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侠》 四更谈

三匹駿馬從長安朱雀大街急奔而過,馬背上的人揹著信筒,毫不理會滿街熱鬧商賈,一路橫衝直撞,那怕要撞上人也不減速。

這人入了宮城,掏出腰牌給禁軍看過,直奔兵部。

“八百里急報。吐蕃疾襲,肅州陷落!馬將軍戰死,殘軍退守玉門關!等待增援!”

兵部侍郎看著密報,堂下的信使已經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兩旁的小吏們聞言,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肅州被吐蕃打下來了?”(肅州,今甘肅酒泉)

“哎,安史之亂時,吐蕃人趁亂佔了蘭州。本想著這幾年國力回覆,能再打回來。怎麼連肅州也丟了呢?”

“前一陣不是還有個吐蕃使團來談和嗎,怎麼這使團沒走多久,就打起來了。”

“沒談好吧,朝廷嫌吐蕃要價太高,給回絕了。惹怒了吐蕃,就發兵攻打了。”

“你懂什麼,不是這樣的。我以為,是因為吐蕃使者來時,正好撞見了睦王宮變。你想啊,宮裡都亂成一團,吐蕃人能忍得住嗎?”

“這麼說也有道理。”

官吏們議論紛紛,侍郎大人看著確切的報告,只覺得腦袋有些疼,他揉揉鼻樑,一拍桌子:“別吵了。”

他將密信交給身邊之人:“把這封信呈給陛下,準備好策略,預備著被傳召吧。”

這才剛過完年,怎麼就起了這樣的戰勢?兵部侍郎呆坐著,思量著對敵策略,卻聽見堂外又有人來報。

“八百里急報,吐蕃夜襲,甘州陷落!”

“八百里急報,吐蕃夜襲,甘州陷落!”

“八百里急報,吐蕃夜襲,甘州陷落!”(甘州,今甘肅張掖市)

這人剛到堂上,喊了三聲之後,整個人脫力暈倒,連背後的信筒也來不及拿下。

兵部侍郎一個激靈,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如果剛才只是略有不安,現下都緊張了起來。

他伸手去拿信筒,連火漆信封都還沒打開,又瞧見第三個信使。

信使的馬剛踏進兵部大門,人便已經滾落馬下,他背後還插著三根箭矢。

一個兵部官員連忙去扶他,信使只抬頭看了一眼來人,死死攥著官員的胳膊,低聲道:

“吐蕃六萬大軍急襲,雲大使戰死,武威陷落!隴右道全!線!失!守!”他嘴裡滿是鮮血,說完便氣絕了。

(雲大使,見第二卷十章;隴右道,今甘肅和部分新疆區域,涵蓋河西走廊全境)

兵部侍郎呆呆的站在這具屍體身前,一股寒意止不住的湧上全身,強烈的危機感讓他渾身顫慄。

甘州、肅州、武威全部陷落。大唐腹地到安西都護府的通道被徹底切斷了。吐蕃這次攻勢,如此之快,一場史無前例的對決僅在眼前,大唐面臨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外族危機。

他將第二封和第三封軍報看完,堂堂七尺男兒,竟然忍不住當場流淚,他仰天長嘯,淚水順著耳邊,一只流到衣衫裡。

“除了天塌下來,就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去稟告陛下,我要面聖!”

他以為天下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事實證明,還有!

兵部侍郎剛出大門,迎面撞見禁軍抬著一個衣衫襤褸的人。他原本也沒有在意,但只是一個照面,又退回來,只因為他認出了那人已經殘破不堪的袍子,是安西都護府城防軍的制式兵甲。

他攔下禁軍:“這是何人?”

“不知道,有幾個人倒在長安城門口,口口聲聲喊著有重要事情,要見皇上!我們打算把他交給大統領看看。”

兵部侍郎看那人年紀不過十多歲,嘴唇龜裂,一身酸臭的泥垢,少說在外流浪已有一月。

他輕輕拍了拍那人的臉,把他叫醒。

小夥子睜開眼睛,目光在兵部侍郎身上停留了一瞬,便認出了官袍。他拉著兵部侍郎:“你是朝廷的人嗎?”這人說起官話來,帶著極其濃重的口音,十分難懂。

“我是兵部侍郎,你從安西來?”

那小夥一聽兵部二字,眼睛裡迸發出矍鑠的光芒,強撐起身子:“我是碎葉城二等兵......張大敬......我有要事稟告。”

他極力湊到兵部侍郎耳邊:

“一月前,‘葛邏祿’叛亂,發兵攻打‘碎葉城’。‘突騎施’與其苦戰五日,最終不敵。我出逃時,葛邏祿已經佔領‘瑤池都護府’全境,自立為王。他們屯兵‘弓月城’,可能要繼續攻打龜(qiu)茲。朝廷要千萬小心。”

他說完,終於鬆了一口氣,又道:“玉門關被吐蕃圍困,安西的消息傳不出去。我們繞道回紇,才逃回大唐報信。”

‘突騎施’和‘葛邏祿’都是外族,先後臣服大唐,朝廷分別設立了‘碎葉城’和‘弓月城’,使其教化。

(碎葉城,位於中亞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弓月城,今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境內。)

(突騎施,西突厥部落的分支之一;葛邏祿,鐵勒諸部之一。瑤池都護府,今中亞草原、巴爾喀什湖一帶,屬於安西大都護府。回紇也是鐵勒諸部之一。)

(龜茲是安西四鎮之一,另外三鎮是于闐、疏勒、焉耆。碎葉城原本也是四鎮之一,後被除名,由突騎施人管轄。這五城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節點。)

兵部侍郎聽著這消息,幾斤昏厥。

沒了瑤池都護府,安西四鎮和北庭都護府,其實不是被四面合圍?西北是葛邏祿,南邊是吐蕃,東邊隴右道現在也被吐蕃攻佔,北邊回紇雖然還屬大唐,但崇山峻嶺,要從北邊增兵絕不可能。安西都護府成了一座孤島。這比起隴右道陷落的消息,更加恐怖!

“天吶!天吶!這回,天真的塌下來了!”

****

碎葉城裡,最高的塔樓上,一群葛邏祿士兵,奉命送兩個中原人上去。

兩人站在頂樓上,把酒臨風,將這碎葉城一覽無餘。

“肖蠡,你瞧這碎葉城如何?”說話的是個青年,一身錦繡華服、容顏絕代、丰神俊逸如長虹,氣度瀟灑似白鶴,只是脖子上有一條狹長印記,格外顯眼。他正是融教二使之一——左魂使。

“壯觀,實在是太壯觀。這比‘缽和州’大了數倍,比豐州也有過之而無不及。若非親眼所見,實在難以相信,在大唐腹地之外,還有如此恢宏城池。”

(肖蠡,曾是缽和州守將;豐州,今內蒙五原縣一帶,是他假意投誠融教的地方;前情見第三卷。)

“從漢代就開始,這裡就是重鎮,只不過大唐重新得到之後,苦心經營百年才有了這番面貌。”左魂使張開雙臂,任由風從指間流過:“如今這碎葉城,終於也落到我們手裡了。”

他回頭看著身後的肖蠡,又問:“這一路走來,有何感想?”

肖蠡戰戰兢兢:“左魂使大人。屬下不知道如何作答。”

“怎麼想,便怎麼說。”

“這一路穿過中原,之後沿隴右道而上,沿途清理東四堂剩下的人手,和吐蕃密談,再到之前的大戰。屬下窺見融教的實力,深覺震撼。”

左魂使似乎對這個回答很滿意,半打趣道:“那你還想不想在融教裡面當奸細了?”

“屬下不敢!”肖蠡原本想潛伏在融教的事情,被右魂使安祿山一眼看穿,這自然已經不是秘密。

“是不敢,還是不想?”

“既不敢,也不想。”肖蠡躬身行禮,低著頭,不敢與左魂使對視。又道:“原本屬下愚昧,以為只是一個小小江湖勢力,如果能幫大唐剷除,說不定能一朝飛黃騰達。一路走來,沒想到有如此大的底蘊。大丈夫既為功名,融教有此實力,我何苦再當細作?”

左魂使微微頷首:“你可知這一路上,為什麼我每次和吐蕃商議作戰計劃,分享情報的時候都帶上你嗎?”

“是想讓我展示實力。不僅大唐,甚至吐蕃;融教內部都有人可以趨勢。”

“也不單這個。我還想看看,你到底會不會把我們所謀之事透露給別人。”左魂使說的聲音細微,可肖蠡卻覺得又一把利劍懸在自己頭頂,一不小心就會身首異處。

左魂使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肖蠡:“剛來的消息,吐蕃已經連克甘州、肅州、武威三城。大唐完全沒有防備,證明你沒有將消息透露出去。這我才敢放心用你。”

“之前融教在安西並沒有佈局。前兩年,右魂使派了四人來這裡當先鋒,略微有了一點根基。這也是為什麼會選你。你在安西長大,對這裡十分了解,必定對我們的事情大有助益。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第一,你要在安西創建屬於自己的力量,連同一路上來,你收編原本東四堂的人手,要在這裡組成一個覆蓋安西、隴右、吐蕃的情報網。

武威、甘州、肅州,原本就是蛇尊者、鼠尊者、䴉尊者的勢力範圍。你要重拾舊部並不難。但融教在安西並沒有勢力可以幫你。

信封裡有四處住址,分別在於闐、疏勒、焉耆,龜茲四座城中。是右魂使座下八徒中四人的住所。必要時,也可以找他們幫忙。這四人武功高絕,在安西境內,當無敵手。不過他們也另有任務,關鍵的事情,還得靠你自己。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協助‘葛邏祿’攻打安西四鎮。”

左魂使說完,對著樓下層喊道:“你上來吧!”

一個女子緩緩走上頂樓,她帶著金絲玉墜面紗,上身穿著小襦裙,露著腰身,肚臍上還鑲著一串金珠,竟是大食人的打扮。

“魂使大人怎麼說了這麼久,讓寧兒好等。”這女子話音中,極盡媚態,一步一音都讓人酥到骨頭裡。

“來,認識一下,這是東四堂的新堂首,肖蠡。”

“東西堂?堂首不是豹尊者·烏衣候嗎?”這女子走到肖蠡面前,不僅打量,更伸手摸他臉蛋,毫不避嫌:“樣子倒是挺可愛的,可惜皮膚太粗糙了些。”

肖蠡原本想退,但又不想露出怯意,只是站在原地,試圖猜出這人身份。

“肖蠡,這是葛邏祿的‘月寧郡主’,黑寧兒。”這話一出,肖蠡略微吃驚,月寧郡主的大名,他早已耳聞,只是眼前這人跟想象中實在是差距太大。

月寧郡主即便沒有大唐公主的尊貴典雅風範,也應該是個草原上的彪悍女子。怎麼眼前這人,不僅不穿葛邏祿的服飾,反而是一身大食風韻?

他還在沉思中,左魂使的下一句話更讓他吃驚:“黑寧兒,也是我融教北四堂堂首,鳳尊者。攻打碎葉城,便是她的籌劃!”

肖蠡呆呆的看著左魂使,心道融教的勢力又比自己想象中,更大了一分。

“之後黑寧兒會繼續籌謀攻打安西四鎮。你要從中給予幫助,如果她需要聯繫吐蕃,就由你從中搭橋。”

左魂使指著下面的城池:“二十年前,右魂使試圖從中原起兵,圖謀天下。事實證明,這樣是行不通的。如今我們反其道行之,便要從這安西開始,圍了大唐。你們踏出的,就是這第一步。”

左魂使拍拍肖蠡的肩頭,似乎對這件事也不想再深究:“前面說了兩件事,你盡力去辦。剩下這第三件,才是最要緊的。”

“我已經確定,安西四鎮內,必有一頁《三相經》,你必!須!將這本書找出來!這件事是重中之重,務必要辦妥!如果查到消息,即便右魂使的八徒,或者黑寧兒的葛邏祿軍隊,也隨你調遣。要確保這本書不會落入他人手裡。”

“屬下明白!”

——————————

這一卷最後一章內容太多,列了一下提綱,大概有一萬多字,我只能拆開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