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從白蛇傳開始418_第418章、優待第418章、優待

“大膽!你們知道你們攔的是什麼人嗎?”

憑地一聲怒吼,還真是“一聲吼,風風火火闖九州”!

可是順聲看去,發現大呼小叫的竟然是駕車的車把式。-<>-網

寧采臣皺了下眉說:“這位伍長也是認真執行軍令,本身並沒有過錯。”

不是有西夏人在這兒,寧采臣早吼上了。

姥姥的!不知道我是有意在拖延時間,你逞什麼能,搗什麼亂?而且你真是好強悍!直接就訓上兵哥哥了。

這大概便是大官的司機了吧!

咦?穿越到這個世界似乎咱也混上司機了。

寧采臣正想着,守門的軍卒們則是興奮得臉都脹紅了。

他真是寧大人?對,他就是寧采臣寧大人!別人是不會為咱們說話的。那些大人們眼睛都長在頭頂上。

看咱們一眼,都覺得污了眼睛,又怎麼會替咱們說話,只有寧大人這樣天上的星宿才有這麼廣大的胸襟,才會視眾生平等。

看看寧大人寫的書就知道了,“國之大者,為國為民”,寫的多的啊!只有真正看得起咱們武夫的人,才能說得出這樣的話,才會說這樣的話。

寧采臣不知道只是一句話,就使得兩個軍卒成了他的偽信徒。

這雖然是源於華夏人什麼都信的風格,但是也確實是在這大宋人,文官們對武者欺壓得太狠了。

這股信仰力沒有流失,而是去了后土世界。無天對后土世界破壞得太狠了,想完全恢復成正常世界,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單單是法則的構成凝聚,就不是功德可以彌補上的。

一個世界需要什麼樣的法則去維繫,需要多少法則去穩固,都是有其定數的。

而信仰力的到來卻像是催化劑一樣,可以加速世界的衍化。因為信仰力本身便有強大的信念在裡面,有着對世界的認知。

只是寧采臣這誤打誤撞的神國,老實說是有那麼一點兒配不上后土娘娘的身份。

想那后土娘娘未出地府,本身便是相當於聖人的存在。眾聖於混沌之中開闢自己的天界,而后土娘娘才混了個毀滅後撿漏的世界,還沒有人祭煉過。

實在是有些虧欠了。

不過對寧采臣也不能要求太多,怎麼說他也是為一位死去的神邸弄來了一處神國。而且這個神國還在衍化中,未來不一定就沒有聖人的天界強大。

不大會兒功夫,營地內里的喧嘩聲越來越響亮,隱隱約約聽到有一個漢子扯着大嗓門喊:“發生了什麼事?怎麼這麼吵?”

有人叫嚷,自然就有人出來看。

大宋的軍官不比小兵,他們是可以離開軍隊,到城裡瀟洒一回的,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財力。

軍官們可以進城,也就自然認得寧采臣。

寧采臣在汴京賣書賣得這麼轟動,連信仰者都出現了,他們又怎麼會不認得這個一直替他們武人說話的文官。

“寧大人,您怎麼來了?”他們不僅認識寧采臣,而且還是寧采臣的粉絲。雖然這時代沒有這種稱呼,但是他們就是。

由於是粉絲,所以他們是知道寧采臣這一段時間在休假。見到寧采臣在這兒出現,他們自然是驚訝。

西夏人見從軍營中出來了校、將級別的武將,立即開口說道:“我等是西夏使節,是來探望我方被俘的軍士。”

“西夏人!”宋軍將對他們觀感並不好,互相在戰場上打了這麼久不說,更重要的是西夏人沒有信義。

一邊談和,一邊繼續偷襲,這是西夏人的拿手好戲。

這凡是和西夏人交過手的,哪一個不是血海深仇。這主要還是因為西夏人不留俘虜。

西夏人俘虜到的俘虜,他們會轉手賣給遼人、草原人,為奴為婢。一生凄風苦雨。

宋人在本國也許過得還湊合,但是對其他族人卻並不是那麼受歡迎。特別是草原上,宋人奴隸的地位連牛羊都不如。

不僅食不果裹,一旦死掉,往往會做成肉糜,成為戰馬的飼料。

種植文明以豆子和雞蛋作為戰馬的營養補充,而草原文明是沒有豆子與雞蛋的,他們直接上肉。

賣到他們手中的宋人,往往活不過三十。

就像金庸大師的《射鵰英雄傳》一樣,為什麼要安排郭靖的父親死亡,便是為了讓郭母可以撫養郭靖長大。草原上女人永遠比男人更有可能活下去。

草原人不喜歡漢人男子,但是他們卻喜歡漢人女子,甚至願意幫助這些女子。就是發生了部落間的戰爭,也不會殺死女子。

正因為草原人這樣的特性,西北宋軍與西夏人真可謂是血海深仇。

西夏人每販賣掉一個宋軍俘虜,卻同時得罪了兩個以上的宋人。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沒有誰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一旦有西夏俘虜,宋廷便會快速送往汴京的原因。

名義上是獻俘於皇城,實際上卻是怕他們直接把人殺了。

殺俘不祥,宋廷是極忌諱這個的。

聽說是西夏人來看俘虜的,宋軍將一下子就信了。

宋與西夏做戰是勝多敗少,所以他們是常常都能接收到不少西夏俘虜。而西夏俘虜一旦來了,往往也就意味着西夏使節到了。

現在還有寧采臣跟着,他們自然更加不會懷疑:“你們進來吧?”

這麼容易便進來了?

寧采臣是震驚加不滿。

這是軍營好不好?你們即便不需要什麼手令,不讓咱們回去拿聖旨,至少也該搜下身吧?

寧采臣是不知道西夏人已經是這兒的常客。宋軍將已經見怪不怪了。

可就是知道又怎麼樣?難道還能說:“不要給面子!就讓咱們回去請旨吧!”

進了營帳,軍營正在準備晚食。

俘虜與宋軍是分開做的。

一邊是白面饅頭,葷油炒青菜;一邊是陳米下飯,豆芽菜加鹹菜。

“怎麼能吃得這麼差?這簡直不拿我們當人!”西夏便節很氣憤,彷彿是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寧采臣之屑。

這是俘虜!更是古代!有豆芽菜加鹹菜就不錯了,你還想怎麼樣。

寧采臣嘗了下豆芽菜。

好傢夥!沒放鹽。

再嘗下鹹菜。

做鹹菜的是開鹽場的。

鑒定完畢。

嗯-鹹淡搭配。

不錯!不愧是宋人,真有人道精神。什麼都考慮到了。有人口味淡,就知豆芽菜;有人口味重,就吃老鹹菜好了。

帶他們進來的軍將說:“你還想怎麼樣?就是這,也不是人人能吃到的。”

“不錯!這伙食不錯!”寧采臣自然是幫自家人。

不要說有乾的了,就是全稀的,他也會說不錯。

不要忘了,他們是俘虜,餓不死就行了,沒讓他們幹活換取食物,已經是太仁慈了。

西夏使節卻說:“可是我們是西夏人,我們是吃肉的,又不是吃菜的宋人!”

卟-

寧采臣直接吐了口中的鹹菜他本來也是要吐的,太咸了,只是與西夏人一起來,不好這麼做,正好趁這個機會:“什麼?吃肉?你瘋了!是不是還要我們把你們供起來!”

華夏人就這麼好欺負?哦,打敗了仗,還想吃肉,我吃你個豬大腸!這個世界能吃到肉的又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