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在北京城東北方不遠處便是懷柔縣城,這只是順天府轄下的一個小縣而已,並不起眼。不過今天要是有人來到此處,必然會發現這裡的不尋常,因為只要你靠近縣城,那就會有拿着各樣兵器的軍士將你“請”進縣裡,然後就出不來了。

唐楓帶了人馬離開北京往東北而去,可他卻在行了不到半天后就停下了腳步。各省派出的援軍,他依舊讓這些人繼續趕向遼東,而他自己則率剩下的數萬三大營精兵留在了懷柔縣城。那縣裡的縣令等官員對此很是不解,但唐楓卻也沒有向他們解釋的必要,只是讓他們安撫好百姓,保證他們的正常生活。不過這懷柔縣城五里之內,已經只許進不許出,完全與外界隔絕了開來。

在駐軍三日後的清晨,一隻灰白色的信鴿撲棱着翅膀出現在了縣城的上空,在天上迴旋了一周後,它便發現了目標,然後一振翅膀,直直地往原來的縣衙門沖了過去。

很快地,一封裝在竹筒里的密信就出現在了唐楓的案頭。看完錦衣密探們的密報之後,唐楓的嘴角露出了譏誚而又帶着狠辣的笑意:“他們果然開始不老實了,看來我的防備沒有多餘啊。既然他們不想安穩地過日子,我就成全他們。”

說著唐楓快步出了大堂,對守在外面的親衛下令道:“傳我之令,大軍調頭回京。有人在京城裡圖謀不軌,要亂我大明社稷!”一言既出,整支已經休息了幾日的三大營官軍就很快地調動了起來,重新集結,然後回頭向北京城挺進。

此時,在北京城中,是一派山雨欲來的壓抑。眾官員急急地往皇宮而去,卻忘記了一點,現在宮門已經落鎖,便是皇帝的聖旨都不能打開,這讓他們只能在宮門外等候,等着天明見了皇帝,然後再走下一步。

天一亮,群臣就擁進了宮去,那些守宮門的禁軍想要阻攔,全被這些彷彿打了雞血般亢奮的大人們給推開了。這些禁軍還是原來的人馬,可不敢真與這些朝中大臣起什麼衝突,只得眼睜睜地看着這些人闖進了皇宮。

“太后,臣等前來救駕!”在來到後宮,見到年幼的正元皇帝的時候,群臣立刻就跪下說道:“安國公唐楓雖為人臣,卻欺君妄上,實在是天理不容!現在他身在他處,正是我等撥亂反正,為我大明江山社稷儘力的時候。還請陛下能下旨斥其之罪,號令天下臣民共同討伐此等禍國殃民之徒!”

這一番話說得很是鏗鏘有力,大義凜然,就連說這話的黃立極都有些被自己感動了。但是眼前的太后卻並沒有這種感覺,她只感到了陣陣的恐懼。現在這個局面,她很清楚自己已經做不了主了,他們之所以還來見皇帝和自己,只是為了要個名義而已。一旦他們奪權成功,自己和兒子依舊只是這些臣子們的傀儡,或許還比不得唐楓當政時呢。要知道自己兒子的皇位可是唐楓決定的,誰能保證這些人在得權之後會不會重新再選一個皇帝。

但這卻並不是最可怕的,太后真正擔心的還是在知道京城政局之變後唐楓的反應。要知道他現在可掌握了大明多半的軍隊啊,這些臣子怎麼就沒有考慮到他一旦翻臉之後的後果呢?到時候不但這些人會被殺,就連自己和皇帝都可能受到牽連,這可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可是現在卻不是她這個太后所能做得了主的了,唯一能做的只有暫且同意這些人的意思,走一步看一步了。所以太后便點頭道:“諸位愛卿說得在理。不過,皇帝年幼,哀家又是個婦道人家,對有些事情實在不能做主,所以一切都要仰仗各位了。”她只有把一切都推給了眾臣,這樣或許當唐楓殺回來的時候,還能有個說法。

對太后的這個反應,黃立極他們並不感到意外,他們來此也沒有完全讓皇帝和太后做主的意思,只要他們能表了態,自己能名正言順就好了。所以眾臣立刻就朝着皇帝磕了個頭:“臣等一定不會辜負皇上和太后的重託,還我大明一片朗朗晴空!”

有皇帝的首肯,又內閣在手,這些官員立刻就掌握了話語權,一道早就草擬好的聖旨即刻頒布了下去。先是點出唐楓的欺君之罪,然後就是剝奪唐楓的一切職位,讓那邊的士兵將人給押來受審,同時又下令給京城的其他官員和將領,說明唐楓的罪名,讓大家棄暗投明,跟着自己等一起對付唐楓。

在這些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官員們看來,只要自己掌握住了皇帝,有了聖旨在手,就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得道多助下勢必能取得勝利。但他們顯然小看了這幾年來唐楓所做一切的影響力,現在的朝廷早不是當初的那個大明朝廷了,有些約定俗成的看法已經不適合現在這個年代了。

先是那些靠着唐楓才能重新在朝廷里佔有一席之地的武將們對他們的說法就是嗤之以鼻。誰都知道一旦唐楓失勢,讓這些文官們重新掌握大權,武將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這是他們怎麼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對文官們所傳的話,他們壓根就沒當回事,反而派了心腹之人趕出城去給唐楓帶信了。不過因為對方畢竟是拿了聖旨的,在事情沒有出現新的變化之前,這些人還是不會真與之為敵的,只是在旁冷眼旁觀。

不過有些人可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那就是尋常的北京城裡的百姓們。這幾年來,大明朝在唐楓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的情景可是有目共睹的,百姓們可是將唐楓看成了自己的衣食父母般的敬重。今天朝廷居然宣布說安國公是亂國的賊子,這怎麼能讓大家信服呢?

就在百姓們暗地了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這一定是朝中出了奸佞,想要自毀長城的時候,另有一個說法也冒了出來,那就是朝中那些想定唐楓之罪的官員中有許多是收受了金人的好處,就象南宋殺岳飛一般地要殺了對金國最大的威脅。

這說法傳得有板有眼,好象有人在旁邊看到那些大人們收了巨銀一般。雖然這說法有着諸多的漏洞,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事情居然就被整個北京城的百姓們傳了開來,而且大多數人居然相信了。這可能是那些大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的。

民眾的憤慨之情愈演愈烈,已經被那些剛剛還很是歡喜,志得意滿的大人們所查知,這下他們可就傻了眼了。此時可不能出現任何的一點疏漏啊,所以他們急忙命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的人前去捉拿散播謠言的人,務必要將這種不利的言論給壓下去。

可是五城兵馬司的人卻是出工不出力,只是敷衍地派了幾個人上街走了一趟,完全沒有執行這些大人們的意思。因為五城兵馬司也是武將系統,他們早就得到上面的關照了,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一定要拖住文官們的腳步,只有這樣才能為唐楓的回來打下基礎。至於順天府,本來衙差數量就不夠,又有不少人受了家人的影響不肯出力,這就導致一眾大人們想要壓制言論的方法徹底地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