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殷明點頭。

殷明沒有故作疑慮,徑直點頭答應了玄帝。

玄帝見狀當先一怔,而後臉上露出欣喜之色,“多謝夫子。”

他沒想到殷明這麼痛快便答應了。

他更加不會想到殷明此來玄國,便就是為了立陰陽家而來。

“明日傳道於帝都,煩請陛下安排一二。”

殷明沒有多言。

陰陽家本就推崇天地陰陽,五行相生相剋,所以在人情世故之上,陰陽家並不如儒家,道家那般嚴謹。

換句話說,陰陽家治國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乃是基於理論基礎的推論,並不像儒道和道家那般重視德治,法治。

因而陰陽家注重的乃是天地事物自然的變化,通過先行推算而先一步達到這種變化。

玄帝本就是國師,而且又是個追求極限之人,所以自然而然也就順應了陰陽家的理論。

第二日,殷明與京都之中講道,着重講解了陰陽家的陰陽論與五行論,其中還特別列舉了《呂氏春秋》《春秋繁露》這兩大深受陰陽學說影響的著作。

《春秋繁露》乃是殷明第一本著作,所以他在講解這本書的時候,可謂極盡精緻,任何細節一一闡明。

林秋蓉以前也是從《春秋繁露》中得到關於陰陽學說的理論,再經過殷明的點化,這才成為陰陽大家。

此次再度聽聞殷明講解,心中體悟更加深刻,一時竟突破小聖巔峰,達到聖者。

京都之中無人不驚。

饒是玄帝早知文道能夠提升修為,但還是被林秋蓉的動靜深深震撼。

他沒想到文道竟能直接作用於修為!

於是,他對陰陽論更是愛不釋手。

“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

“五德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母,四曰金,無曰土。”

“相生相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殷明着重提到的五德始終說。

因為這是陰陽家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觀點,作用於國家便是朝代更替乃是以五行相生相剋而循環變化。

國主的職責便是推演五行變化,及時對國家屬相作出變化。

他這是專門說給玄帝聽的。

當然,這也只是陰陽家的入門理論,同樣也是玄國百姓入道的門檻。

“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殷明抬手,《易傳》出現在虛空之中。

要想深刻體會陰陽一道,那麼對於《易傳》就必須熟稔。

《易傳》的思想體系是,由天道推衍人事,這與陰陽家的思想體系是一致的。

而無論是作為國君,臣屬,還是百姓。

要想真正弄懂陰陽之道,就必須對《易傳》了如指掌。

當《易傳》出現在虛空之中,天空之中立時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八卦圖。

“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

“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始為八卦。”

殷明的話音落下,天空中巨大的八卦圖開始從左到右進行轉動,周期循環,如水流行。

所謂陰陽依存,五行相生,便從這八卦圖中得到最具體的體現。

“這便是推衍天地萬物的卦象嗎?”

玄帝詫異。

他本就是卦師後裔,對於一切推算,推演,推衍的符號都相當敏感。

只是在千元大陸上,他們這一脈使用的推衍工具並不是八卦圖。

所以當他看真真切切的看到八卦圖時,心中立時浮現一個陰陽八卦圖,而且順時針開始旋轉。

似乎世間一切此刻都在他的心中開始有規則的變幻。

於是,玄帝立刻閉上了眼睛,仔細感悟心中的陰陽八卦圖。

殷明抬眼看了看玄帝,又看了看林秋蓉。

見他們兩人此刻都在仔細體悟,臉上不禁浮現一抹淡淡的微笑。

林秋蓉對陰陽一道的天賦自是不用多言。

而玄帝身為卦師後裔,他對這八卦圖的敏感程度也可見一般。

只要二人能夠相互依存,那麼陰陽家在玄國勢必成為至高無上的學派。

講道並未持續很長時間。

一方面是因為陰陽家的論點只有兩個,毋須多言。

另外一方面,八卦圖的推衍需要他們自己去領悟,殷明能傳下的,只是這八卦圖的總的推衍方式。

這就好比學習高數,老師能教的只是解題的方法,需要用到的公式。

至於每一道題需要用到的公式,方法,那就需要你自己去尋找與理解。

用八卦圖推衍世間萬物便是如此。

殷明傳下推衍方法,而作用於每一件具體的事物之上時,則需要推衍之人自己去推算其中過程,找到推算方法。

這不是殷明能夠全部傳下的。

講道結束之後,殷明將《易傳》傳給了林秋蓉。

林秋蓉恭敬接下,並未推辭。

“今日,本座立陰陽家,爾為陰陽之首。”

至此,陰陽家在玄國正是成立。

玄帝對此並無任何意見,他也知道而今自己對陰陽一道的造詣沒有林秋蓉高。

所以對於林秋蓉成為陰陽家首主,他乃是心悅誠服。

“林姑娘天賦異稟,而今終得家主之位,該當是水到渠成。”

“實乃文道之幸,人族之幸啊!”

楊子銘感慨不已。

祝明飛也是相當敬佩林秋蓉。

她一個姑娘家竟也有如此這般的文道天賦,實在是令人由衷欽佩。

不過祝明飛卻毫無羨慕嫉妒之心,因為他知道自己與楊子銘都是一般,心中之道並不在陰陽之上。

他們的路,還很長。

殷明離開玄國之時,林秋蓉欲言又止,難得一見的露出些許小女孩羞澀之色。

殷明知道她想說什麼,但他並未給她機會。

林秋蓉望着殷明離去的背影,反覆其三,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而楊子銘等人也察覺到林秋蓉的不對勁,想要詢問殷明,但見殷明未曾開口,他們也就沒有多問。

一行人朝着唐國進發,他們離開唐國也有一段時間了。

只是這一次回去的殷明,可與當初離開唐國時的殷明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