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百二十一章風捲殘雲血洗東林

王在晉“糊塗”的繼承熊廷弼的戰略,“愚蠢”的搞個八里鋪新關,目的其實就是要有這座新關來吸引後金,讓他們將目光和腳步都放在山海關,放在關後的繁華中原大地上,進而依託堅關不斷的消耗後金的實力。但這個如意算盤裡有一點問題,就是後金有沒有決心要長途跋涉上千里,到關門外來和明朝決戰?

努爾哈赤可是人精,除非他老糊塗了,否則絕不可能把自己的幾萬家底千里迢迢帶到山海關下,夢想一舉攻破關門,但是,若後金獲得八里鋪關城這個立足點,情況或許就不一樣了。

努爾哈赤獲取這個重關以後說不定會下決心和明朝在關門外對峙起來,只要海河的冰封一消融,那麼後金關門外的大軍就完蛋了,明朝出動水師封鎖大凌河、小凌河、遼河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明朝水師龐大的戰艦破壞幾條小船達起的浮橋還不易如反掌嗎?當然,若後金佔了“重城”卻在冰封前放棄了,自然不會被殲滅,但後金從此就別想再威脅山海關關城,明朝可以安然解決國內問題,等待時機成熟一舉蕩平後金。

王在晉這個計策繼承了熊廷弼的策略,也是個不錯的謀略,在當時看來這是絕密的軍事謀略,應該只有王在晉和天啟帝知道,也是天啟帝同意的直接原因,更是孫承宗先後“又上十餘疏”才改變“修築重城”的根源。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王在晉為什麼七天七夜都不肯妥協了。

孫承宗在推翻了王在晉的重關設計後,又決策了一項把明軍帶入防守死地的計劃——構築寧遠、覺華島防線。寧遠位於山海關外二百里,東面是海,西面是山,至山海關一路寬僅二十里。這樣一個狹窄的走廊型地理形勢,很容易就可以被進攻的滿清軍隊隔斷歸路,成為一座無糧無援的孤城。

把明軍放進這樣一個孤城防守,事實上正是把軍隊放入了一個萬死之地。覺華島是距寧遠三十多里的兩個海上的小島,離海岸最近的距離僅有十里不到。當天氣寒冷時,這段狹窄的海面很容易凍結,成為一馬平川的通途。

寧遠大戰中的覺華島慘敗,就是由於這種不當的地理形勢所致。但是孫承宗卻堅決把明軍的防線推進到這個地方,並提出“......當寧遠沖,與覺華相犄角。敵窺城,令島上卒旁出三岔,斷浮橋,繞其後而橫擊之”的紙上方略。

試想,當天寒冰凍時,覺華島的軍隊如何能實踐“旁出三岔,斷浮橋,繞其後而橫擊之”這種計劃呢?而孫承宗不但把軍隊放入這樣一個險地,還將覺華島作為明軍一個十分重要的糧屯,常年堆積了大量的軍需物資。這樣的布局,其實就是在滿清唾手可得的地方擺上了一份大禮!

天啟五年十月,孫承宗被彈劾免職,由高第繼任遼東經略。高第的守遼思路是繼承了熊廷弼和王在晉的。因此,一上任就要求撤出所有關外防區,堅壁清野,餓死滿清。

但是,高第的這項指令遭到了孫承宗任用的一幫將領的堅決反對,其中便以袁崇煥為首。遼東軍的大撤退只到寧遠為止,且錦州防線的糧倉——右屯中的大量糧草被消極怠工的袁崇煥等人留在了最前線。

次年正月,努爾哈赤揮軍南下,孫承宗布置的“死地”終於發揮了其真實的作用。結果是城失得差不多,糧草全被被搶,人也被殺了大批,就剩寧遠那座孤城孤零零的座落在那。

在布置了寧遠、覺華島這個死地之後,孫承宗又進一步把防線前推,在寧遠二百里外又構築了另一處防守死地——錦州。

錦州地處關寧錦走廊的一端,錦州至山海關的四百里路程就是這條寬不過二十里的狹長走廊。僅從這一點來看,錦州的地形就和寧遠一樣糟糕,十分容易被突擊的滿清軍隊截斷與後方的聯繫。

非但如此,錦州附近還多山多河,從錦州到寧遠,依次有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等多處險要地形,十分利於滿清軍隊布防,以此截斷明軍與後方的聯繫。正是這個糟糕的地理形勢,使得自錦州城築起以後,歷次大戰都十分不利於守方。

僅袁大海所知的錦州戰事就有三起可以說典型的戰例:

其一,天啟七年的寧錦大戰中,袁崇煥由於錦州地形不便救援而遲遲不出援兵,最後好不容易讓滿桂帶軍增援也只敢撥給一萬人。比起皇太極圍困錦州的六萬大軍來說,這些軍隊連塞牙縫都不夠。顯然,袁崇煥正是知道錦州這個地形極其不利於增援才作出這樣的安排。

其二,崇禎十四年的松錦大戰,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駐防松山以救援錦州的祖大壽,結果就給皇太極困在松山切斷了與後方的聯繫,直接導致軍心大亂而全軍潰敗。這個責任,顯然應當由最早決定在錦州築城的孫承宗來擔負。

其三,國共內戰的遼瀋戰役中,**的錦州被**的四縱包圍,錦西和葫蘆島的11個師整軍增援錦州,就是被四縱在塔山阻擊了6天不得前進,終於導致了**在東北形勢無法挽回的大崩潰。

這些歷史上在錦州發生的戰爭無一不證明了,錦州確實是一個不利於防守的死地。而第一個決定在錦州築城的孫承宗,其決策是否英明實在是值得商榷。當然,對於孫承宗的忠心袁大海從來不懷疑,一事歸一事,不能說對某個人的決策產生懷疑就進而懷疑此人的人品,這顯然是不公正的。

細細的將孫承宗主持遼事的詳細過程一一列舉出來後,袁大海真的驚訝了,孫承宗真的是所謂明末唯一能挽救敗局的英雄?

否定熊廷弼、王在晉的決策,修建寧遠、覺華、錦州等死地,孫承宗還修建了大凌河城,這同樣是一個陷明軍於死地的絕境之處。孫承宗卸任後,接替遼東經略的高第就果斷放棄了這塊雞肋,其實是撥亂反正的英明決策。但是寧遠大戰後,高第被彈劾免職,遼事由孫承宗一手提拔的袁崇煥接管,他一上任就又開始耗費巨資修築大凌河這個防守死地。

幸運的是,袁崇煥的築城工作尚未結束,皇太極就發動了寧錦大戰,袁軍倉惶撤退,把大凌河這座尚未建造完成的空城留給了清兵。但是皇太極是不會將自己的軍隊留在這裡送死的,寧錦大戰結束後,皇太極毀城而去。試問,如果這座城池真的有用,對守軍有利的話,為什麼皇太極會把它毀掉呢?難道佔領下來,為“大清”開疆拓土不好嗎?

崇禎四年,孫承宗二次督遼時,又再次重提修築大凌河,派祖大壽和何可綱去築城。八個月後,明軍就遭到了著名的大凌河之敗。祖大壽和何可綱的部隊被皇太極包圍在大凌河城裡斷絕糧草,錦州的明軍四次出兵救援都無功而返。

尤其是到了第四次救援大凌河時,孫承宗親自擔任前線指揮,援軍的右路指揮就是祖大壽的妹夫吳襄,也就是吳三桂的父親。但是由於錦州和大凌河一帶的地形實在是糟糕,明軍糾集大軍的的第四次救援行動依舊慘敗。至此,大凌河完全斷絕了解困的希望,城中糧草斷絕,守軍以人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