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一章  跑斷腿的戶部

年關將近。

此人這話一出,下面的人連連附和道:“是啊,是啊。”

預算決算的財政思想並不出奇,中國古代其實也有,但是卻沒有將事情做得這麼細,特別是第一次,中央還好一點,各級地方財政開支,根本無法核實,天高皇帝遠的,他就是往後面加一零,中央即便決定不對勁,也未必能抓得住把柄來。

有相當一部分地方官員,都是想辦法多報開支,各種秀智商下限的事情,都一一出現了。

所以預算決算,並不僅僅是簡簡單單才財政事務,也是張軒所主持的中央政權,向各地方權力延伸。這幾乎是一場對決。

雖然說大夏這個朝廷,建立也有小十年了。但是對一個王朝來說,這時間還是太多短暫了。羅汝才就不用說了,他剛剛搭起架子就死了,而羅玉龍在位的時候,只是專註於統一天下,只要錢謙益等人能供應上軍需,他是一概不問。

張軒入主之後,才開始整理天下這政務。

很多地方官都是前明留下的,即便地方官不是前明的,但是地方的權力體系,還是前明的那一套。這樣地方體系與張軒改革之後的中樞如何對接,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預算決算首先面對的,並不是計算上的難題,而是地方與中央權力上的分野。

這一點讓姚啟聖很是苦惱。

但是張軒已經讓他準備了一年,而今做不出來,他能怎麼辦?不管他準備怎麼辦,在想辦法的同時,也決計不能做出放棄的樣子,他厲聲喝道:“少找理由,還不快去做事,今年正旦之前,如果兩表完不成。陛下能放過你們,我也放不過你嗎。”

“是。”這些人如鳥獸散。

姚啟聖扶着頭,只覺得頭暈腦漲。問道左右道:“方先生來了沒有?”

立即有人說道:“我這就去看看。”

一個九品小官連忙出去,不片刻過來,說道:“方先生已經到了。”

姚啟聖連忙起身,說道:“快請。”

方以智很快就來了。

比起姚啟聖,方以智顯得氣色好多了。

方以智進來之後,立即行禮,說道:“見過閣老。”

姚啟聖見狀立即上前扶起方以智,說道:“方先生來了就好。”

方以智不敢怠慢。

而且內閣各大學士的威信,已經確立下來了。特別是首輔張質,與財相姚啟聖。

姚啟聖與方以智紛紛落座,姚啟聖與方以智寒暄兩句,就單刀直入問道:“各地丈量土地的情況如何?”

方以智而今在國子監,專門教學生,已經不親自下去丈量了。但是下去丈量的人,都是他的門生故吏,整個事情在京師掌總的人,還是方以智,甚至姚啟聖知道張軒有意將方以智調入新成立的民部,專門負責田稅與人口,魚鱗黃冊之事。

可能在丈量這一件事情塵埃落定的時候,就是方以智正位尚書的時候。

故而姚啟聖對方以智也不敢有所怠慢。

因為姚啟聖知道,在國初的時候,真正能稱得上重臣的,都是與兵權有關係的。姚啟聖的位置看似重要,似乎能威脅到張質,但是姚啟聖很明白,他位置虛得很。

去留在張軒一言之間,他更明白,張軒對內閣之中,好幾個人都不是太滿意的。說不得過幾年,眼前這位,就也要入內閣了。

方以智不知道姚啟聖是怎麼想的,但是姚啟聖客氣,他卻擔待不起。立即微微起身,說道:“回閣老的話,南直隸,浙江已經去歲丈量大半,今日已經收尾了。而今人都在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丈量。”

姚啟聖說道:“方先生可知道一件事情?”

方以智說道:“閣老所說的是?”

姚啟聖說道:“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的賬目,還堪堪能看,但是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的賬目,根本不能看。”

方以智聽了,心是一愣,隨即細細一想,卻覺得有些理所當然。

賬目這問題是陳陳相因的,而丈量的目的,雖然沒有直接清理府縣的賬目,但是將府縣之中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田稅的問題,給弄清楚了。最混亂的東西搞清楚了。

其他的地方,或許還有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說,總要比那些偏遠,特別是四川ChóngQìng下轄的幾個縣,弄得假得不能看好多了。

不過,方以智也明白,這一件事情如果單單推到丈量上,卻是有問題的。

他雖然現在不是戶部的人,但是也聽到了風聲,對戶部的情況也是很了解的。知道這事情做成夾生飯,並非姚啟聖不努力,實在裡面的因素太多了。制度問題,吏治問題,權力分配問題,等等等。要在一年之內理清,讓諸葛亮來辦,也未必能做好。況且姚啟聖雖然有能力,但是他未必能比得上蕭何之流。

方以智說道:“難為閣老了,地方的情形實在是一言難盡。”

姚啟聖說道:“還是方先生知我?正好陛下召見,與我一併去面聖吧。”

方以智一聽,心中一跳,大吃一驚。他也是官宦出身,一聽姚啟聖的話,就知道姚啟聖要他在張軒面前為他說話。而這樣做,就是在姚啟聖與張質之間做出選擇。

張姚之爭,雖然不顯山不漏水,但是該知道人都知道了。不該知道人,自然覺得大夏朝廷眾志成城。

但是南京戶部之中,還是非常忙碌,無數大官小吏都來往不絕。幾乎都是一路小跑。雖然戶部已經被拆分為好幾個部門的。但是部門拆分開來了,地址還在一起。

南京城中空房子不少,雖然已經確定了年後就遷出,但是這個時候,還擠到一起,特別是預算決算制度,是第一次正式實行,天下各府縣的報表,都源源不斷的送到了南京。

因為是第一次,在執行的時候,難免丟三落四,地方的報表難免有很多誤差與錯誤。

而這個時代,又不是後世,很難打回去重做。

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無數事情都堆積在戶部之中。

戶部分拆之後,為了完成這麼多少事務,已經從各地抽調了不少官員,甚至臨時將南京本地的一些秀才舉人,召入衙門之中,人員擴充之餘,戶部的地方也不夠用了。

只見院子里的走廊上,都擺滿一張張桌子,人與人擠在一起,無數算盤噼里啪啦的聲音,連成一片,就好像是暴雨一般。

而在原來戶部正堂之中,姚啟聖坐在正堂上,下面七八個官員垂手而立。

說起來,這戶部正堂年後就要歸於度支部正堂了,姚啟聖自己的辦公室已經搬入大內,大內撥出一座宮殿作為每一位內閣大學士的辦公地點。還有自己獨立輔助人員。

這也是張軒的設立群相的本意之一。

不過,此刻姚啟聖黑着臉,說道:“整整一年,你們都在為這一件事情做準備,而今到了年關,你給我說,你們做不了了。就讓我這樣向陛下交代嗎?”

“閣老息怒。實在是陛下所要的事情,太過詳細了。”一個人苦着臉說道:“這樣事情,不要說我們沒有做過,前明也沒有做過,根本沒有經驗,六部,樞密院,都察院還好一點,都在京師。出了問題,不過多跑跑腿而已,但是下面各省弄的數據,根本就是糊弄人,打回去好幾次,依舊如此。”

“非是我們不儘力,實在這一件事情,不是光我們戶部努力就能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