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侠》 四更谈

西明寺內院,李秉照著記憶,很快找到了藥間的位置。和安子翻箱倒櫃半天,連需要的三種丹藥中的一種也沒找到。

果然呢,想來被御藥局登記在冊的藥,也不會和這些尋常丹藥放在一起。

出了藥房,兩人繞著內院廂房走一圈,多數都是弟子禪房,一眼就可看穿,那些藥斷然不會在這裡。

一路邊走邊看,眼前便是一扇打開的窗戶。

聽著裡面似乎有人聲,李秉躡手躡腳靠到窗邊,想著偷瞄一眼。卻不想,屋裡的兩人也正注視著窗口,正好對視上。

他心中大驚,連忙退了半步,拔腿就跑。

“剛才那不是……”屋內這人說到一半,看著身邊另外一人點頭,就停下。

這人正是西明寺通譯堂首座“淨聞”,屋內另一人則是住持“淨善”。兩人對桌而坐,本在談事,聽到窗外有動靜,就望了過去,正好看見李秉。

“阿彌陀佛,由他去吧!”住持大概也猜到李秉的圖謀。

“師兄……可是萬一他真的拿走了御藥,大內怪罪下來……”

“事有輕重緩急。千花杏坊做的是普世祛害的藥,我們相助,是大功德。”住持說道一半,又單手成佛禮立於胸前:

“阿彌陀佛,至於大內……臘月二十八,反賊行刺,我們確實忙於在寺內排查反賊,不慎期間被奸人偷了御用丹藥,雖是我們失職,想來陛下寬宏,也不會太怪罪。”

淨聞當下會意,也單手呈佛禮:“阿彌陀佛,師兄說的極是,說不定就是那些反賊偷走的丹藥。”

兩人說話間,住持的耳尖微動,窗口的人,分明沒有走遠。

他淡淡一笑,聲音略微高:“今日人多,就勞煩師弟去檢查一下,那些藏在‘藏經樓地下暗室’裡的丹藥,不要再被有心人偷走了才好。”

淨聞看著淨善望著窗口,也明白他是在指點李秉,像模像樣的假裝答道:“是,師兄,我晚一點就去。”

“出塔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檢查蠟燭,經閣重地,不要失火才好!”淨善對著窗口意味深長的嘆道:“你……聽明白了嗎?”

李秉靠在牆邊,將裡面的話聽得一清二楚,咧嘴一笑,低聲對著屋內:“多謝住持方丈!”

說完,給安子使個眼色,兩人調頭向藏經塔走去。

禪房中,淨聞聽著兩人走遠,又問:“師兄,要不要我去看看。裡面東西多,別被他拿走了些別的……”

“堂堂世子,裡面的那些佛經他怕是看不上的。不過一會他出來之後,你再去檢查一下也穩妥些。”

淨聞點頭稱是,依舊有別的擔憂,微微皺眉:“可是萬一他發現塔底……”

“不會的。現在還是冬天……”

話說李秉這邊,二人入了藏經塔,環視一層,不再上前。

房間兩邊都是書架,放了不少經書典籍。正中是一座文殊菩薩佛像:兩人高,黃泥身,用各色顏料塗的鮮豔亮麗。

佛像身前一張貢桌,除了些簡單的瓜果貢品,只有一爐香,兩隻蠟燭,旁邊一個開口石匣,裡面放的則是生火的火摺子。

雖有燭臺,卻沒有點亮。

“人走熄燭不熄香”,這是藏經樓的規矩,防的就是一旦失火,這整樓的典籍都要付之一炬。

到處瞧了瞧,李秉還是沒有找到那秘室入口:“剛才住持提點我們要檢查燭臺,說不得是有機關在那裡。”

李秉一手抓起燭臺,細細查看,只是個十分平常的銅燭臺。

安子那邊,燭臺卻被死死固定在桌上,他順手轉動,臺底噠噠響了兩聲,文殊菩薩的佛像微微顫抖之後,再無其他動靜。

“這密道在哪呢?”

李秉試著推菩薩的像,卻沒有反應。還是安子眼尖,撩起貢桌上的紅布,果然桌下面的一塊地磚沉了下去,露出一個洞口來。

順其而下,經過九級臺階,便是一間密室。因是地下,沒有窗,屋子裡面一團漆黑,只能瞧個大概。

這屋子不僅開間狹小,淨空也矮,李秉站著裡面,頭頂幾乎要擦到天花板。

來之前,李秉全然沒想到要到這種黑燈瞎火的地方找丹藥,更不想西明寺居然還有個這樣的暗格,也沒個準備。

還是安子機靈,折回一樓,點燃文殊菩薩貢桌上的左邊的燭臺,拿在手上,剛想回密室,又在菩薩面前作揖說道:“菩薩真人,我就借用一下,用完就還回來。請不要怪罪我。”

說完伏地磕了三個頭,才回到地下密室。

右手邊是個書架,李秉掃過一眼,約摸都是些十分重要的經書典籍,大部分看起來年代都很久遠了。

正中一個三層架子,底層是些木魚、缽盂、袈裟。恐怕是些佛門聖僧用過的東西;中間又是幾本典籍,不過這次倒不是佛經,而是武功秘籍。

《達摩長拳》《西明二十三棍》《明光禪訣》等等,這些武功李秉聽也沒聽過。不過能放在這裡,說不定是大有來頭。

那架子頂上,一排排的瓶瓶罐罐,有大有小,年代不一。芣苡要的丹藥,應該就在那裡。

至於這房間左邊,放著三樣東西。

正中的東西被一大塊紅布蓋著,呈錐形,半人高。其右邊靠牆放著一把禪杖,另一側放著一個缽盂。

那缽盂和禪杖,都是黑玉質地,而且面上刻有繁雜的佛像雕文,都是淺紋浮雕。安子大致數了一下,一共有五個菩薩,還有一些其他的神鬼精怪。

不過這黑玉的禪杖缽盂,李秉還是首次見。普通的禪杖缽盂,多為銅鐵所做,偶爾也有些高僧用紫金黃金,玉杖極少聽說。

他伸手摸去,黑玉隱約發出刺骨寒涼。這玉杖拿著掂掂,分量也著實不輕,比黃金的還重些。

“這個兵器,倒是讓我想起一個東西來。”李秉面朝安子,問道:“你還記得融教那個鳶尊者嗎?是飛煙劍的傳人。”

“當然記得!”

“江湖上大多門派都是廣收弟子,不過也有一些門派是一脈單傳,兵刃的使用者就是傳人。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單傳九門:

扼雲、飛煙、不知夢;

相思、太吾、斬紅塵;

螟蛉赤焰、雕雪鎏虹;

玉杖渡來生。

記得糜叔叔曾經和父王提起過,那一把‘渡來生’的杖,就是黑玉做的。恐怕就是眼前這一把!單傳九門之首!”

“哇!這麼厲害嗎?”安子聽李秉說起,也伸手去拿那玉杖,可剛拿下,又放了回去:“好重!拿都拿不起來,這門兵器要怎麼用?”

李秉幫安子把這玉杖放回原位:“單傳九門的兵器,全部都是從一品以上,而且都在‘匠仙榜’上。比我的‘韜劍’還好不少。這把‘渡來生’的玉杖,是正一品的兵刃。更是奇兵榜上的前十!”

“哇~~!”安子吃驚的連聲音都變的尖銳起來:“正一品?!不過,想來也是,這麼大一塊黑玉,光是原料就不好找。”

他仔細打量著缽盂和禪杖,露出垂涎目光,舔舔嘴唇,指著屋裡一干東西:“那還等什麼,還有這些秘籍什麼的,估計都很值錢……要不?我們把這裡搬空?”

“搬空?”;李秉笑笑,又道:“住持既然把位置說給我們聽,一會出去的時候,指定還要再碰上呢!老老實實拿藥就好。”說完,已經開始在那個櫃子地上開始找芣苡需要的丹藥了。

“哈哈哈……我就是開玩笑說說。”安子看著這麼些好東西,連連搖頭,又瞥見看著身前那紅布。

“你說這紅佈下面是個什麼寶貝?”說完,他就伸手去揭。

隨手一拽,紅布掉在地上,安子被眼前的東西嚇了一跳,渾身抽搐一下,猛的後退,連燭臺也打翻在地上,

“呀!”李秉聽這動靜回身,也被那紅佈下面的東西嚇了冷顫。定了定神,才撿起燭臺,湊上去看。

紅布之下,居然是一位高僧坐化後的枯骨。

他雙眼凹陷,面容扭曲;皮膚髮黃,全身肌骨已經風乾了;他盤腿坐下,雙手立於膝上,左手上有一串佛珠,也是黑玉製成。

而他的袈裟,亦與別的僧侶不同。

一般寺廟的袈裟,品級由上至下依次是:紫紅、褐紅、正紅、深棕、土黃。如有皇家御賜,還可以用正黃。不過這個人的袈裟卻是正黑底色,亮銀條紋。

李秉倒是覺得這個僧袍挺好看的,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遼闊感覺。亦正亦邪,多了幾分神秘。

安子連忙把那紅布給高僧蓋上,又到身前行禮:“高僧安息,無意打擾。還請不要怪罪啊!”

普通百姓對神明的敬畏,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等會!”就在安子蓋上紅布的最後一剎那,李秉似乎瞧見了點東西。

他重新揭開紅布,拿著燭臺湊近那枯骨的脖子部位:“你看這裡。”

一共四個黑點,兩兩一對。

“好像是什麼暗器留下的痕跡。”

安子看李秉摸著這高僧的脖子探傷,連道:“快蓋上吧。人們都說,廟裡的東西不要隨便碰。特別是這個,有靈性的!”

李秉倒是不怕,不過這些東西跟他也無關,懶得理會,拿了丹藥才是正事。

他將紅布重新蓋好,喃喃自語道:

“好奇怪,高僧坐化,都是存在寺廟裡的舍利塔裡面,每人一座。特別是西明寺這樣的三百年的老剎,舍利塔更有幾十個之多。為什麼偏偏將他的屍骨,留在藏經樓底?”

“秉兒哥,不然我們先出去吧,這裡有點滲人。”安子腦海裡一直回想著那恐怖的枯骨面容,連忙在架子上翻找起來。

李秉也不再想這事,過去幫忙。一百來瓶不同的藥,有大有小,每一瓶都用紅紙做了籤。

他從懷裡掏出三張紙,每張紙上都寫了一味藥:“四疏丸”“來溪散”“魚骨玉髓丹”。

不多會,兩人就把丹藥找全。李秉照著芣苡的吩咐,每樣取了三顆,用對應的紙包好,疊成一個菱角形狀。

他把丹藥揣在懷中,和安子將一干藥瓶全部擺回原位,正要轉身走,忽然瞧著一個人影從樓上下來,靠在門廊邊,堵在門口,一副狂浪的嘴臉。

“好哇!堂堂唐朝世子,居然在皇家寺廟裡偷東西!”

“我當是誰,原來是吐蕃皇子駕到。”李秉原本還以為行竊被別的和尚撞見,不過見來人吐蕃小喇嘛,他也笑了出來:“你也說了,這是皇家寺廟。自己家的東西,我拿,能算偷嗎?”

格桑玉扎一副把玩樣子:“要不然我喊主持來看看,算不算偷啊!”說完一腿橫檔在門口,踩在另一側牆壁上,明顯不像放李秉過去。

這事雖有住持暗中授意,李秉也明白這終歸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講的。

他將丹藥往懷裡更深處放了放,一手擼起袖子:“那你想怎樣?”

格桑看到他的動作,心中更是滿意,腳下一動,伸手就來搶:“我想替住持檢查檢查!”

瞧著五指抓來,李秉一手伸到安子身前,將他撥到自己身後,一掌和格桑對上。

“啪!”

兩人各退一步,都到了牆根。這麼窄小的地方,當真不好施展。

“小半年不見,你進步不小!”

“你也不差!”

格桑堵在門前,對李秉的真氣之充沛,略微心驚,只是半年時間,已經幾乎要和自己一樣了。

他看著李秉,露出蔑視傲慢的笑容:“不過,我就讓你知道什麼叫功法的差距!”

說罷,格桑抬手就是一招“天部九印第一式·渾天印”。

這招式他在峨邊用過數次,不過之前都是徒有一個手形,這次施展出來,不僅右手隱約帶出一絲殘影,連背後都出現一縷淡淡金色佛光,看來他在尼朗茨旦身邊進步也不小。

捏了佛手印,他一拳襲面,一拳打腰。

這地方拘束,李秉原本想躲,卻根本沒地方,只能硬擋。

他右胳膊和格桑蠻力相撞;左手抓住格桑右手手腕,想借勢將他拽到自己身後。

格桑被李秉的力道帶的身形不穩,慌亂中,左手捏個蘭花指,右手拇指蜷縮,四指伸出,雙手交叉。正是“緊那羅九印”第一式:曼珠印。

整個人的身法,忽然變得像天竺舞蹈般柔軟,縹緲中,更帶著詭異,這正是後世瑜伽的原型。

雖被李秉得逞,格桑卻用他詭異身法,藉著力道,腳尖勾在李秉的腳根上,繞著李秉打個圈,又回到原本的墓室門口。

李秉一招打完,二招又出,雙指為劍,正是“對月行樽”,欲點他胸口“玉堂穴”。

格桑雙手拇指和無名指分別碰成環,又雙臂交叉,擋在胸前,運起“摩呼羅迦第一印·厚土印”。

玉堂穴被手臂擋住,李秉變招點他手臂“陽池穴”。

這招極快,格桑無從躲避。不料就在李秉命中瞬間,他的皮膚好像變成石壁一般,一點彈性也沒有。

這原本至少可以將他整條手臂點的脫力的招式,居然一點作用也沒起。

且說兩人一招一式對拆的不分上下,安子旁觀瞧得明白,這地方不大,打起來都不好施展,只要自己逃出去,李秉也絕對有辦法脫身。

他等了半天,終於得個空檔,三兩步跨出,“一葦渡江”的輕功身法,轉瞬就踏上那短短的九級臺階。

格桑瞧著安子的身形,心知已經來不及阻攔,左手中止伸出,食指和無名指在中指之後交扣;右手對著安子手中的燭臺,隔空一點。

“哄!”燭臺爆燃,身前的一股灼熱氣勁逼得安子下意識後退一步。

這正是“夜叉九印”中第一印,焚寂印。

格桑伸手去抓安子後領,李秉也跟了上來,迎面一掌,逼格桑鬆開。用的是“朗月清風”的劍招手法。

兩人就這麼對拆三十多回合,李秉真氣依舊充盈,反而是格桑,性情浮躁,基礎功夫不到家,真氣已經漸漸衰竭。

看著李秉打的越來越有信心,他冷笑一聲,想要速戰速決:“玩也玩夠了,看我收拾了你!”

說罷,先結出一個簡單手印。

這手印李秉見過。正是峨邊縣城,格桑用過的兩傷之法“阿修羅第一印·滅世印”,威力頗大。

不過這手印到此還沒完,他雙臂也跟著動起來,一連又是兩個奇怪手印。再之後,他十指交口,舉過頭頂。

李秉也沒看清其中具體手法,只瞧見喇嘛背後的佛光比之前亮了不少,而且隱約還形成了一個猙獰面孔的虛影。

這正是“阿修羅九印”第三印——“?剎印”,也是格桑目前最厲害的殺招。

格桑身法未變,站在李秉身前,頭頂交扣的雙手,猛的揮下,如同流星重錘。

“嗡~!”他拳風好似劍風,將空氣都擦出一絲震盪迴響。

之前的招式,李秉還敢硬接,這一招,他也有了懼意,連忙後退半步,身子往後一仰,那拳風擦著李秉的胸口砸下。

即便已經躲開,他還是覺得胸口悶的發慌,這個手印一定有古怪。未擊中尚且如此,不知擊中後又如何。

這手印無比兇猛,但如“滅世印”一樣,“阿修羅九印”只管攻,不管防,能放不能收。即便看著李秉躲開,他無從卸力,雙拳結結實實打在地上。

“轟!”地磚碎裂,連地上的粉塵泥土都跳了起來,形成肉眼可見的振幅。連旁邊的安子都覺得地面一晃。

眼瞅著格桑停頓,李秉藉機忍著胸口的悶,一招眾星拱北,劈他後背。

格桑再伸手用那曼珠印,卻已經來不及,被打倒在地。

李秉乘勝追擊,猛的一拳,用的是“河傾月落”的劍意,攻的就是格桑面門。

他倒在地上,無法抵擋,只能滾開。

李秉這拳落空,也砸在地上,威力雖然不及那“?剎印”大,地面卻也發出一聲悶響,兩人都已經打紅了眼了,出招完全不留後手。

格桑重新站好身形,看著李秉攻來,雙手結佛印,正是“阿修羅第二式·混沌印”

“揮日陽戈”的手刀,正面對上“混沌印”的重拳。

“嘭!”地面震顫起來。

安子還以為是兩人的功力深厚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卻看李秉和格桑都各自後退一步,愣在原地,對地面之下也都頗為驚異。

這震顫還在繼續,切變得越來越強。三人腳下發出“嗚隆嗚隆”沉重的聲響。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整個西明寺的香客也都感覺到了一樣,紛紛停下活動,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剛才的禪房裡,正在談話的淨聞淨善兩人,也感覺到了這劇烈的震盪。

“糟糕!”

——————————

最近更新不穩定,但是字數也不少。5500的一章,勉強能湊得過兩章吧。

怎麼樣,有沒有人能猜猜這下面是個什麼東西?又和劇情又什麼關係?

最近已經著手準備一些書圈活動的紀念品。以後的小活動,都有獎勵,算是謝謝大家對我一直以來的支持。

看盜版的朋友們,來書圈裡留個書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