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第六百六十章
張心在哈佛大學演講完畢之後,再次的回到了,華盛頓,作為自己在美國的最後一站,在到了華盛頓之後,張心和杜魯門總統做了一個商量,去向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去參觀,膜拜一下這兩位先驅。
華盛頓紀念碑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的,它位於華盛頓市中心,在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的軸線上,是一座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底部寬二十二點四米、高一百六十九米,紀念碑內有五十層鐵梯,也有七十秒到頂端的高速電梯,遊人登頂後通過小窗可以眺望華盛頓全城、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和波托馬克河。紀念碑內牆鑲嵌著一百八十八塊由私人、團體及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其中一塊刻有中文的紀念石是清政府贈送的。紀念碑的四周是碧草如茵的大草坪,這裡經常會舉行集會和遊行。
在總統官邸白宮的正南方向,綠草成茵,華盛頓紀念碑拔地而起,高聳入雲。它的金字塔式小尖頂,是華盛頓的制高點。無論你以任何交通工具,從任何方向來到華盛頓時,首先映入你眼簾的就是這座用來紀念華盛頓偉業的紀念碑。這座華盛頓的標誌建築,整個碑身上沒有一個字母,彷彿在告訴人們,華盛頓一生的偉業是難以用文字來表達的。
它是華盛頓市舉目可見的第一地標,美國國家草坪的中心點。一八四八年的美國獨立紀念日,當時的美國總統以華盛頓在國會大廈奠基儀式所用的泥刀,為華盛頓紀念碑砌下了奠基石。為了這一工程的破土動工,名為“國家紀念碑籌建協會”的機構,已在全國籌款了十五年。到一八五四年南北戰爭時期,因戰爭而停建的紀念碑已有約五十米。一八七六年,華盛頓紀念碑終於開始被繼續建造,至一八八五年全面建成,全高一百六十九米。華盛頓紀念碑約五十米以上部分的白色大理石石色略深於下方,是兩段相隔二十二年的建造過程留下的痕跡。
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座石質的方尖碑,高高的正方體碑柱頂端,為四面三角形的尖頂,銳氣逼人。華盛頓紀念碑內部中空,其內壁上嵌有各個國家、美國各州市、各大團體及名人所贈的石碑一百八十八塊,其中包括清朝寧波府所贈的文言文石碑,碑上文字取自徐繼畲的《瀛寰志略》。
華盛頓紀念碑內有臺階和電梯,皆可到達碑頂。華盛頓紀念碑頂部的八個觀景窗,可縱覽國家草坪的全景。一八八八年初開放時,碑身內的八百九十八級臺階上,留下了許多心懷崇敬的美國民眾的腳步,儘管現在的臺階幾乎已無人行走,但電梯中承載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對於這座紀念碑主人的崇敬之心,百年來並無更改。
喬治.華盛頓一七三二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的威克弗爾德莊園。他是一位富有的種植園主之子,二十歲時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產。一七五三年到一七五八年期間華盛頓在軍中服役,積極參加了法國人同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從而獲得了軍事經驗和威望;一七五八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亞,不久便與一位帶有四個孩子的富孀──瑪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結了婚。
華盛頓在隨後的十五年中經營自己的家產,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一七七四年他被選為弗吉尼亞的一位代表去參加第一屆大陸會議時,就已經成為美國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華盛頓不是一位主張獨立的先驅者,當時一七七五年六月的第二屆大陸會議卻一致推選他來統率大陸部隊。他軍事經驗豐富,家產萬貫,聞名遐邇;他外貌英俊,體魄健壯,指揮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堅韌不拔的性格使他成為統帥的理所當然的人選。在整個戰爭期間,他忠誠效勞,分文不取,廉潔奉公,堪稱楷模。
華盛頓於一七七五年六月開始統率大陸軍隊,到一七九七年三月第二屆總統任期期滿,他的最有意義的貢獻就是在這期間取得的。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在弗吉尼亞的溫恩山,他在家中病逝。首先,他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是一位成功的軍事領袖。但事實上他決非是一位軍事天才,當然也決不能與亞歷山大和凱撒一類的將軍相提並論。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於同他對壘的英軍將領的出人意料的無能,另一半才是由於他自己的才能。當時應記住幾位其他美國將領均遭慘敗,而華盛頓雖說打了幾個小敗仗而最終卻贏得了戰爭的。
其次,華盛頓是立憲會議主席。雖然他的思想對美國憲法的形成沒有起重要的作用,當時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對各州批准這部憲法卻起了重大的作用。當時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反對新憲法,要不是華盛頓的影響,很難說這部憲法能實行得了。
再其次,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美國有一位華盛頓這樣德才兼備的人作為第一任總統是幸運的。翻開南美和非洲各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一個以民主憲法為伊始的新國家,墮落成為軍事**國家也是易如反掌。華盛頓是一位堅定的領袖,他保持了國家的統一,當時卻無永遠把持政權的野心,既不想做國王,又不想當獨裁者。他開創了主動讓權的先例──一個至今美國仍然奉行的先例。與當時的其他美國領袖如托馬斯.傑弗遜、詹姆斯.麥迪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等相比,喬治.華盛頓缺乏創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當時他比所有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無論在戰爭還是和平期間,他在行政領導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任何政治運動都不會達到目的。對美國的形成,麥迪遜的貢獻是重大的,而華盛頓的貢獻幾乎可以說是不可缺少的。喬治.華盛頓在本冊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怎樣認識他給美國所帶來的歷史意義。要求一個當今的美國人對那種歷史意義做出不偏不倚的評價自然是困難的。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於一七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在他居住了四十五年的家鄉弗農山莊逝世。華盛頓逝世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人民日益認識到華盛頓的歷史貢獻。面對時光這塊試金石,華盛頓的一生猶如日月經天,歷時越久,偉人光芒愈益輝煌。伴隨著為華盛頓建造紀念碑的呼聲日益高漲,一八三三年,在首都成立了“國家紀念碑籌建協會”,協會的宗旨是為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建立大型國家紀念碑”。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募捐。一八四八年七月四日,安放了華盛頓紀念碑第一塊奠基石,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親臨開工典禮。
紀念碑開工後,進度緩慢,一八五四年,由於美國南、北兩方面臨分裂的危險,華盛頓紀念碑被迫停建。這時紀念碑已經建造了大約50米高,它停下來注視決定美國命運的南北戰爭。
以林肯為首的北方取得了戰爭的最終。戰後,象徵著國家統一富強的華盛頓紀念碑續建工程再度提上日程。並且國會為此撥款二十萬美金。一八八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一塊重三千三百磅的石塊被安放在紀念的頂部,標誌紀念碑的最後完工。一八八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呈正方形、底部寬二十二點四米、重約九萬零八百五十四噸的華盛頓紀念碑全部落成。紀念碑前後共耗資一百一十八萬餘美元。人們將它看作首都的標誌。
一八八八年十月九日,華盛頓紀念碑正式免費向遊人開放。一百多年來,接待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景仰華盛頓偉業的遊人。進入二十一世紀,國會又專門撥款對紀念碑進行了整修。整修後的紀念碑風姿更健。紀念碑內共有八百九十七級臺階盤旋直上頂端,現在遊人參觀華盛頓紀念碑是免費的,紀念碑內共有八百九十七級臺階盤旋直上頂端。如乘坐電梯,經七十秒鐘運行可直上頂端。
在頂層,通過八個觀覽窗口,首都華盛頓一覽無餘。重要建築物歷歷在目,波托馬克河波光粼粼,遠處的森林鬱鬱蔥蔥,城市美景盡收眼底,格外迷人。在每年的七月四日美國獨立日的夜晚,都要在華盛頓紀念碑周圍燃放焰火,是夜,造型各異的焰火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林肯紀念堂是為紀念美國總統林肯而設立的紀念堂,位於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西側,阿靈頓紀念大橋引道前,與國會和華盛頓紀念碑成一直線。林肯紀念堂由美國國家園林局管理,常年免費對外開放。
林肯紀念堂,被視為美國永恆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誌,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紀念堂位於在華盛頓的國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馬克河東岸上,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相望,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
紀念堂於一九一四年破土動工,完成於一九二二年。紀念堂氣氛莊嚴,鼓舞人心,每天更有不少遊客和學生乘車來此參觀。已故總統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國總統之一,人民不會忘記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解放奴隸和維護美國統一。也正是他從社會最低層看出奴隸制的醜惡,揭穿‘人人生來平等‘的虛偽面紗。雖然他被殘酷暗殺,但他的精神將永存林肯紀念堂中。
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紀念館正中央,他的手安放於椅子扶手兩邊,神情肅穆。雕像上方是一句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裡”。林肯紀念館不僅是對這位已故總統的稱頌,同時也是對整個國家人民的稱頌。在這裡保存著美國最不朽的雕像之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和他第二次就職演講詞也刻在大理石牆上。館內三十六條圓柱代表林肯總統逝世時美國所劃分的三十六個州。沿著紀念館的階梯往上走,繞過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國國會大廈和華盛頓紀念塔的壯觀景色。在池中還隱約透著華盛頓紀念塔的倒影。
這裡也是那些熱心革除社會弊端人士的聚集地。自從馬丁.路德.金一九六三年在這裡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後,林肯紀念館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為爭取公民權利的地點。同時,這裡也是黑人歌劇演唱家馬利安德遜在一九叄九年被拒於寵法廳演出後,為全場合共七萬五千名觀眾表演歌劇的地方。林肯紀念堂極受遊人們的歡迎。無論從歷史意義還是觀賞景色方面,林肯紀念堂都絕對值得遊覽。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
林肯逝世兩年後,一八六七年,北方各州就提議為林肯建造紀念建築物。當時該建築坐落在什麼地方?多大的規模?什麼式樣?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所以建築林肯紀念堂一直被擱置。二十世紀以後,建造林肯紀念堂的呼聲再一次高漲。一九一一年成立了由前任總統塔夫託為主席的林肯紀念委員會,委員會接受了一位名叫亨利.培根的大學生建議,在華盛頓國會大廈遙相對應的地方建築紀念堂,拜肯本人則被選為紀念堂的設計師,紀念堂的總預算是二百九十四萬美元。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提了出來,有人曾設想將紀念堂建成埃及金字塔式樣其他種種巍峨豐碑的樣子。當時年輕的設計師拜肯堅信自己的設計是合理的,委員會同樣堅決地支持了他。一九一一年二月九日,美國國會批准了這個設計方案。一九一四年,紀念堂正式動工。由於河灘地質很軟,所以紀念堂地基工程上花費了較多的材料和時間。一九二二年,林肯紀念堂落成。在紀念堂臺階下,向華盛頓紀念碑延伸,還配套建成了約六百一十米長的倒影池。這樣,在林肯紀念堂前東望,倒影池正好倒映出華盛頓紀念碑長長的碑身,看起來更加頂天立地。從華盛頓紀念碑下西望,同樣可以發現潔白的林肯紀念堂倒影在水中,更加玉潔冰清,神聖莊嚴。平日裡,倒影池是野鴨、海鷗群集的地方,人鷗相嬉,充滿了和平的氣息。
長方形的紀念堂矗立在一塊相對獨立、直徑約四百米的草坪中間,地表以上是將近五米高的花崗岩基石。建造在石臺上的紀念堂高約十八點三米,加上基石,紀念堂有二十三米多高。紀念堂柱廊東西寬約三十六米,南北長約五十七米,是一個長方形建築。紀念堂東門外,寬闊的石階層層遞進,將數不盡的遊人引入聖潔的紀念堂。林肯紀念堂外廊四周共有三十六根石柱,柱高十三點四米,底部直徑二點二六米。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頗有希臘巴臺農神廟的風格,象徵著林肯在世時美國的三十六個州。紀念堂頂部護牆上有四十八朵下垂的花飾,代表紀念堂落成時美國的四十八個州。廊柱上端護欄上刻著四十八個州的名字。走進紀念堂,迎面是潔白、莊嚴的林肯坐像,是當時美國著名雕刻家丹尼爾切斯特法蘭奇創作的。坐像非常傳神,林肯的目光穿過大門,注視倒影池對面凌天一柱的華盛頓紀念碑,還有大草坪盡頭的國會大廈。此間寓意無窮,足可令人咀嚼。這尊雕像很大,如果按這個比例改成立像,雕像高度將達二十八英尺。雕像由二十八塊石頭雕成後拼接而成,看上去渾然一體。這是根據雕刻家提供的放樣,再由石刻家皮奇裡面利兩兄弟花了四年多時間雕刻的。整個雕像的估算為八萬八千四百美元。林肯漢白玉雕像後的牆壁上方銘刻著四行大字,展堂南北兩邊石壁上銘刻著林肯的兩篇著名演說,南牆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說》全文。紀念堂北牆上則是林肯一八六五年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詞,全文稍長一些。第二次就職演說氣勢磅礴,充滿情感。
整座建築呈長方形,長約五十八米,寬約三十六米,高約二十五米。是一座仿古希臘巴特農神廟式的大理石構建的古典建築。三十六根白色的大理石圓形廊柱環繞著紀念堂,象徵林肯任總統時所擁有的三十六個州。每個廊柱的橫楣上分別刻有這些州的州名。紀念堂前的倒映池。入夜後與紀念堂相鄰的華盛頓紀念碑和美國國會大廈燈火交相輝煌,倒映於池水中,成為華盛頓有名的一大勝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