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三百零二章事後

接着劉浩然宣布對各省布政使、參政任命的“提議”。按理說這種任命需由內閣提名,資政院投票通過,但是現在孫炎內閣成了留守內閣,已經失去提名權。而且在新內閣成立前劉浩然行使“建議權”,大家也明白,皇帝陛下這是在給各派勢力劃分勢力範圍,尤其是搶奪江南學派倒下後的江浙兩省。

果不出所料,原皇帝陛下的國務秘書、太平學派中堅分子陳志遠被提名為江蘇省布政使,另一位曾經的國務秘書、現在同樣是太平學派中堅分子的曾國憲被任命為浙江省布政使。看來皇帝陛下是將這兩塊肥肉分給了太平派,不過人家是嫡系,你沒有辦法搶,再說了,太平派的分支-永嘉學派根源在浙東,這些年江浙工商大發展,經過發展和改進的永嘉學派在江浙兩省大受歡迎,因此太平派入主江浙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於是太平學派除了老根據地-安徽,又多了兩塊地盤。

江西、湖南、湖北被江西學派囊入袋中,河南、陝西、甘肅被淮西派歸於旗下,總算邁出走向地方勢力的一大步。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西域將是大明陸軍用兵的主要方向。現在大明陸軍超過四十萬的重兵和傅友德、馮國勝、鄧友德等幾位淮西大將坐鎮在那裡,地方上讓淮西系去配合也說得過去。河北、山西、山東、北京順天府和遼寧被北方派系“笑納”,算是一種重大突破。北方學派入伙太晚,勢力原本不大,但是經過劉承志等人的苦心經營和劉浩然的刻意扶植,現在算是大有進步,隱隱佔有一席之地。

至於南方的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則是各派勢均力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佔了布政使,我占幾個參政,誰也不佔優勢。而東海、安南、呂宋、海峽、三江、漠北三省和即將成立的安曼省,都是邊疆地區,是需要出大力的地方,去那裡的人都是被派去磨鍊的,有被貶的意思。胡惟庸還在安南蹲着,朱元璋即將去安曼履職,楊憲在呂宋當島主,夏煜在東海省跟日本人做鄰居,孫炎要去漠北放羊了,章溢看來要去開墾黑土地了。

接着劉浩然又宣布了大學士、直學士的提名,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長被提名為首相和中和殿大學士,宋思顏、劉承志、羅復仁、陳修被提名文淵閣大學士,其餘王侍堯、葉淙溫、薛祥、端復初留任直學士,安然、沈溍被補為直學士,而徐達成為唯一的軍方直學士。李善長復任首相是出人意料,情理之中。江南學派有人謀逆,皇帝陛下自然會轉而信任老臣子是理所當然的,再說了,淮西派受陳耀牽連,一下子退役了那麼多中堅力量,算是給皇帝陛下一個杯酒釋兵權的機會,也該有點補償。不過淮西派已經表現出其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人才不繼,這些年來淮西系在政壇上沒有培養出什麼領軍人物,唯獨一個胡惟庸還勉強拿得出手,不像太平派、江西派和北方派,底蘊足得很,要不然也不會是這種淮西、江西、太平、北方勢均力敵的局面。這與淮西派下一代大部分進入到軍界有關係。

江南學派算是顆粒無收,不過這在眾人預料之中,江南學派犯了這麼大的事,皇帝陛下沒給你連根拔起算是客氣的。不過出人意料的辭去大學士的劉基被任命為銀紫光祿資政大夫,與接替李善長為金紫光祿資政大夫的馮國用一起出掌資政院。不過大家都知道,經過六一一事件,江南學派不少人因為受到牽連紛紛被奪職和取消封號,也失去了資政大夫的封號,現在江南學派在資政院勢力只剩下五分之一。劉基這個銀紫光祿資政大夫估計和升任知樞密院事卻沒有了大學士銜的丁德興一樣,都是個擺設。

劉浩然接着宣布,準備在南京、東京、北京三京和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試行奉議會制度,三京好說,原本行政機構就只有兩級,三省雖然有省、府、縣三極,但是奉議會制度只在縣和省兩級實現,每縣先選出奉議員組成縣奉議會,然後再各縣按戶籍人口多少配額直接選舉出省奉議員,組成省奉議會。按照劉浩然提交的草案,試行的三京三省將取消參議會等行政合議機構,只設行政主官和副官,如布政使配三名參政,知府配三名同知,知縣配三名縣丞,他們雖然暫且由上一級任命,但是必須接受奉議會的監督和信任案。主要通過每年各地度支預算審核和終算審核,對官員職責的諮問和彈劾,以及最終大殺器-“信任案”。

劉浩然接着給出一份厚厚的文卷,言道:“這是李之明跟蹤上海三地縣奉議會試點的調查報告,大家可以讀一讀,有何建議可呈內閣,也可通過通政司轉呈給朕。奉議會勢在必行,將來還會在省奉議會的基礎上組建奉議院。大家用心體會一二。”

李善長、馮國用、羅復仁、劉承志等人不由心中苦笑,皇帝陛下除了內閣、資政院,現在又給各派系開闢了第三處戰場-奉議會和奉議院,以後大家就有得爭了。但是大家又不得不去爭。從草案上來看,省奉議會是牽制省布政司最好的力量,誰要是在一省奉議會裡佔據優勢。就可以讓己派的布政使當得舒舒服服,讓他派的布政使如坐針氈。而縣奉議會又是最基層,直接影響到己派在地方上對百姓的影響力,影響選舉省奉議員的成敗。至於準備籌建的奉議院,大家都知道又是一處必爭之地。根據皇帝陛下的草案設想,奉議院雖然在立法、行政監督上不及資政院,但是它握有賦稅和財政大權。你內閣年度度支預算沒有通過奉議院的審核通過,你一個銅板也不要想花;你年度度支終算沒有讓奉議院滿意,明年的預算你自己掂量着辦;沒有奉議院的通過同意,你內閣不能增收和多開一個銅板的稅。這等於看住了內閣的錢袋子,卡住了內閣脖子,這一招有時候比資政院扯皮還要“狠毒”。

但是這奉議會又有點讓各派感覺無從下手,奉議會的奉議員是選舉上來再得到皇帝陛下的授權,“奉旨”參議地方財政和預算,監督官吏。可是這選舉該如何選舉?是不是獲得民心就可以了?以前讀聖賢書口口聲聲必稱“民心所向”,現在要讓他們實際去操作,這些飽學之士和高才們都心裡沒底了。看來這李道君寫的調查報告必須得仔細研究一二。不過相對其他派系,太平派倒是有點躍躍欲試,李道君也算是太平派系裡的人,調查時也拉了一票太平派同僚去幫手,因此太平派算是對這種“選舉”新方式最了解的一派,也算是搶了先機。

接着是皇帝陛下各項提議在資政院通過,自然是順利通過。於是新內閣和各地方官上任,律法修改案開始實行,三京三省奉議會開始試行,邸報上接連的報道讓大明百姓很快從對六一一大案中轉移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