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還要從當時北大的一個女孩說起,那會兒還沒有“校花”的稱謂,在那種保守的年代裡,任何慾望都是被強制打壓和排除在人的精神之外,被視作“邪惡的,不可碰觸的東西”。然而就在這樣敏感的年代裡,林伯樂和馬德亮這一對“難兄難弟”卻同時愛上了一個女孩。

那女孩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至於她的具體來歷,就連今日林教授也不甚明了。只知道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並學習考古專業。女孩生得如花似水,更兼一張異域風情的迷人臉龐,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引起了整個北大校園的轟動。這女孩更是被考古系的學生們戲稱為“樓蘭佳人”。

林伯樂與馬德亮當時已經大學畢業,不過他們憑藉著超人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那個研究生幾乎鳳毛麟角的年代裡,繼續留在北大讀研。這在整個考古系,他們還是屈指可數的“第一人”。

如此這般,他們與那新疆女孩結識,並以考古系“前輩”的身份,開辦了一個“座談會”,專門在閑暇之時,給那些學弟學妹們傳授考古經驗。為了讓考古事業得到國家的重視,他們知道該怎麼做,他們目標遠大,深知唯有讓更多的人明白“考古”的真正含義,以及對於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才能夠令這一學科在當時的中國繁榮昌盛起來。

地球上不知還隱藏着多少“失落的文明”,別看它們年代久遠,但是它們對於現代人的啟示和實用價值,卻是不可估量的。

言歸正傳。在與學弟學妹們日常的交往中,漸漸地,林教授和馬德亮兩人在心中,竟同時愛上了那個出色的“樓蘭佳人”,並被她的絕代芳華,以及女孩少有的聰慧而深深折服,為之吸引,為之瘋狂!

林教授與馬德亮二人風華正茂,所謂“恰同學少年”,遇到“窈窕淑女”,自然“君子好逑”。

不過剛開始,鑒於當時禁錮的社會背景,他們還不敢聲張,只是把這份愛深深地埋藏於心中,直到有一天,林教授實在無法忍受這種“單相思”的煎熬,便撞着膽子,找到那個女孩,一吐胸中的愛慕之情。

林教授對此本來胸有成竹,他相信自己在考古系的地位和影響力完全能夠俘虜她的芳心,然而,事情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局,這也就致使林教授與馬德亮的深厚友誼第一次出現了“裂痕”。

當時那個女孩是這麼說的:“我喜歡有才能的人,你和馬學長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通過這麼長時間的交往,我的心告訴我自己,馬學長比起你,更具有過人的才華,這是事實,誰都無法否認。然而,我卻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孩兒,我擁有着你們無法想象的背景和來歷,由此而來,我們之間的矛盾將會不可調和,以你們兩個人的性格來看,馬學長似乎與我更為匹配,不過,短期之內,我還是不會與他在一起的。”

對於當時的林伯樂教授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撼天動地”的打擊,他一向在學業上披荊斬棘,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優秀的交往能力和不凡的談吐,博得了許多人脈關係,深受他人的擁簇和愛戴。而馬德亮卻與此截然相反,不僅生活一團亂麻,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面,更是一塌糊塗。他天生就是一個“敏感而暴躁的傢伙”,性格中帶有“嫉惡如仇”的成分,看不慣的事情往往當面戳穿,這也就令他暗自結下許多仇敵。若不是看在林伯樂的面子上,很多同學早就對馬德亮“揮戈劍指”了。

就是這麼強烈的“反差”,在愛情的博弈中,林伯樂這個看似更為優秀而完美的人卻處在了下風。林伯樂實在想不明白,明明是自己更為優秀,怎麼女孩兒卻說“馬學長更具過人的才華”?莫不是馬德亮已經先行一步,暗自給女孩兒灌了“迷魂湯”?

如此一來,兩個歷經歲月磨礪的摯友,竟然出現了猜忌。林伯樂當時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只是在心中牢記女孩兒對於馬德亮的誇讚,卻壓根兒沒有留意女孩兒其他“寓意深刻”的話語。

通過對於馬德亮的旁敲側擊,林伯樂更加證實了自己的想法:馬德亮一定背着自己,偷偷幹了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知同那女孩兒說了什麼花言巧語,令其芳心盎然?

鬱結的嫉妒漸漸轉化成了仇恨,林伯樂簡直看不慣馬德亮的任何舉動,他的沉默在林伯樂的眼中已然變成了“虛偽”和“做作”,讓林伯樂覺得噁心,繼而疏遠。

直到最後,兩人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馬德亮生性最為“敏感”,早就察覺了林伯樂的敵意,他以自己慣有的性格,保持緘默,並且不聲不響地,漸漸消失在林伯樂的視線之中。他刻意躲避着他,盡量讓雙方不在同一地點露面,如果實在是學習需要,他們也會對對方熟視無睹,置若罔聞。

沒有任何的爭辯,沒有任何的言語,甚至連爭吵也沒有一聲,兩人的深厚友誼就此破裂了。

事後,林伯樂也時常後悔,覺得自己心胸狹隘,不過又想起馬德亮一聲不吭地“橫刀奪愛”,並且對此隻字未提,嫉妒之火便再一次灼燒他的內心,使他更加堅定了“決裂”的信念。

就這樣過去了大半年,學習生活依然繼續,唯一變了的,就是林伯樂和馬德亮的友誼。通過半年時間的留心觀察,林伯樂驚異的發現,女孩兒根本就沒有與馬德亮在一起,甚至從來沒有看見過他們兩人單獨相處的畫面,林伯樂開始疑惑了:這是怎麼回事兒,他們不是相互愛慕么?怎麼過了這麼久,之間的關係還是如此?哼,管他的,反正對我有利就行了!

與此同時,新疆考古研究所突然向北大考古系拋來“橄欖枝”,希望北大考古系能夠派遣一批優秀的學生,參與他們就近將要展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考古行動。

這個消息自然在考古系引起軒然大波,所有學生紛紛踴躍報名,要知道,這樣省級考古研究所的活動,自然是一次功成名就的契機,若是有了重大發現,便可一步登天,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學生,一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的權威。

況且新疆那邊還有許多文明遺迹尚未被發現,這樣一來,他們只要參與了考古隊的行動,機會便是大把大把的,用之不竭。

然而,這次選拔的淘汰率也是相當殘酷的,不僅要求學生的理論知識拔尖,而且還要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如此一來,考古系大部分學生便與這個難得的機會失之交臂,最後,僅僅有四個人被選中參與新疆考古研究所的行動,他們分別是林伯樂,馬德亮,鄯善卓爾,以及另一個名叫李顏的大一學弟。

他們當時並未知道,這一次讓他們心潮澎湃,興味盎然的考古行動,將會給予他們人生多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