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年多之後!

倪彩坐在龍珠大殿中,手中捧着一方九龍交紐印,一臉自得望着身前的楊南道:“阿南,你看,這方皇帝玉璽可中意否?”

經過一年多來的煉製,無數天材地寶如流水般投將進去,倪彩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終是在新都建成之際煉出了人皇新印!

這方皇帝之寶,形色與人皇神印一模一樣,上圓下方,莊嚴古樸,象徵蒼穹天空的圓球上依然九龍交紐,象徵如畫江山的方形印身肅穆威嚴!

楊南將人皇神印中的神律貼揭了幾張下來,這幾張神律貼正是剝奪人皇法力、賜予人皇護身之力的昭昭之法!

新印上的九龍之力變成了九魂之力,雖不能讓人皇傾刻間變成聖人境界的高手,但倪彩別出心裁將眾多防護法陣篆刻其中,藉助蟠龍仙玉那凝結億萬年而成的龐大靈力,人皇若遇危險,身上便可瞬間閃現一個由九龍之魂護身光罩!

這九龍魂火罩一旦布下,就是聖人一時間也無法攻破!

倪彩能煉出這般防護驚人的法寶,自然是一臉洋洋得意!

楊南捧過新印,細細打量一番之後,對倪彩的高明手筆不由得連連點頭,道:“倪兄真是好手段,這蟠龍仙印已然成了,放眼世間,此印防護之力可列入三甲之內,人皇有此寶護身,安全無憂。”

倪彩汗顏笑道:“阿南休要誇我,你的家當可讓我折騰了不少,這山一般的天材地寶堆將下來,就是一塊朽木也要成了一件奇寶,我若煉不出一件神通不小的法寶,如何還有臉來見你?”

倪彩煉器,不惜成本,老螃、細蝦等統領早就看得心如刀絞,臉上那可惜之色毫不掩飾,楊南私人身家、人皇寶庫中的天材地寶不知讓倪彩用了多少,此時說起,老螃等人臉上兀自心疼不已......

楊南淡然一笑,道:“有了這方仙印,再加上九龍袍、山河冕、社稷笏,李煜這個人皇當得也是穩穩噹噹,我便可以放心回崑崙去了。”

在場之人俱是脫世修士,一聽迴轉崑崙四字,眼中無不放出歡喜光芒,老螃呵呵笑道:“小爺,正是恰好,青元小爺這幾日沒了動靜,躺在玉盒之中沉沉酣睡,想來是魂體合一,大功告成了。”

楊南點點頭道:“我陽神入胎,如同轉世,此際有如身在母體之中,過個十數年自然會醒來,他既功成,我便讓他去隨緣吧,這一番塵劫,還不知要到何日方消。”

楊南站起身來,將那盛放着青元仙胎的玉盒攝入掌中,元神盪起靈光,帶着眾人直往青龍山下長安江而來。

長安江號稱中洲第一大江,源自中洲地底,水道貫穿南北、與諸洲淡水河道相互聯通,最後直抵東海。

此江寬闊百丈,深不見底,青龍山下百里開外便是長安江一處河道,楊南帶着青元仙胎到得江岸邊,只見兩岸江水滔滔不絕,天際點點帆影,金秋時節黃金色的陽光灑落寬闊江面之上,好似金蛇狂舞、碎金點點,江山之美,美不勝收。

‘錦繡紅塵,迷人心目,青元青元,望你早日歸來......’

楊南將玉盒持在掌中,望着盒中沉沉入睡的青元仙胎默然一笑,掌中法力一吐,一道靈光瞬間綻開,玉盒中的青元仙胎身上忽然綻出一片蓮葉,緊接着第二片、第三片、無數潔若冰雪的蓮葉從他身上生長出來,傾刻間化為一個小小蓮台,將青元仙胎牢牢護在當中。

白蓮亦是蓮、金蓮亦是蓮。

待到蓮成時,天下滿芳鮮。

這氣息龐大,法相莊嚴的蓮台現身水中之際,其美其光、其色其華,折射出絢麗多彩的瑞虹,眾人無不看得目眩神馳。

凈世蓮台,美妙絕倫,燦燦奇光之中,青元仙胎兀自渾然不知的沉睡,楊南伸指一彈,凈世蓮花好似水中浮萍,在水波蕩漾之中隨着水流緩緩漂流而去,不多時便在江面之中成為一個小小的黑點,瞬息間影沒不見。

仙胎轉生,俱憑機緣,就是此時的楊南也不知道那凈世蓮台中的青元仙胎將會流落何方?將會遇到何等應緣之人?將會在何時醒來?

這一切,都是未知之數,且要看冥冥之中的造化......

不過,將一尊元神注入仙胎,此身就是解劫法身,青元仙胎若不能解盡此生因果,那離大成之際便遙遙無期......

楊南立於江邊,默默望着青元仙胎悄悄遠去,心中卻如釋重負般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有魔身、靈身、仙身三大化身各自分擔諸般因果,楊南如今這具尚未修復完成的本體肉身便斷了因果,可進晉無上天道、錘鍊不滅道心了。

只是,三大化身能否盡斬塵緣、了斷因果,關係到他日成仙之際的威能大小,這一番利害卻令楊南不得不慎重對待。

楊南轉過頭來,望着老螃道:“我塵緣已了,此身已無大事,你將皇帝之璽、億萬金珠盡數送予李煜,囑他好生治國、不可懈怠,世間蒼生福祉全系他一人身上,望他不可大意才是。”

老螃搜刮廢墟長安,得來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堆如山積,論價幾可達數億黃金,楊南視這些錢財如糞土,此時用來充作國庫,正是恰當。

老螃也不在乎這些金銀,只是陪笑道:“小爺,李煜昨日曾命人送來一封書信,小爺不若看過之後,再定行止?”

楊南接過書信,仔細看過之後,忽然啞然失笑,李煜這封書信上不僅恭請自己前去新都洛陽參加登基大典,更堂而皇之的說:‘人皇神印已屬楊氏,天下當歸姓楊,弟子不才,原改姓楊氏,敬教主如尊長,方稱本意,弟子得教主所賜新都,欲定國號、國制,大元已完,新國無號,還請教主賜號......’

楊南搖了搖頭,他三個化身俱都入世斬斷因果去了,此時李煜想叫他再沾因果卻是難能,李煜改姓楊也罷,以後輩自居也罷,無非都是梟雄心性、尋常手段,其目的便是在試探楊南是否真願將人皇之權讓給他這個新皇帝!

楊南此身既要斷緣,哪裡還會在乎這些?他沉思許久,望着老螃道:“你去帶話給李煜:‘改姓一事且隨他去,至於國號便定為大煌,意為煌煌盛世、開元太平,垂世不朽,這人皇便是他的,一切便聽憑他作主就是,我入山之後,無事不會再現人間,教他放心行事就是。’”

人界中洲,新都洛陽。

這一年,是繼舊都長安之戰過後整整兩年,李煜率手下文臣武將、各路官員登上洛陽城中最宏偉的天壇!

這兩年來,李煜雖已然成為皇帝,但一無都城、二無國號,這皇帝做得極是勉強,如今新都建成,大業在即,李煜往日嚴峻面龐上也不禁露出一絲歡喜。

天壇上數萬御林禁衛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寬達數里的天壇之下無數百姓正摩肩接踵,翹首以盼,因為今天正是李煜正式登基,成為九洲皇帝的黃道吉日!

兩年來,李煜全神關注國事,費盡無數心血,贏得了天下百姓的一致認可,各洲各道官員俱都上表請求廢大元國號,重立新國,李煜順應民意,亦要藉此成為一個開國之君,種種因素,方才造就了如今這般場面。

萬眾矚目,三呼萬歲,螞蟻般的人群在天壇之下歡聲如雷,而李煜帶着滿朝文武官員徐徐而上,自向天壇頂上祭天大鼎行去。

祭天大鼎前,站着身着甲胄、莊嚴肅穆的螃蟹大將軍,他身後跟着數個長相清奇的道童,各捧一件奇光燦燦的神物,這每個道童手上捧着的正是歷代人皇隨身的皇帝璽、九龍袍、山河冕、社稷笏。

李煜見天壇之頂不見楊南蹤影,卻只見到一個仙使帶着幾個道童,心中一松,上前拱手笑道:“螃仙師在上,小皇有禮了,不知通天教主何在?”

老螃淡淡道:“李煜,我家小爺已迴轉崑崙,不會來參加登基大典,你且放寬心當你的皇帝就是。”

李煜早知如此,臉上還是露出一絲惋惜之色,道:“教主不來,楊煜之憾,小皇如今改姓楊氏,教主亦是我之尊長,他日當設祖廟,好生供奉香火才是。”

老螃將楊南所帶之語細細說了一遍,最後道:“小爺命我前來觀禮,且贈這人皇四寶與你,今後之天下,且任由你決斷了。”

李煜心中大喜,楊南若是久留人間不走,手握真正人皇神印的他才是真正的人皇,這如何讓李煜能放得開手腳?

楊南一去,世間雖有超然地位的真君廟,但李煜同樣是得了楊南欽命的人皇,就是真君廟總執掌也不能與人皇相提並論!

如此一來,這皇帝做得才是名符其實!

李煜隨即在數個道童服侍下着起人皇服飾,這四樣人皇之寶到得李煜手中,四道光芒緊縛其身,不多時,李煜便成了一個威嚴沉沉、龍行虎步的人間帝皇!

數年爭奪,無數人肝腦塗地,無數人家破人亡,幾番波折方換來今日的超然地位,到得此境,李煜方能體會到人間極致、權柄榮耀之可貴!

不同於李浩那遺笑萬年的一日人皇,眼前李煜這皇位卻是穩穩噹噹,任誰也奪不走!

李煜手執社稷笏轉過身來之際,身後文武百官一齊跪下三呼萬歲,遠遠觀看的無數軍士、百姓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層層跪了下去。

李煜面上升起一絲笑意,望向禮部禮官,道:“祭天,制詔!”

一身文氣的清瘦禮官隨即命人焚起祭天大鼎,熊熊烈火直衝蒼穹,奔騰的烈焰之中,禮官在桌案上推開聖旨,恭請李煜着筆。

李煜揮起朱紅狼毫,沾上香墨,龍飛鳳舞般在聖旨上寫下了登基以來第一道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