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河北道博陵郡治所安平縣,當陸浩開始最後一場考試的時候,王策已經來到了博陵崔氏的老巢。

進城的時候夜已深了,安平縣城的四處城牆上站滿了手持兵器的民壯。

崔家自有隱藏的消息渠道,長安的別苑一出事,崔家在長安城的暗樁就已將消息快馬加鞭往博陵傳來。

在這方面,別說在長安城根基尚淺的許辰等人無法阻止,就是經營了十幾年的太子李亨,乃至權傾朝野多年的李林甫也無法阻塞崔家的消息通道。

同是七宗五姓的其餘六家倒能做到這點,只是在明知朝廷要對崔家下狠手的時候,讓他們保持沉默都已是最好的結果,又怎能奢求更多?

王策從未想過出其不意,來之前他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太子黨、李黨、徐黨等朝中巨頭們也在緊鑼密鼓的填坑,不斷推敲崔家任何可能行動的細節,儘力做到萬無一失。

這只能是一場堂堂正正的殲滅戰,容不得半點僥倖。

河北道的駐軍還在治所魏州集結,而真正作為消滅崔家主力的禁軍和太子親衛此刻尚在長安。

王策提前趕來,為的是不讓崔家有暗度陳倉的可能。

“三掌柜,從這邊走!”早一步來到安平的彭澤從城牆處一個偏僻的角落裡將王策拉了上來。

王策站上城牆後左右看看,卻見那些手持兵器的民壯就像沒看見他們幾個一樣。

“不錯,能做到這一步出乎我的預料!”

彭澤憨笑道:“那麼多錢砸下去,要沒點效果,老彭就沒臉見掌柜的了!”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先入城吧!”

彭澤將掛好的繩索遞過來,幾人先後順着繩索下了城牆,上了一輛早已備好的馬車。

博陵崔氏的祖宅在安平縣以北,面積足足相當於半個安平縣城。

漢代初置博陵郡的時候,崔氏還只是安平縣南部的一個中等家族,此後幾百年,戰亂頻發,過往豪門俱被雨打風吹去,原本的中等家族卻越來越大。

戰火將安平縣毀去,新的縣城便以崔氏的祖宅為基礎慢慢擴充到了現在的地步。

自南向北望去,依舊能看到那一排甚至比城牆還要高出一倍的坊牆,那是亂世中崔家修築起來的堡壘。

除了坊門更加寬敞外,高牆之上似乎還能聞到硝煙的味道。

“不好打啊!”

彭澤選的住處正對崔家那一片祖宅,王策瞭望一番後,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

只是窺探了片刻,王策卻分明感受到了好幾股警惕的目光。

“裡面應該還有不止一位宗師境高手,至於私軍,怕是最少還有兩千……”先來一步的彭澤迅速彙報着打探來的消息。

“強攻等到李亨的人來了之後再動手,我們眼下要做的是和崔家爭奪這安平縣的民心,如果大軍來時,安平縣的百姓還站在崔家那邊,我們將要面對的就是二十萬百姓駐守的堅城,光靠太子親衛和一萬多禁軍是不可能攻破的。”

“那我們現在只要確定他們不跑就好?”

“在沒到山窮水盡之前,他們應該不會轉移人手,畢竟真這麼幹了,怎麼也得派出一位宗師護衛……”

情況和王策預料的差不多。

此刻在崔家的祠堂內,足足三十七名白髮老者匯聚一堂。

這些都是崔家各支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宗族大會也只有在家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才會召開,只是每年祭祖,可看不到這麼多老頭子出現。

祠堂內的氣氛十分壓抑,儘管崔家上層壓住了長安傳回來的消息,但是籠罩在崔家大宅上的陰霾卻已讓每一個崔家人喘不過氣來。

“當初我說什麼來着?家主之位就不該在父子間傳承,可你們呢?非要貪圖他那點小恩小惠,現在好了,全家都要死光光了!”

“我早就崔乘風這小子成不了大器,眼高手低又暴虐殘忍,自打十歲開始,哪年他家院里不得弄死幾個丫鬟婢女?”

……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人家都殺到家門口了,再沒反應,我們大家都沒活路了!”

“是戰是降,還是拿個章程出來吧!”

……

“投降?也得人給機會啊!這一次可不光是皇帝要對我下手,朝廷里幾大山頭都在盯着我們崔家這塊肥肉,就連另外幾家……真到了這種時候,誰能保證他們會站在我們這邊?”

“離得近的子弟差不多都得到了消息,此刻應該在回來的路上,可那些遠在外地為官的……只怕要被他們一鍋端了!”

崔家內,家主的權力最盛,宗族大會雖有罷免家主的權力,但這種非常設機構幾乎形同虛設,而真到了需要宗族大會討論家族存亡的關鍵時刻,宗族大會上下又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機構。

以往出現的幾次里,幾乎都由家主來主導宗族大會的議程,可這回,連家主都死了,眼下崔家的宗族大會都不知是該先應對危機還是先選出一個繼任家主。

“蛇無頭不行,依我看,還是先選出繼任家主吧!”

這個提議,在場很多人都有想過,可眼下這種局勢,要的是能夠力挽狂瀾的英雄,承平日久的崔家還當真選不出合適的人來。

至少在場的老人們就沒幾個願意把自家的兒郎推上這個火坑。

“怎麼?堂堂博陵崔家,現如今竟連一個家主人選都推不出來嗎?”方才動議的老者算是崔家目前還能正常思考的幾人之一。

眼見眾人還是沒有反應,這人氣急反笑:“好嘛,前幾日還搶得打破頭,現在連站出來說一句都不敢了嗎?”

“我看就叫十三郎上吧!”

崔家子弟何止千萬,即便同輩也每每有數百人,然而能夠被這些老人們排序的卻只有幾家嫡脈的子弟。

但這人口中的十三郎卻讓大伙兒摸不清頭腦。

“老十三不是二十年前就早逝了嗎?”

“不是三房的那個!”那人搖頭道:“是南城老七家的三小子,前些年一個人在西域闖蕩,白手起家置辦起好大家業的那個!”

“他?他們這支兩百多年前就已經出了五服,選他當家主,這不合規矩啊!”

“現在都什麼時候了?”提議那人叫道:“再講規矩崔家就真要完了!”

“老七家這三小子倒真不錯,一個人誰也不靠,在西域那樣的蠻荒之地創下偌大家業,是個能擔大任的!”

“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眼下我們崔家要的就是這種有本事的人當家主!我贊成!”

“我也贊成!”

……

甭管心裡怎麼想,眼下這種時局可不是爭權奪利的時候,先把這小子扶上去再說,一切以渡過眼下的危局為重。

遠離崔家主宅的這個十三郎,這次其實只是回老家準備將父母帶去西域,奈何老人們故土難離,為了勸動父母這才多留了幾日,卻不想那個他想都不敢想的家主之位就這麼從天而降,砸了下來。

安平縣城內,局勢還處在醞釀中,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崔家出了事,城牆上的民壯也只是每年的例行操練,儘管去年的操練才過去沒多久,這一次的城牆上也明顯多出了許多訓練有素的軍士……

普通百姓,自是不會也不敢去猜測在安平屹立了上千年的崔家會有任何的動蕩。

然而遙遠的長安城內,對於博陵崔家的聲討已經發展到熱火朝天的地步。

隨着科考最後一場考完,忍耐了三天的學子們終於爆發出了屬於年輕人的活力。

各種文會被聲討崔家的講演取代,學子們不再討論過去三天考試的試題,而是每每對世家、對豪門發出聲聲質問。

呼籲公平、廢除特權、一視同仁等等,這些想法訴諸口號也好,展開行動也罷,大考之後的學子心中,這樣的念頭揮之不去。

或許就連始作俑者也沒有料到,長安的氣氛會激化到這樣的地步。

徐黨當初只想利用輿論對七宗五姓施壓,迫使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倒崔行動中最大限度的保持沉默。

然而這種針對世家豪門的輿論渲染卻恰好遇上了科考,每一年的科考,進士及第者不過寥寥幾十人,其中寒門學子更是鳳毛麟角。

這一次,早有傳言朝廷會錄取十倍於往年的名額,然而這並沒有減輕寒門學子的擔憂。

就算錄取人數多了,可往往年的慣例,豪門及第者也必將屈指可數。

這樣的結果,不是諸多寒門學子想要的。

若在往常,也就罷了,畢竟對比往年,今年的機會更多,可眼下既然出了崔家謀逆這種大事,長安城內又有着聲討世家豪門的輿論浪潮。

心中不甘的寒門學子便難免將這種不甘藉機發泄出來。

當這種情緒越來越得不到控制後,不甘便衍生出了渴望,濃烈的渴望中,對以往不公的憤怒也不可抑制的爆發了出來。

局勢已經到了很危險的邊緣,豪門子弟閉上了反駁的嘴,甚至紛紛躲回了家中,不敢出去面對已經快要瘋狂的寒門學子。

而得知這種變化的徐黨黨魁徐番,對於這樣的局勢,也說不出是喜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