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朱慈煥登基後,以次年為景平元年強明。

景平元年正月初一,朱慈煥以武烈王丁雲毅為攝政王,總攬天下軍政要務,又拜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內閣首輔。

大明一段新的歷史開始了!

這是浴火重生的大明!

丁雲毅隨即組閣,以秦云為內閣次輔。又大力改革大明官制,設國防大臣、陸軍大臣、海軍大臣、教育大臣、財政大臣、外交大臣等等。

皇帝最終將成為一個國家精神領袖,而真正的權利機構,維護着全國運作的核心將是內閣。

二月初一,丁雲毅改內閣首輔為首相,設議院,分上議院和下議院。上議院議員由爵位獲得者和法官組成,有權否定下議院通過的法案。下議院則享有立法和監督政府、監督財政等權力。

諸如此類的改革在大明開始推行。

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武烈王丁雲毅以數十萬雄兵橫掃天下,恢復大明,其個人威望已經達到了巔峰。在絕大部分人的眼裡,他就是大明之神。對於他提出的改革,儘管也有阻力,但憑藉著他個人的巨大威望,這樣的阻力微乎其微,很快便淹沒在了支持的呼聲里。

皇帝的地位勢力一步步的弱化,皇帝最終將會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徵,只享有禮儀性的職責,擁有磋商權、鼓勵權、警告權。

這,也便是所謂的國家精神領袖!

二月初六,攝政王丁雲毅宣布改取消虎賁衛之稱號,抽調虎賁衛三萬人,改稱“皇家衛隊”,整編全國軍隊,統稱“帝國軍”。恢復將軍銜,分六階二十四級。

其中陸軍大將軍三人,海軍大將軍三人。史偉德少校團的創始人史偉德和曼蘇拉,為帝國外籍軍團總司令。史偉德被授予振威將軍,曼蘇拉被授予振武將軍。

海盜同盟也被整編,統稱為“帝國遠征艦隊”。由帝國海軍大將軍葉大海統一節制。

景平元年六月,武烈王丁雲毅召集帝國艦隊,宣布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一次大冒險、大探索。首批出動三十六支艦隊。

八月。新的三十八支艦隊再次出動。

他們的目標,是茫茫的大海,是遙遠的泰西,是那些探索過。或者從未探索過的地方。

大明帝國的大航海時代開始了!

九月,大明帝國鄭重通知竊據在澳門的佛郎機人,限令其於兩個月內立刻離開澳門,佛郎機人拒絕這一要求。

十二月,大明帝國以蔡九洲為總指揮。以蕭易風為步兵指揮,起水陸軍三萬,直撲澳門。

澳門之戰進行了三個月,景平二年三月,葡萄牙之澳門總督郎奇烈宣布投降,澳門重新納入大明版圖。

在此之前的景平元年十月,由金翅雕指揮的第二十七遠征艦隊到達莫卧兒帝國的第烏,要求補給,遭到了第烏佛郎機人的拒絕。金翅雕炮擊第烏。佛郎機人迅速還擊。

“第烏之戰”爆發!

莫卧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漢宣布中立。

在第烏,二十七遠征艦隊和佛郎機人炮擊長達三日之久,由於補給行將斷絕,金翅雕暫時撤退。

第一次“第烏之戰”佛郎機人取得勝利。

僅僅過了二十日之後,得到二十六、二十八遠征艦隊支援的金翅雕捲入重來。三支艦隊對第烏展開了瘋狂的炮擊。

這次炮擊讓第烏的佛郎機人感受到了沉重壓力!

炮擊進行到第八日的時候,佛郎機人要求談判。由於當時遠征艦隊並不具備奪取第烏的絕對實力,金翅雕同意了談判。

最終的談判結果以佛郎機人賠償三萬金幣而達成和解。

第二次“第烏之戰”結束。

景平二年,隨着大明帝國收復澳門行動的開始。大明帝國宣布與佛郎機國處於戰爭狀態。帝國遠征艦隊再次對第烏髮起攻擊。

第三次“第烏之戰”爆發!

這一次帝國遠征艦隊做了充分的準備,總共有六支艦隊加入到了攻擊作戰之中。佛郎機人再次要求談判,遭到了帝國遠征艦隊的拒絕。

這一次第烏所承受的壓力比前兩次“第烏之戰”要兇猛得多,大量的炮彈呼嘯着落向第烏,讓佛郎機人蒙受了慘重的傷亡。

這次炮擊進行了長達十天的時間,為了取得勝利,遠征艦隊開足了馬力。

佛郎機人頂不住了。當地佛郎機軍隊司令官奧達文被迫宣布投降,遠征艦隊佔領第烏,並同時宣布第烏為大明帝國的殖民地。

大明帝國一塊新的殖民地誕生了。

莫卧兒王朝的統治者沙.賈漢很快便感受到了來自大明帝國的強大壓力,在與佛郎機人和干臘絲人密謀後,由莫卧兒帝國出兵十七萬、佛郎機出兵三千,干臘絲出兵七千,總計十八萬軍隊向第烏挺進。

戰爭爆發!

此時,在第烏的大明遠征軍不過三萬餘人。但憑藉著強大的炮火力量,遠征軍死死的守住了第烏,給予了聯軍以重創。

六月,大批明帝國援軍到達,反擊戰打響!

佛郎機和干臘絲人不會在乎莫卧兒人的死傷,他們見到敵人大批的軍隊到達,迅速開始撤離戰場。

莫卧兒人被出賣了!

儘管莫卧兒有着看起來異常強大的軍隊,但在幾乎全部由火器武裝起來的明軍面前,這些還使用冷兵器的軍隊根本不堪一擊。

六月二十日,雙方在次沃展開決戰,史稱“次沃大戰”。

是役,明軍投入六萬兵力,莫卧兒軍十五萬。

但是戰爭已經不再是由雙方兵力的多寡來決定的了。明軍擁有着絕對的火器優勢,他們的火器對於莫卧兒軍來說簡直就是最可怕的噩夢。

次沃決戰進行到下午,莫卧兒軍左翼全線崩潰,明軍迅速組織兵力,對中央實施突破。莫卧兒軍行將潰敗。

而在這個時候,之前拋棄了莫卧兒軍的佛郎機人和干臘絲人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再度投入到了戰爭之中,勉強穩定住了形勢。

六月二十一日強明。明軍重新組織進攻。

這是決定性的一天。明軍採取了先行攻擊佛郎機人的策略。在此前的戰爭中,佛郎機人已經減員到了兩千餘人,明軍以五萬人牽制住莫卧兒軍和干臘絲人,以一萬人的絕對優勢向佛郎機人發起全面攻擊。

佛郎機軍潰敗,司令官達達唯耶陣亡。

在擊敗了佛郎機人之後。明軍故技重施。再次集中起優勢兵力對干臘絲人發起進攻。

這樣的攻擊是很難抵抗的。干臘絲人儘管進行了奮戰,但在明軍強大的火器、優勢的兵力、如虹的士氣面前根本無法阻擋。

中午,干臘絲司令官伊施達拉宣布投降,干臘絲軍戰敗!

現在。就剩下莫卧兒軍了!

戰爭進行到了這個地步其實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懸念,戰爭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傾斜向了明軍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