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百三十一章衝突

歷七年十月初一。御前內閣全體會議。

根據議程,汪廣洋提出將台灣、瓊州島、琉球島、廣西建設成為大明蔗糖生產中心。滿足國內市場。台灣、海南地理偏僻,人口不多,展農耕,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開荒修水利,更需耍大規模地移民,可是現在大6上的人口本身都不夠用,如何能抽調出百姓到這兩處“荒島來?

農牧研究所和當的官府分別到台灣島和瓊州島實的考察了一番,幾級商議,終於確定以製糖業為展重點。

先,甘蔗製糖法在中國歷史悠久,前唐年間,唐太宗遣人前往天塹學習當時比較先進的熬糖法,幾十年後便明了滴漏製取白糖法,即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

進入前宋年間,更多的製糖方法被明,文士王灼還專門編寫了一部製糖專著一《糖霜譜》。到了大明之後,憑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先進的科研技術,大明很快就研製出了水力三棍榨糖機,即保證了多重壓榨的功能,又提高了效率;明了多效蒸罐,使得糖汁的濃度得到提高;明了高水力飛輪離心機,使愕糖汁中糖晶粒和糖蜜完全分離,得到的不再是帶蜜的糖。而是乾淨的砂糖;總結了石灰澄清法;加入了過濾設置。

如此一來,大明的製糖技術和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隨着大明國內地安定,百姓們對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現有的生產工藝和能力已經不夠用。在另外一方面,雖然日本、朝鮮從唐宋時學會了熬糖法,但是它們缺乏必要的原材料一甘蔗,所以產量不大。而瓜哇島、遣羅等地雖然即有原材料,又在宋時學會了製糖術,但是大明擁有更先進的製糖術,生產出來的砂糖根據農牧研究所的人員推測,成本只有它們的一半。

所以農牧研究所認為這是一個前途極大的展項目。向農牧部打了報告,要求進行大力扶植和展。而正在為各自的島嶼治下如何展而愁的福建省、廣東薦聽說有這個好處,連忙也以地方官府的名義要求中樞上馬這一項目。而管轄着琉球群島的淅江省也趕緊插了隊。

正當中樞和各省正在協商如何出資出人手進行製糖業大扶植時,廣西省聞訊也參與進來了。廣西山多地少,展正常的農耕非常困難,但是它地處亞熱帶。可以大量種植甘蔗,因此也可以大力展製糖業。

經過幾番醞釀和討論,最後確定下來一個方案計劃,就是中樞出設備和資金,地方出土地和人手。甘蔗種植業可以以大片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只需要提供少部分技術和監工人員,僱傭大量的南海地區如原越陳地區百姓進行耕種就可以了。而製糖廠工人也可以從現在的安南省大量招募。現在還實行“軍管”的安南省正愁沒有地方分流數百萬“原居民”

經過一段時間的清剿,安南省反抗勢力和活動已經逐漸地減少和下降,不少原居民除了一部分被遷居占城之外,很大一部分以“逃難”的形式流入真臘和遢羅等國。使得現在安南省人口足足少了一半多。

現在安南省留下的百姓都是想老老實實過日子的人,既然他們已經成了大明的子民。官府也必須對他們的生活負責任,於是便以展甘蔗種植業和製糖業為名開始向瓊州島、台灣島、琉球島大批地移民。

製糖狹植和展計劃已經經過數年的討論和醞釀,早就是非常成熟的,很多早期工作都已經開始了。

今天拿出來只是正式立項而已,所以很快便獲得了劉浩然的同意和學士會議的一致通過。根據劉浩然制定的律法,學士會議算是最高國事決策機構了,在該會議上以少數服從多數通過的政策方略經過劉浩然的批准,內閣和各省地方必須遵照執行。

接着學部尚書羅復仁提出了幾項議程。

先第一項是正式確定拼音聲調等語言規則和標點符號等文字規

拼音是大明學部和國史館一直非常重視的重點項目。原本中國有反切這個注音傳統方法,該法是後漢末年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原理的啟示而明的。後來唐代時,僧人守溫取漢字為三十六聲母,宋人又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反切法益為精密,成為最通行的注音法。

但是反切法有很大局限性,先是反切上下字都含有多餘成分,在拼合時有一定障礙;其次是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還有就是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尤其是隨着歷史的生,中國官話也是幾經變化,聲母和韻母都生了很大變化,用當代音去讀古人造的反切,自然不免隔膜。因此。隨着時間的展。以前非常簡單的反切法變得異常的複雜,連很多讀書人都學不懂,完全喪失了其原本的含義。

劉浩然當政以來。他一直希望完善拼音等一整套漢語注音規則,使得普通老百姓和小孩很容易就學會了識字,也可以因為有這麼一套標準的注音規則,使的“老外”也很容易學習漢語。

劉浩然小學時學的拼音是還記得,可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他所學的拼音是以普通話為主,也就是改良過的北京方言,與大明流行的官話相差甚遠。有個這個局限,劉浩然就不好開金手指了,只能進行相應的指導。

根據劉浩然的指導,學部和國史館先就確定何種方言為官話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先入選了是合肥方言,畢竟這是“帝王之鄉”有先天的優勢,但是合肥話流行區域過小,而且很多話語帶有的方特色,其它地方的人不知道什麼意思。接着入選的是淮西”口,因為這裡聚集了大明很大一部分重臣。可是經過討論旦“三薦陷不少。

最後國史館和學部選定了京師南京話。原本南京話主流是本地吳依之語,但是在後晉時期,皇室南渡,大批名士世家也隨之南下,在南京安居,帶來了當時的“官話”一洛陽話,經過上百年的融合展,便形成了以洛陽話為主,摻雜了當地吳語的南京話。

而經過多年的戰亂和百姓遷徙,這時的中原話和北方話已經失去了四聲的入聲調,而南京話卻很好保留了。經過幾經討論,國史館和學部認為南京話有三大優勢:帝王都邑;接近中原官話;保全漢語傳統的四聲。所以最後確定南京話為官話。

在展注音方面,國史館和學部產生了分歧,國史館堅持使用反切法,而學部卻準備採取新法。

在國史館忙着改良反切法,學部找上了精通拉丁語的猶太和歐州傳教士。他們來到大明,先第一件事情是學習漢語,而在他們心目中,漢語的標準便是南京話。這些傳教士由於需要四處傳教,所以算得上是語言天才。幾年下來,很有些傳教士算是精通漢語了,一口南京官話比當地人說的還要“標準”這主要是他們用拉丁字母去註解每一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