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百軍棍的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不光是那些挨打的將領和被唐楓嚴詞訓斥的將領,還有那些看到將領們被打了一百軍棍的普通士卒都被總督大人的這個下馬威給威懾住了。直到這個時候,一些人才回過神來,想到了種種關於這位年輕的侯爺以往的種種傳說。

他曾在遼東守過邊,在十數萬的金軍包圍下依然能堅守城池;他曾在山東以數千人馬平亂,更以軍中將領的身份悍然將山東布政使處死,甚至將文人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衍聖公於萬眾面前斬首;他曾以錦衣衛同知回鄉的身份把浙江的官場殺得人人自危。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他們以為的年輕勛貴所能夠做出來的,而今天他們這些人居然還敢在他面前自以為是,這不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嗎?

人家那可是有着王命旗牌在手的,當年那麼多的大人都被他說殺就殺了,自己這些人又算得了什麼呢?由這一刻起,趕到陝西來聽從唐楓節制掃平叛亂的數省人馬終於收了心,不敢再有半分的懈怠了。每日里,除了按時操練之外,那些將領也會時不時地來見唐楓,向其求教接下來的行動,當然更重要的是想在這位大人面前好好地表現一下自己了。

對大軍上下軍容一肅的變化,唐楓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戰鬥的開始,所以對這些自己將倚之為得力臂助的麾下將領們,他還是很看重的。對待下面的將領,除了為帥者的威嚴之外,還要有恩,寬嚴相濟才能真正讓他們心服。所以對這些時不時來見自己的將領,唐楓也很是客氣,並再三強調一件事情,此次平亂若成,大家都能得到升賞,而且更傳令三軍,一旦敗敵,只要是奮勇作戰的,繳獲的亂軍輜重都會分於他們。

這樣一來,這些軍士們的士氣就更加的高漲了,有不少性急的將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剿滅叛賊了。但是這個時候,唐楓卻硬是壓制住了大家的這股急於一戰的心思,他在等着一些更確切的消息,一些關於那些反賊真正動向和目前情況的消息。

這些消息就要靠錦衣衛密探的查探了,在他從京城出發之前,唐楓就已經暗令錦衣衛的精幹之人提前來到陝西查探那些反賊的具體情況了。那些陝西官方送到京城的軍報,只是一個籠統的敘述,並不能真正對反軍的情況有個詳細的說明,而唐楓深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所以對情報的掌握是很看重的。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在一得皇帝許可之後就把錦衣衛的大權給奪回手的最主要的原因了,而不是只因為那駱養性的不從命。

在剛到陝西的時候,唐楓就已經知道了現在這裡的亂軍共分為三股力量,一為王嘉胤,一為王佐桂,而第三股力量就是最為風生水起的高迎祥了。雖然在陝西當地官府的着重圍剿下,自稱為闖王的高迎祥部折損了不少人馬,但是他卻也因此打出了名頭,使更多的人投靠到了他的麾下。而因為有他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緣故,那王家兄弟的名頭卻不甚響,但就錦衣衛送上的報告來看,這兩路人馬也不能小看,目前兩王各有四五萬大軍,而高迎祥更有七八萬人擁戴。

雖然唐楓知道這些數據有着極大的水分,往往是將一些亂軍的家屬也算了上去,但因為這是第一次作戰他不想出任何的差錯,所以在沒有十成把握之前他是不會真箇下令出擊的。他還在等,等待着更加確切的消息由錦衣衛的人送來。

這卻讓那些急於立功的將士們有些不耐了,若不是唐楓已經收了他們的心,只怕都有軍隊會悄悄地跑去和反賊打上一仗了。不過那些將領們卻還是每日趕到唐楓面前軟磨着,希望總督大人能儘快出兵。對此,唐楓只是勸他們不要心急,靜等自己的命令。

這一等就是七八日,就連唐楓從京城帶來的中軍人馬,以及左良玉二人都有些沉不住氣了。這一日,在勸走了幾名又來求戰的河南將領之後,關正傑和左、孫二人也來到了唐楓跟前,關正傑道:“總督大人,再這麼下去,將士們的銳氣可要耗盡了。而且朝廷中的那些人也在關注着這裡的情況,若是再這樣下去,只怕他們都會以大人您的不作為為借口來攻訐你了。”

左、孫二人也紛紛點頭:“是啊大人,現在軍心也已經盡收,正是趁勢發兵剿賊的時候,我們能等,陝西的情勢可等不得啊。”

唐楓微笑着聽完了他們的話,半晌後才道:“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不過我卻有着自己的打算。既然我們奉了聖命來剿賊,就要一戰而成,不然怎麼樹我朝廷的威風?所以我在等着一個最有利的時機。我想這一刻應該不遠了。”

正當幾人有些摸不着頭腦的時候,一名普通百姓裝束的男子快步走到了大軍駐地的前沿,在亮出了錦衣衛的腰牌之後得以順利來到了唐楓的帥營之前。聽到有錦衣衛的人求見,唐楓雙手一擊,對身邊的幾人道:“看來機會已經到了!傳他進來回話!”

“見過大人!”來人是一個看着和尋常的老農差不多的樸實的漢子,只有當他雙眼閃過精光的時候,才有一種錦衣衛密探的感覺。

讓他起身之後,唐楓才道:“可是有了亂軍的進一步發現嗎?”

那人尷尬地看了唐楓一眼,隨即說出了一件讓唐楓和在場的幾名親信將領都瞠目結舌的事情:“大人,三日前,反軍王佐桂部圍攻韓城,卻被趕到救援的官軍所圍,最後該路人馬盡皆被殺……”

“什麼?”唐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說三路勢力最大的其中一部被陝西當地的官兵給剿滅了?可知道那帶軍剿滅他們的是什麼人?”

“是的,數萬人馬盡被屠戮!帶兵者乃是陝西一參政,姓洪名承疇。”

經過近三個月的試探和征戰之後,這些亂軍的膽子也越發的大了。或許是當地的官軍與那些反軍或多或少有着什麼樣的聯繫,又或是為將者的一時心慈手軟,反正在這幾個月的交戰中雖然反軍的勢力遠遠比不上官軍,但他們總能死裡逃生。比如有幾次明明已經被官軍所圍,幾乎已成必死之局的時候,官兵卻沒有真下死手,而是讓他們投降。

反軍還真的就投降了,但在一出了包圍圈,一離開了死地之後,這些反軍就再次反悔了,重新拿起了兵器和官軍作戰。這是反軍在處於劣勢的時候最慣用的一招,而官軍方面因為為將者怕擔負殺降的名義而被朝廷怪責,雖然知道他們十有八九是假投降卻也不敢真的殺了那些詐降的反軍。如此官軍的普通士卒就倒了霉了,往往一個不慎就被突然再反的反軍殺個人仰馬翻。

這樣的後果就是有不少的官軍因為不滿上司對反軍的縱容,以及軍餉的不足而反過來投到了反軍陣營之中。所以只是短短几月工夫,這些由農民和尋常百姓組成的反軍戰力居然得到了極大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