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外卷之三雄23

第三十七章方略

當然了如果官員一個幕僚不僱用倒也是勉強可以,但如何是那樣的話,如果是京官還可,但這樣的地方官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把手中的職責擔當起來,這樣的官不過是屍餐素位hun日子罷了,再清廉他又有何用?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康熙也早就悄悄地打開了一扇大mén。...-...他默許了官員們向朝廷進行借貸。可是這其中的弊端也很明顯。首先既然是借貸就意味着要還的。康熙雖然最初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但也正是因為他的態度,才使得官員們向朝廷借貸越演越烈,既然朝廷從來不追討,那官員們也自然只當這債務不存在,只當這是康熙給官員們變相的福利了。而歷史上也正因為如此才引來了康熙末期規模浩大的戶部清理虧空案。當然也正因為在清理戶部虧空中,所有的阿哥都選擇了退縮,唯有老四胤禛迎難而上。因此儘管他惡評如cháo,但卻維護了朝廷的利益。老四胤禛最後能在康熙晚年脫穎而出,不能不說戶部清理虧空是他最大的機遇。

作為一個有為的君主,康熙也不是沒有想過要提高官員的俸祿,可是接連的戰事,使得國庫空虛,漲俸祿難啊。到了康熙末年,出於種種考慮,他還是決定把這個籠絡人心的事情留給了他的繼任者。雍正上位可謂是罵名如cháo,但是他也做了一件讓官員們叫好的事。那就是在火耗歸公之後,推出了“養廉銀”制度。當然了,這“養廉銀”制度願望是好的,可是效果卻極差。這也就不多說了。

總之,康熙心裡也想着要漲官員俸祿。清朝最初的許多制度都是從明例。因此這官員的俸祿同樣是依明例。到了康熙親征又因為一直內外戰事連連,國庫不豐,所以此刻也只是在心裡想想而已。此時,從胤禟的嘴裡說了出來,他雖然認為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但是還是有些欣慰。停火耗,漲俸祿,看來胤禟的確作過一番深思熟慮的。於是他忍不住笑着問道:“這漲俸祿可是件讓大家都高興的事啊。”

這話一說,在場的大臣們都笑了。儘管不少人根本就不指望俸祿過日子,但名正言順的能夠多拿一些錢,沒有誰會不願意不是?

“可問題是現在國庫不豐。漲的太少了,又無濟於事啊。”康熙說這話的時候心裡很有些沉重。民間就有句話,拿多少錢就干多少事。官員們拿着連生活都成問題的俸祿你指望他不貪,那只能是笑話。人畢竟不能總是望梅解渴,聖人的弟子也得吃飯呢?他也明白想要讓官場清廉,大幅的提高官員俸祿是必須的,只是如今囊中羞澀,自然就底氣不足。停了一會兒,他又問道:“還有你這後半句:計資產是怎麼回事?”

“回皇阿瑪。如今的官員俸祿的確是太低了。雖然說提高了俸祿未必就能保證官員不貪,但是如今這麼低的俸祿卻只能讓絕大多數的官員不得不貪。”

胤禟的這句話,讓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低下了頭。因為如果嚴格的查起來,幾乎沒有一個官員敢說自己沒有貪過一文錢。做過地方官的大臣就更加不用說了。他們有區別的也僅僅是一個程度輕重的問題。

“皇阿瑪,兒臣認為,這官俸不但要提,而且要大幅度的提。依兒臣看,京官的雙俸可以取消。如果在國庫允許的清況下,所有官員的俸祿應該至少要提高到現在的十倍。”

胤禟的這番話讓所有的大臣們禁不住一起“啊”了一聲。而康熙則是張大了嘴巴,倒chou了一口冷氣,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語:“十倍,是不是太多了?”

康熙的聲音不大,但卻被胤禟聽得一清二楚。

“皇阿瑪。兒臣認為一點不多。全國各地每年官員們收的火耗加起來,恐怕還不止這個數吧?更何況,如今一名七品縣令一年的俸祿才四十八兩,就算是十倍,也才四百八十兩。可是據兒臣所知如今年俸一千兩的師爺實在是不在少數。有句話叫做學而優則仕。這些師爺都是仕途無望才轉而求其次。可是他們的待遇卻相差如此懸殊,長期下去,如何才能保證最優秀的人才都為朝廷所用呢?”

胤禟的話讓康熙沒法說了。是啊,長此下去恐怕那些正直的有才幹的士子都沒人願意進入仕途了。因為進入仕途後,不貪污,這官就做不下去。

胤禟的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敏感了。因為這個話題也牽扯到大臣們自身,因此所有大臣們全部閉緊了嘴巴,作壁上觀。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老夫子王掞。王老夫子一來人比較正直,二來因為他入仕以來,一直在作京官。京官大多數的職位雖然油水不多,但好歹有雙俸。而王掞又向來比較孤直,不但不結黨,而且平日里人情往來也極少,因此雖然他生活清苦,但倒也過的下去。真要排起大清國清官排行榜,他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所以這位老夫子理直氣壯地站了出來:“九阿哥,你又如何能保證年俸漲了十倍,官員就不貪了呢?如今官場上貪污已成慣例,依本官看,只怕就是漲到二十倍、三十倍,除非所有的官員全部換一遍,否則依然不會有什麼改觀。”

老夫子雖然平日里有些直,雖然他說的這些話的確是事實,但是當著康熙的面、當著這麼多的重臣的面說出來,實在是太過唐突了。以至於說完之後,他自己也後悔了。僵在那裡,很有咬舌頭的衝動。

而其餘的大臣們不要說了,全部傻愣愣的望着他。今日胤禟揭了官場黑幕,但不管怎麼說胤禟畢竟不是官場中人,而想不到又出了個王老夫子。康熙的臉更是徹底黑成了鍋底。官場是個什麼樣子,康熙心理明白的很,因此剛才胤禟抖了出來,他雖然生氣,但畢竟胤禟的着重點不在此。而且胤禟畢竟是他兒子,年紀又xiǎo,忍忍也就過去了。沒想到的是,又蹦出來個王掞。而且話說得更難聽;什麼除非所有的官員全部換一遍,否則依然不會有什麼改觀。即便康熙也明白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俸祿漲的再高,也比不上貪污來的多。這些官員都伸慣了手,要他們改邪歸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可王掞就這麼直通通的說出來,實在是讓他受不了。恐怕也沒有幾個皇帝能受得了。

............

不過康熙還沒來的及發作,胤禟就接過了話:“王大人此話差矣。王大人飽讀經書,豈不知人之初,xing本善乎?”

胤禟厭惡儒生和孔孟之道在清朝高層中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也因此不但漢臣中幾乎沒有人對這位號稱滿洲第一才子的九阿哥有好感,就是滿族的重臣大多對他也有看法。因為畢竟如今無論滿漢、無論是否參加科舉,想要入仕,除了那些廝殺漢外,誰能不讀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