道?”胡徒沒有回答,只是發出一個問題,直接放出三花,開始演化各種法則。
見胡徒已經放出三花,另三位也紛紛亮出自己的元神或金丹。
他們還沒有到了可以元神交融的深交層次,只為了比較一下對法則的領悟和掌握。
只見客廳內法則交匯,胡徒演示空間法則,其他就也演示同樣的法則,看眾人對法則的理解和掌握到何種地步。
洪荒眾靈脩道,基本都是合道之路。合道者,乘車而已。把法則比喻成一輛可以通往終點的火車,那麼諸位修道者就是乘客。這乘客乘坐的位置就有所不同,有的在臥鋪,有的在硬座之上。而且大家對火車的認識不同。有的只知道這叫火車,可以帶自己到終點;有的卻本身就是機械專家,知道火車為什麼會運行;有的更是製造火車的人,知道火車怎麼造等等。所以,對同樣的一個法則,諸位雖然都將元神融入了法則,卻表現不同。
尤其是太一,太一所修乃金丹大道。其所做是將法則化為種子種入自己的金丹之中。所以,其理解法則更透徹,但修煉更難。要知道,後期要將道則化為種子種入妖丹,沒有大毅力大恆心,根本不可能。這也是為何妖族大妖眾多,但修煉至頂峰的極少的緣故。而且,妖的這種修煉方法,本質上屬於以力證道的法門,其要掌控法則,而不是融合法則。所以,妖族一旦有大妖問世,其後代往往可以傳承其部分法則,擁有天生的神通,就是此因。
妖族最終化為灰灰,為天道所不容,也和其修煉方法有關。妖族一旦成聖,就會徹底掌控道則,與天道為敵,進而毀天滅地,此才是妖族最終沒落的根本願意。
胡徒修煉有金丹,只是隱於肉身,不為外人所知。而且其修煉的金丹法則均是天道外的法則,並沒有融合天道內的法則,故而不顯。尤其是御之法則,防禦神念探測更是一絕,即使鴻鈞親自來,也看不到胡徒的三十六顆金丹。
所以,看到太一的金丹,胡徒也有所收穫,真不愧是流傳千古的妖族之東皇,實力非凡。差一步就可以成為準聖了。可惜,為了掌控法則,太一下了大功夫,卻使得其掌握的先天至寶混沌鍾蒙塵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