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四百一十五章機遇和挑戰

很多人常常感嘆缺少創富的機遇,其實他不知道,很多的時候,機遇光顧我們並不是敲着鑼打着鼓來的,它是悄悄地降臨在我們的身邊,問題的關鍵你是否覺察得到。網...-...其實不同的人在機遇面前,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多年以前,以sè列有一位行為學家,為一群年輕的乞丐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向乞丐們發放施捨物,乞丐們可以在以下三種施捨物中任選一種:100美元、一套西裝和一盆蒲公英。在施捨過程中這位行為專家做了一個統計,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百分之九的乞丐要了西裝,只有百分之一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十年後,這位行為學家對當初接受施捨的乞丐進行了跟蹤調查,但調查結果讓人驚嘆:要美元的乞丐,基本仍以乞討為生;要西裝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藍領和白領;而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這個結果是偶然還是必然,行為學家對此做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個結果是當初選擇時的必然結果。

他解釋說:要美元的乞丐,在拿錢時心中想的是收穫。這種只想收穫,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遠是乞丐。要西裝的乞丐,在拿到西裝後心中想的是改變,哪怕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一生。正因為他們有了改變的yu望,使自己由乞丐變成了藍領和白領。而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到蒲公英時心中想到的是珍惜機遇。

據說:蒲公英原產於地中海東部的沙漠中,如果沒有雨,它們一生中都不會開huā結果,但只要有一場很xiǎo的雨,不論這場雨是什麼時候落下的,它們都會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在雨水蒸發完前,做完所有開huā、結子、傳播等工作。要蒲公英的乞丐之所以要了蒲公英,就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明天能夠像蒲公英一樣抓住哪怕是一閃而過的機遇。

抓住機遇,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機遇的眼睛,並且還需要有一顆執着探索的心靈。說到這,筆者就想起了法國化學家別涅迪克博士,一次,他在實驗室里做實驗,當他準備將一種溶液倒入一隻燒杯時,一不xiǎo心燒杯“咣當”落在了地上,糟糕!還得費時間打掃地上的玻璃碎片,別涅迪克博士心中有些懊惱,但燒杯並沒有碎,於是他彎腰撿起那個燒杯,仔細觀察這隻燒杯和其它別的燒杯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以前燒杯掉在地上全都無一例外地摔成碎片,唯獨這隻燒杯不但沒被摔壞而且連裂痕都沒有?

他一時找不到答案,於是就把這隻燒杯貼上標籤,註明問題,保存起來。直到有一天,別涅迪克博士無意中看了一篇報道,說市區有兩輛客車相撞,多數顧客被車上的擋風玻璃板碎片劃傷,別涅迪克博士一下想到了那隻不碎的燒杯,他找到它,仔細地觀察這隻燒杯,發現那隻燒杯的瓶壁上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膜。

他用xiǎo刀xiǎo心地取下來一點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隻燒杯曾盛過一種叫硝酸纖維的溶液,那種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留下的,他想如果這種溶液能用在汽車玻璃的生產中,不就可以避免發生類似的jiāo通事故了嗎?別涅迪克博士為自己的想法歡欣鼓舞,不久這種產品真的投入生產並且大獲全勝,別涅迪克博士也因為他的發明,獲得了巨額的財富。

機遇不是隨時都有,但它卻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勤奮的人。

有一個人,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她只是一個被分配到工廠做電焊工的技校畢業生,但她喜歡英語,並且一直堅持自學,後來她考進了某大學的夜大英語系。利用業餘時間深造學習。電焊工這個活很累,她白天要幹活,晚上又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上學,很多人都不理解她,一些人認為她起早貪黑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不值得,有的人還出於嫉妒處處給她設置障礙,但她仍然堅持着。

1986年她夜大畢業,那一年她25歲,還沒有結婚,正趕上中國銀行籌建,到她所在的畢業班要人,當時要求的條件是年紀在25歲以下,未婚、專業英語畢業成績要在95分以上,她通通達標,就這樣她沒有靠任何關係和背景就走進了中國銀行,並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日後有人說她幸運、命好,其實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為了迎接今天的機遇,所付出的種種努力。

任何努力,只要付出了總會有回報,這種回報就是人們所說的幸運或者機遇,不同的是這種幸運和機遇的降臨,只是時間早一點、晚一點的事。

人們常說,天才加機遇等於成功,一個有才能的人,把握不住機會也不會事業有成。有這麼一個上帝的信徒,他相信上帝達到了痴mi的程度,這一年正趕上發大水淹了他所住的村子,鄰居做了個木筏子,讓他一起逃離村莊,他說不用急,我是上帝的信徒,上帝會來拯救我的,鄰居無奈,只好走了。

大水已經過了膝蓋,這時來了一條船,船上的人讓他上船,他說,我只信上帝,上帝會來拯救我的,船上的人見他不上來,只好走了。過了一段時間,大水已經沒了xiong部,天上來了一架直升飛機,給他扔下了軟梯要他趕快上飛機,他仍然堅持說上帝不會扔下他不管,一定會來救他的,所以他還是不肯走,飛機也只好飛走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洪水淹沒了整個村莊把這個人淹死了。這個人死後真的上了天堂,他見到了上帝並質問上帝,我是一個虔誠的信徒,我有了災難上帝為什麼不來拯救我?上帝說,我怎麼沒救你呢,我給了你三次機會:第一次是你鄰居的木筏子;第二次是一條船;第三次是直升飛機,你怎麼說我沒救你呢?只是你沒有把握住機會罷了!

《聖經?馬太福音》中有則寓言,大意是主人遠行前分別給了三個僕人一些資金,等回來時發現,前兩個僕人都將資金翻了一倍,而只有最後一個僕人守着資本無所作為,於是主人獎勵前倆人而懲罰了後者。隨後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後來這句話被概括為一個術語“馬太效應”,應用在經濟學領域中的意思就是一種一步領先,步步領先,贏家通吃的現象。

中國也有類似這樣的故事。有一個人碰到一個神仙,這個神仙告訴他說,他有機會得到很大的財富,在社會上獲得卓越的地位,並且娶到一個漂亮的妻子。這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這個奇蹟的承諾,可是甚麼事也沒發生。最後孤獨的老死了。

當他上了西天,他又看到了那個神仙,他對神仙說:“你說過要給我財富,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我等了一輩子,卻甚麼也沒有。”神仙回答他:“我沒說過那種話,我只承諾過要給你機會得到財富,一個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和一個漂亮的妻子,可是你卻讓這些從你身邊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