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已經達到目的的杜營不想再和便宜徒弟參合在一起,看着億萬如來菩薩金剛擠在菩提樹下開個人英雄表彰大會着實沒意思。

正打算帶領自己人撤走,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妥,杜營有點信不過毗濕奴的人品,乾脆從天雷珠里調動大道之力,在佛陀身前的地皮上揮毫留下“老君度佛於此地”七個大字,這才轉身騎牛,率眾而走。

毗濕奴和大梵天也看見了這幕,不管他們有多全知全能,但是不識漢字也是白搭,根本不知道杜營寫的是什麼,但是想來絕對不會是什麼祝佛教生意興隆的話。

當毗濕奴發動諸天神魔全力攻擊都毀不掉這塊地皮分毫時,他隱約感受到了濕婆削足的悲哀,只得吩咐下去把菩提樹下千步內劃為禁地,任何人不得出入逗留。

杜營已經完成了古印度攻略戰的初步目標,基本上以後只要佛教存在一天,只要他們還供奉釋迦摩尼佛,就不能無視道門這個凌駕於佛門之上的現實。

當然,篡改佛經弱化或者忽視掉杜營的事絕對會有,但是不可能發生在佛陀入滅前,因為要是佛陀也參與進來此事,等到杜營找上門去毗濕奴不好推脫,會影響雙邊關係,這種事只能等到佛陀入滅之後去做,就算杜營找上門去毗濕奴也會有足夠的理由喊冤,推說這是手底下擅自做主,自己毫不知情。

杜營的佛門入股事宜是成功了,但是毗濕奴這個董事長無時無刻不在想着怎麼把道門資本擠出去,好獨佔話語權,最好是讓杜營凈身出戶,輸的清潔溜溜。

相比起來,儒家在這方面就要厚道的多,一方面儒家的君子之道就不允許自己做出欺師滅祖的事,或許儒家以後會淡化老子對孔丘的作用,但是不會倒打一耙,反口相譏,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儒家並不是徹徹底底的宗教,而是一個依附於執政政府的人才選拔群體,與道教並不發生利益衝突,所以無需詆毀道教。

而現在看起來與道門秋毫無犯的佛門將在五百年後傳入華夏,與華夏本土道教發生最為激烈的衝突,那時也正是考驗毗濕奴人品的關鍵時候。

前世這場持續數千年曠日彌久的宗教戰爭說不上誰輸誰贏,佛教成功登陸華夏,弘揚教義,但是同樣也被漢地的黃老思想改造的面目全非,無法分辨。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佛陀本人如果跨越千年時光進入繁盛時期的中土佛門,首先絕對會被當做開葷破戒和尚逐出僧團,打出山門。

在古印度這些高僧大德們無視政府權威,口若懸河,天花亂墜的與一干大大小小的縣團級國王促膝談心,接受供養,美其名曰不懼大眾威德。

這種角色要是拉到秦始皇面前裝逼,那真是來多少死多少,根本不帶眨眼的,算他們傳教傳的晚,沒趕上秦皇漢武的趟,只能哄哄梁武帝這種弱智。

輪到唐太宗李世民手裡,和尚群里不是也出現過一個這種二貨,不知道受了誰的哄騙挑唆,跑到李世民面前用嘴巴給他祖上做DNA,鑒定李世民祖上一系不是老子血脈,純屬野種,再當著李世民的面詆毀老子及其母親,這種不長腦漿的胎盤屬靈長類不知道是吃什麼長大的?竟然算得上高僧大德,居然還有資格可以面君。

李世民也精明,並沒有讓手下直接把這二貨叉出去叉叉了,要是這樣做了,那豈不是成就了這二貨的美名,說不定佛經里還會多出一個二貨菩薩。

李世民直接跟這二貨說,我現在關你七天,七天後殺你,你們佛門不是常說“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嗎?我給你七天時間念,念夠了再來殺你,看看刀子會不會段段壞。

七天後,李世民又問這二貨:“觀音念夠了嗎?念夠了就開刀問斬。”

這二貨還沒蠢到家,經過這七天深思熟慮後終於成功從幼稚園畢業買到了學前班文憑,一臉諂媚的說:“貧僧這七天沒念觀音,只念陛下。”

李世民渾身一顫,差點沒吐出來,被另一個男人基情四射的念叨整整一個禮拜,只要是個正常人都受不了,但是這時再殺他就有欲蓋彌彰的嫌疑了。

最終這個二貨和尚還是歡歡喜喜的回到了僧團中間做他的弱智團長去了,與觀音力沒什麼關係,純粹是基神在保佑他。

李世民終其一身都對觀世音菩薩不抱什麼好感,這個故事裡就是以破觀世音的護持為樂,誰要這個雌雄莫辯的傢伙跟李世民同了一個字的名。

而觀世音菩薩自唐後為了避李世民的諱而改叫觀音,省略了中間的世字,連菩薩都要為君王避諱改名,那一干修行不圓滿的和尚們怎麼可能不懼王權?

所以在古印度風靡諸國,惹得萬千民眾頂禮膜拜,眾多國君悉心供養的佛教到了中國就演化成為君王案几上的精緻玩物,民眾自我安慰的精神鴉片。

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經奠定了後世中華民族以自己為核心的利益至上原則,對於世事只注重於實際利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口號,神的號召力被削弱到了最低點。

應該說中國人絕大多數打心底是不信神的,所謂的信眾多數也只是臨時抱佛腳,逢年過節燒個香就算是虔誠了,真的傾家蕩產來供佛的狂信徒只會被人當瘋子。

比如佛教在中土的傳播就是個例子,同樣是佛,未來佛彌勒的信眾鋪天蓋地人山人海,過去佛燃燈的信眾有幾個?

很顯然,就算是信佛,華夏百姓也是按照血脈里道門的利益思維來選擇的,以利益為重,不會真正的就栽在彼岸回不來了。

道德經就是一本講述利益爭奪的書,而且反覆強調的最關鍵地方就在於怎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權,一個人生存權是一切利益爭奪的基礎。

所以杜營那個時代西方研究中國文學總是最喜歡研究老子,這完全是源自於他們對於利益爭奪的敏感度決定的。

不要以為講利益就是俗,利益才是人類亘古以來不變的話題,每個人生存都是在努力獲得各自的利益。

傳統,禮儀,風俗,文化,知識,乃至於宗教都在不斷地變化適應當中,只有利益才是人類奮進的原動力,至始至終都沒有變過,可以說,只要有人就有利益的爭奪,天道是無私的,人道是自私的,利益就是人類自身的道,無可辯駁。

不要被道德經里到處都是的不爭言論給誤導了,老子所謂的不爭,是因為如果你去強行爭奪,會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甚至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存權。

真要是把自己搞到連命都沒有了,還拿什麼爭?只有在後顧無憂的情況下才能去爭,先要保命,再去積攢資本爭取,無為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

杜營突然下定決心,他要在古印度傳教,把一些後期道教理論傳播出去,給毗濕奴添點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