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七十三章    夏荷談判

從荷蘭人透過葡萄牙人傳遞過來消息,張軒就準備如何與荷蘭人談判。

而清軍意圖建立起一支水師,這是張軒萬萬不能允許的。

哪怕張軒並不認為,區區一個船場就能撼動雙方水師的力量對比,但是荷蘭人深入參與進去東虜的海軍建設,這卻是一個讓張軒憂慮的問題。

澎湖海戰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荷蘭人的艦隊實力,應該比鄭家稍稍強上一點。

“陛下,這一件事情不好做。”施琅聽了之後,思忖了好一陣子,苦笑道:“荷蘭人視財如命,他們決計不會承認這一件事情

的,即便是承認了,大抵是換了一個名頭,繼續與東虜合作,他們大抵可以說是某一西洋小國的事情,與他們無功。”

任何事情都無法阻止他們對財富的追求。

張軒說道:“就沒有辦法了?”

施琅說道:“這個問題,在談判桌上是解決不了的。”施琅的言下之意,是在談判桌之外解決了。

只是張軒明白的很。南洋戰略到此為止了,這戰場放在台灣附近,還能讓荷蘭人全身而退,如果這戰場放在巴達維亞附近,鄭家能不能全身而退就不好說了。

張軒暗道:“這一件事情,既然不能在南洋解決,那就在東虜解決吧。”

“朝鮮戰略,要提前。”

這一點確定了,但是真正要推進朝鮮戰略,卻也有一步步的來,凡是也急不得,最少在在夏何談判落幕之後。

“你下去吧,去一趟戶部與姚尚書好好談談。弄一份章程呈上了。”張軒說道:“這澳門談判就交給你了。”

“是。”施琅立即答應一聲,躬身行禮退了下去。

張軒看施琅走了之後,他嘆息一聲,說道:“看來台灣已經拿下來了,只是這局面怎麼收拾,大兄可有章程?”

張質說道:“以陛下之意,臣已經回去之後細細思量後,擬了一個方案,東海艦隊統領鄭鴻逵重傷不能理事,臣擬閩國公鄭成功兼之,並將本部由崇明遷往台灣。擬陳永華為台灣知府,設大員縣,並令陳永華遍訪全島,設置各土司,並析分府縣。由陳永華統領。因台灣新設,十年之內,賦稅不用上繳,自取自支。”

“閩國公鄭成功,授閩王,去舊職,任樞密院副使,南洋都督府大都督,總理南洋事務,假斧鉞,專征伐,便宜行事。戶部已經下令徵召各地流民,不能安置者,送往台灣安置。臣估計,年內就有萬人送往台灣。”

張軒聽了,微微搖頭,說道:“這本錢下的真大。”

張質說道:“有舍必有得。畢竟這一次鄭家也要大出血了。”

這一次,張軒對鄭成功下了大手筆。

張軒之前對鄭成功承諾過的,台灣封建,已經僅僅差一個名分了。

台灣知府陳永華,是什麼人,是鄭成功的心腹。這大員縣也就是而今的赤嵌城,也就是說將荷蘭人在台灣島上的基業都交給了鄭家,十年不交賦稅,還有對南洋都督府的任命,幾乎就是一個割據的模板。

將來只需一個命令,鄭家在台灣世襲罔顧的名分就能確定下來。

但是張軒也不是什麼大好人。他怎麼會給鄭成功這麼大的利益,他這樣做,就是要從鄭家手中拿走其他的利益,這個利益就是對海貿的壟斷權力。

張軒知道這個權力,乃是鄭家的根本所在。有這個權力在,鄭家不過是敗得慘,也能東山再起,荷蘭人之所以與鄭家為難,就是因為財帛動人心。

只是張軒的海洋政策,並不是前明的閉關自守。只是張軒想要有積極的海洋政策,就繞不過鄭家。如果不擺平鄭家,張軒開放的海洋貿易,都被鄭家從中間撈一筆,國家財政進入私人之手。張軒如何能忍受。

當然了治大國如烹小鮮。張軒也不想將鄭家逼急了,他給出這個大的利益,就是想讓朝廷繞過鄭家與西夷直接貿易,而朝廷與日本之間的貿易,還有鄭家獨享,甚至朝廷也不干預鄭家與西夷的貿易。

只是壟斷卻是萬萬不能的。

不過,這個條件鄭家那邊到底能不能落實,卻還是一個問題。

要安堵南洋,張軒對內對外,準備了兩場談判,明面上的談判就是夏荷談判。

而暗地裡卻是朝廷與鄭家的溝通了,這一件事情就要放在張家玉身上了。

政治就是這般的。縱然張軒貴為皇帝,很多事情也不是想做就做的。

“張家玉怎麼說?”張軒問道。

“還沒有回信,但是想來以張大人之能,定然能說服閩國公的。”張質說道。

“但願如此吧。”張軒微微一嘆,很多事情張軒也知道等結果。

張質說道:“陛下,國子監之事不知道陛下屬意誰,臣也好做準備。”

國子監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關注。張質也感受到不少的壓力。

畢竟他也是進士出身,很多清流都引為自己人。

而張軒一直將件事情壓着,張質就知道,張軒對於他推出來的人選,並不是太滿意。

張軒說道:“我在等一個人。”

張質說道:“陛下可是再等方密之。”

張軒說道:“還是大兄知道我。”

“陛下,科舉之事,乃是萬千民心所系,天下士子之所望,萬萬不可輕易枉動。”張質與張軒做搭檔這麼多年,對張軒的心思也揣測出不少,再加上在這一次科舉之前,張軒與張質談過不少事情。

核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張軒想要改考題。被張質好說歹說的勸阻住了。

只是張質知道,張軒決計沒有死心。

這一件事情,讓張軒有些為難。

首先,與荷蘭人談判的人選,一定是繞不過鄭家的。不說別的,僅僅是為了大夏內部的勢力平衡,就不可能繞過鄭家。畢竟鄭家在海上的利益最多,張軒如果在與荷蘭人談判之中,忽略鄭家,說不定會引起什麼後果。

所以鄭家是一定要參與進去的。

但是張軒也不能讓鄭家主導了談判,這關係到朝廷海洋政策。但是這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而今缺少熟悉海洋,並熟悉西洋貿易的人。所以張軒就想到了施琅。

張軒對施琅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並不確定。但是張軒知道施琅背後的施家,定然是有這樣的人才的。

果然施琅對此也沒有拒絕的意思,反而問道:“只是陛下,朝廷對於荷蘭人談判,有什麼章程?”

張軒說道:“你之前也說了,在朝廷擊敗東虜之前,是無心將精力放在海上的,故而對荷蘭人以安撫為上,不過,安撫是安撫,但決計不能損害朝廷的利益。荷蘭人不就是為了財貨而來嗎?正好,前明海禁之策,簡直是愚不可及。開海也是朝廷大政,凡是有利於貿易的事情,都可以談談的。”

“但是有些事情,卻是不能談的。”

“比如,剛剛從北方傳來的消息,北京炮廠運輸了好些大炮出京去東北,而且據說是送給船廠,還有西夷打扮的人出入南堂。北方的人分析,荷蘭人應該在遼東為東虜建立了一個船場。”

“這一件事情,決計不能讓他們繼續下去。”

所謂的北方消息,就是傅山傳過來的消息。

張軒對這個消息非常重視。

畢竟傅山提出的從朝鮮另外開闢戰場之事,張軒一直細細思量,在這行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師的作用,能保證南方與朝鮮之間的運輸線,是朝鮮戰略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