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徐師傅只管問,有什麼不明白,不通透的地方,朕一一講解......”楊改革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若是話說到這份上,徐光啟還沒有聽懂,那可真的是浪費表情了,現在看來,徐光啟至少是接受了自己的一些觀念,對自己變革的全局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若是臣沒說錯,陛下讓朝臣們議論那位聖人該上人壇,讓天下豪門,百姓捐石頭造人壇,將人壇打造成奇蹟一般的聖物,為的就是將來此本小冊子上的東西出世?想數十年後,這本小冊子上的東西,就變成了不容辯駁,不容悔改,不容詆毀的真理聖言,如此,這變革......”徐光啟說道這裡,自己倒是有些好笑起來,一想到將來那些人啞巴吃黃連,無奈的表情,就只能發自內心的笑一笑。

“不錯,人壇即是天下人望所在,聖賢,先人們的膜拜、祭拜之載體;也是我華夏文明,文化傳承之載體;更是日後開疆拓土,海外移民的聯繫紐帶,承載着我華夏的過去,現在,將來,其意義自然是非凡的,朕把人壇建成奇蹟,為的就是這個,都說白紙黑字不容悔改,上了人壇的東西,看誰還敢反悔,真的到了要公布這個秘密的時候,朕相信,一定會水到渠成的......”楊改革笑着說道,這一手就是楊改革變革所依靠的最大的殺手鐧了。

“......陛下聖明......”徐光啟也只能如此說道,算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朕要是被逼得沒辦法......”楊改革笑道,為了改革儒家,改革社會的各個方面,不得不找一個讓儒家也不得不屈服的東西。

“回稟陛下,這個問題臣明白了,由此,臣也明白了陛下要儒家變革的方向,基本就是根據這本小冊子上面所寫的東西來迎合而已。有這人壇在,又有人需儒的解釋,又有天下人讀書的事,儒家的經典。理論要變革,也不是那麼難的,而儒家一旦能變革,則其他方面沒有不能變的......”徐光啟感慨道。

“是的,儒家經過一兩千年的發展,已經滲透到了天下方方面面,涉及皇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倫理關係,教育,科技,法律,外交。甚至種族等等,雖然變革儒家幾乎不可能,可一旦儒家真的產生了改變。其他方面,卻也是有水到渠成的好處,當然,變革儒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即便是朕如此布置,也可能要到數十年之後才能收效,在這之前,卻是要靠朕的威望和威信強制的壓制着,一直熬下去......”楊改革說道,楊改革也知道。等人壇建成,目前的估計,是十年,甚至是十幾年以上,再等人壇的功能成型,估計至少還得十幾年。到了那時,這人壇的火候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差不多還要一兩代人的時間,這手布局的威力才能逐漸的顯現出來,幸好,楊改革還年輕,還熬得起,再不濟,也至少在徐光啟這裡種下了一個種子,也比沒有的強。

“陛下言之有理,人壇這手殺手鐧,短期內是無法用出來的,短時間內用出來反而適得其反了......,至於儒家變革的方向,似乎和那個三民有關吧......”徐光啟有些緊張的問到,算是再一次感受到了皇帝對他的信任,這種機密的事都可以告訴他,若是沒有一定的信任,絕不可能。

“不錯,實際說儒家變革,最核心是儒家那套貫穿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關係體系,這一點,才是最核心的,其他都不過是這套倫理〖道〗德關係引申出來的東西而已......,那三民,實際就是貫穿未來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關係,然後根據這套倫理關係再引申出諸如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關係,教育,科技,法律,外交,擴張,甚至種族政策等等......,以前是君權天授,講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仁恕這一套,但工具不斷進化,生產力提高,‘人’的範疇擴大之後,這套倫理關係顯然就不適合了,需要將‘人’的範疇擴大,以適應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以適應這個時代的生產關係;以跳出我華夏兩三百年一次浩劫的歷史輪迴,徹底的將我大明帶向另外一條道路,這才是朕的最終目的......”楊改革解釋道,雖然這三民有剽竊的嫌疑,可也不得不說,清末民國的時候,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和如今沒有本質區別,依舊是封建農業向資本工業過度的大時代,這三民和民國時候的三民,也有着相似的地方。雖然說〖民〗主這個詞虛偽得很,楊改革不太想用,也有用爛的嫌疑,可楊改革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詞即虛偽,也是〖真〗實的。這三民確實是要貫穿整個社會倫理關係的,因為它符合了這個時代的生產力,符合這個時代的生產關係。

徐光啟聽了之後,是長長的發獃,腦中是各種天人交戰,各種紛繁複雜。

“回稟陛下,若是臣沒有理解錯,先前陛下說的那些比如擴張,移民,包括北方策略,包括興起工商二業,包括是那三民,包括讀書,軍戶,包括崑崙奴等,就是陛下說的變革此事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外交,種族,殖民擴張了?”徐光啟想了許久,又問道,到此時,他算是明白為什麼皇帝先前和他說那麼多話題了,這每一個話題,都是社會的一個大方面,而這些東西的變革,歸納起來,最關鍵和核心的又是儒家的倫理〖道〗德關係的變革,這些東西,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互相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是的,這些是話題,基本涵蓋了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而這方方面面的變革,又牽涉到儒家那套倫理〖道〗德關係的變革,而儒家的那套倫理〖道〗德關係,又牽涉皇權,以及皇權所代表的統治階層,也就是這個時代‘人’的範疇,這也是朕將生產力那套學說釘在人壇上的原因;也是朕為什麼那麼不留情面批判儒家的原因;也是朕提倡人需儒的原因,......恩,朕說的那個人需解,只能背地裡說一說。實際不怎麼上得檯面,實際人需儒的解釋,還得向人的生存,發展。人的權利,民主這方面靠,這才比較光明正大,才有說服力......,這些東西理順了,變革才一目了然,才有依據。不會盲目衝動的亂來......”楊改革解釋道。

“陛下,臣明白了......”徐光啟長嘆一口氣,帶着激動和感慨回答道,也有不少擔憂,也有不少的落寂,也有不小的疑惑,皇帝如此說,很多東西都算是迎刃而解了。皇帝的話算是說得很明白。人需儒的解釋也很直白,面子上是一套,背地裡又是一套。如此一套聯合下來,孔胤植也好,其他儒家的領頭人也罷,終究是抗不住這麼犀利,毒辣的解釋的,除了變法還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