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聖人,數九,鴻鈞座下出七,餘二待天道圓滿方可降下。天道有聖賢,數七十二,胡徒座下注定要有五十八,餘十四待天道圓滿方可降下。
鴻鈞成聖後,以取天道而代之為目標,謀劃無邊。胡徒與鴻鈞恰恰相反,以守護天道為己任,同樣謀劃無雙。一陰一陽,也甚合道意。
按照鴻鈞的算計,其座下七聖,只會有六聖,讓天道的打算在他那裡功虧一簣,從而,使得他自己有空可鑽。故最後一道,被他用計殺了紅雲不說,還被打成了三份,成就了三份東極紫氣。陰極陽生,也合道意,故天道不罰。卻不知胡徒能不能有類似的手段,讓他手中的其中三道合三為一成鴻蒙紫氣,再成就一名天道內聖人,為陽極陰生,以補天道,使其圓滿?
隨著胡徒威壓達到頂峰,其竟然真的可媲美六聖合一之氣勢。從這一點上看,胡徒之實力遠超諸聖已成定局。
就在天道將東極紫氣賜予胡徒的瞬間,所有聖人都已經得到了這個信息,顯然是天道給這些聖人的旨意。就看這些聖人如何去理解了。
然,胡徒畢竟是天道外之聖,故天道沒有為之遍灑造化之花。想因此而再得天道之花的生靈只能失望了。
一日之間,洪荒世界多出了六位聖人,頓時眾生息聲,一片啞然,連之前很張狂的妖族都收縮了陣線,彷彿要調整策略一般,將剛剛伸出的爪牙又收了回去。
胡徒成聖沒有向生靈公佈自己的名字,所以,除了五位聖人以外,眾生竟然不知道新聖是誰。更有絕大多數生靈尚且以為此次只有五位聖人臨世,好似不存在這第六個聖人一般。當時的情況也的確如此,胡徒成聖一方面沒有出聲,另一方面天道也沒有給眾生獎勵,故眾生如此想倒也沒錯。可見,無論什麼時候,你實力再強,沒有自己的聲音,沒有自己的廣告,也會被大家忽視。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句話其實也算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了。
尤其是在人族之內,人類根本不知道聖人與非聖人的區別,所以,人族在眾聖收斂了氣息後,依然忙碌起來,該練武的練武,該上課的上課,該創造的創造,該破壞的破壞,該做什麼的就依然做什麼。
太清收斂了氣息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降下後,等待著胡徒的到來,他有太多的疑問要問胡徒。不過在此之前,打發巫妖,是為首務。
那妖族的使者再也不敢囂張,太清降下來後,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敢再說哪怕一句話。
太清一句話就將其打發了:
“人族之事,妖族無權過問。待得貧道與女媧師妹相商後,你等自然知道人族如何安排,你走吧,貧道還不至於與你這螻蟻計較。”
妖族使者連滾帶爬的狼狽而逃。
巫族使者也被這一日間如此之多的聖人產生而心存憂慮,卻不得不按下心情,向太清道賀:
“吾代表巫族,恭賀太清聖人成聖!”
太清笑了笑,點點頭說道:
“你可以帶著你的眾巫來輔助人類遷徙,貧道不反對。但不得向人族私傳巫法,切切!”
巫獻祖大喜,連忙道謝,並告辭安排眾巫去了。
那避禍人族的散修們也向太清道喜,太清只是叮囑對方要謹遵先前之諾,就讓他們也退下了。
一時間,整個行軍帳就只剩下了沉思的太清道人。這就是胡徒進入行軍帳時看到的情形。
“太清道友,諸事看來已了,貧道還未恭賀道友成聖呢!道友勿怪勿怪!”
太清看著胡徒,面色改變了多次,終於開口道:
“貧道也要恭賀道友成聖。不知胡徒道友,可否解答貧道一惑?”
胡徒坐下,倒了杯茶,點了點頭,示意太清繼續。
“貧道師兄弟成聖,均發下了大誓,靠鴻蒙紫氣才成聖,卻不知道友緣何成聖?”
笑了笑,胡徒問道:
“道友可是在想,貧道是不是偷走了紅雲那一份鴻蒙紫氣?”
太清尷尬的點點頭,希望胡徒進一步解釋。胡徒卻搖了搖頭說道:
“這天下要說誰最清楚那鴻蒙紫氣之去處,怕只有鴻鈞道祖知道了。貧道不知。”
“那......”
“貧道問道友一個問題,鴻鈞道祖成聖,可需要鴻蒙紫氣否?貧道與道祖一樣,不需要那紫氣!”
太清瞠目結舌,然後恍然大悟,再然後面色灰白,最後囁嚅道:
“不需要鴻蒙紫氣?!不需要鴻蒙紫氣?!呵呵呵,吾等錯矣!大錯特錯矣!”然後不再自言自語,向胡徒求教道:“道友,何為聖?”
胡徒點點頭,讚許太清之智,解釋道:
“聖分內外,有內聖與外聖之分。內聖者,以己之力成聖。外聖者,以鴻蒙紫氣之力成聖。內聖者,自身為乾坤,成己之天道,有己之世界,為一方世界之主。外聖者,以天道為乾坤,為天道之手。”
看太清還不明白,然後解釋道:
“貧道成聖也是機緣所至,未成聖前,也不知此分別。成聖後,才發現原來如此。貧道機緣之下,曾獲混沌珠,將其開闢為一方世界,以己念代天道。成聖後,發現此方世界一切元力都可任憑貧道支配。所以,貧道一道之力,可抵外聖九聖合力。故不假與外,一切內求,自成乾坤者為內聖。而外聖卻是天道下的聖人,最大隻能支配九分之一的天地之力,而且,不得違背天道旨意,所以,稱之為外聖。想來,鴻鈞道友成聖應該也擁有自己的世界,不知道友對紫霄宮瞭解多少?那是一方獨立的世界,還是天道下的世界?”
太清有些明白了胡徒的意思,回答道:
“那方世界,貧道瞭解不多,然其不在天道之內卻是一定的。”一頓後,又問道:“以道友之見,吾等外聖,可還有成就內聖的可能?”
胡徒就知道他會這麼問,對於一個驕傲的生靈來講,他怎麼可能如此心甘情願的屈居人下?如果沒有胡徒的例子,他們還想不到。但胡徒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面前,不由他們不心動。胡徒成聖了,還不自覺的扮演一個大忽悠的角色,不能不說慣性的強大。在他心中,人族內鬥就是這些修士們的毛病傳染的。如果可以給這些聖人找些事情,讓其精力一致對外,也就能讓人族更自由一些。
所以,他拋出了內聖和外聖的概念。其實,內聖和外聖的區別哪裡有那麼的大?是的,他的確可以支配混沌珠世界的所有元力。但除非他願意讓那方世界毀滅,否則,單純從元力角度言,他的力量說不定還比不上外聖呢。他的強大建立在他元神肉身同修的基礎上,還有他掌握的力與滅、御等法則之上,而非什麼元力。更何況,他隱瞞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還要看是什麼樣的世界。如果是一個與洪荒一樣的世界,當然不得了了。但在這片混沌世界,卻是不可能的。因為洪荒世界是這片混沌世界最強大的生靈盤古所開,而且,毀滅了混沌磨盤後所開,跑掉的那五十分之一就是成就一方世界,也不會強大到哪裡去。
但胡徒的實力高深莫測,成聖之時,一個的威壓就蓋過了六聖之威壓,又給他的話增添了實打實的證據。所以,由不得太清不信。
胡徒肯定的回答了太清的問題:
“可以。以道友之實力,即使開天闢地都足夠了,只要開闢一方天地,然後成就自己的天道,最終成為一方世界之主並非難事。不過,規模要足夠,小千世界不足以讓道友成就內聖。另外,如何躲過天道之察也是關鍵。畢竟道友成聖過於簡單,只不過發了一個誓而已。哪比得上貧道成聖之艱難!因此,怕是應該到混沌中去了。道友可要有心理準備。”
不難不足以說明區別,如果他能夠忽悠的這些聖人都跑到混沌中開天闢地,那人族就徹底安然了。當然,各位聖人發現誓願,不可能全部精力都跑去開天闢地,但在完成自己誓願的時候,將爭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不是更好嗎?
胡徒從各種歷史中得到一個結論,雖然不一定正確,卻是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很多爭鬥與利益無關,都是閒得發慌導致的。如果有什麼事情能困住他們的頭腦,自然爭鬥就能少上很多。上層爭鬥少了,基層就能安寧些。
太清謝過胡徒後,猶豫了片刻,試探著問道:
“天道給了道友五十八道東極紫氣,不知道友將如何安置這些業位?”
胡徒心說,這些利益怕你們會一直惦記著吧。不急,不急,等我適合的時候必然會扔出來,讓你們不得不為了這些業位讓出一些利益,以便讓我消減你們操縱人類的心思。當然,這個可要謹慎操作,不能讓你們發現我的底線。否則,怕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爭鬥,就大為不妙了。
胡徒做沉思狀,問道:
“貧道暫時沒有什麼預案,道友可有好的建議?”
太清不知道胡徒是真的沒有還是假的沒有,但既然胡徒問道,如果不抓住機會影響胡徒的判斷,太清就太笨了些:
“貧道想來,妖族和巫族生來好鬥,怕是沒有什麼資格能獲得聖賢業位。而散修之中卻也有不少功德無量者,應可獲部分聖賢業位,如鎮元子道友就是一例。貧道想來,未來人族應獲大多數聖賢業位,不知道友以為如何?”
不錯,胡徒很喜歡太清的這個建議,雖然,太清是為了人教著想,但和胡徒殊途同歸,甚合胡徒之意。不過胡徒卻不能貿然答應下來,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只是模糊的說道:
“此事還是應該從長計議。畢竟諸位聖人的想法也是要顧及的。道友如果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貧道也是願意成全的。但如果道友無法得到大家支持,此事,貧道也不願與諸聖為敵,道友以為如何?”
太清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說道:
“吾等為天道內聖人,本應該幫助道友實現此目標。道友之言,貧道認可。貧道會徵求其他聖人之意的。不過,在此之前,還希望道友慎重處理。”
胡徒點頭應下。
--起點廣告閱讀頁內容下文字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