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下有鬼》 秋白蓝雨

我們村裡有座老屋,看上去極其古典,老式,就好象是座歷經歲月洗禮逐漸風乾的岩石,每次經過這座老屋時我似能聞到一股滄桑的味道。

這座老屋周圍隨著經濟發展建造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洋樓後,它依然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僅僅變得有點陳舊而已。老屋牆壁是用灰色大塊青石堆砌而成,十分齊整,四面牆壁皆是如此,看上去十分結實堅固,老屋只有一層,但高度約莫有六七米,也遠比一般人家房子要寬得多,窗戶是木製的,屋頂的瓦則是青色黑瓦,整齊地碼在屋頂上,有時候站在我家二樓遙望村裡那座老屋時,總感覺那不是座屋子,而是個隨著時代變遷退出歷史舞臺的垂暮老者。

自我記事起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去老屋前玩耍,因為老屋前面是一大塊和老屋面積相等的空地,要知道在農村這種地形極為難找,一般都被人蓋了房,稻場雖然也十分平整面積更大但是灰塵極多,我們除非是沒地方玩否則絕對是不肯去的。而老屋前地勢格外平坦就跟用石碾砣精心碾壓過一般,連樹都沒有種上一棵,是我們小孩子的樂園。

平日裡我們就在老屋前挖幾個橢圓的坑,趴在地上打著彈珠,懊惱自己打彈珠的準度或是羨慕別人一打一個準的技術,每天都弄得自己衣裳、身上灰頭土臉,還樂此不疲。有點錢的話就去買嶄新的洋畫,趴在地上用力的拍著,經常鼓著腮幫子深深吸著氣,揮舞著小手朝地上“啪”用力地拍著,到最後洋畫沒贏幾張手卻都給拍腫了。當洋畫和彈珠都輸得沒有時,只好跳跳房子什麼的,有時候小孩子多了就分成兩幫,各自雙手抱住一隻腿,朝著對方拼命的轟撞著……

我常在想到底是誰第一個發明這些適合我們小孩子的遊戲,這個發明者一定是個天才,若是沒有這些遊戲在物質匱乏的貧窮年代我們童年又將果得多麼索然無味……

在老屋前玩得久了,我們自然對老屋產生了深深的好奇心。記得五六歲時,老屋裡還是有人住的,是一家四口還是一家五口已不大記得清,我們曾偷偷窺視過屋裡,發現裡面都是木製縷空的牆壁與門,上面雕刻著許多花紋,顯得既古代又有幾分幽雅,但光線無比昏暗我們根本不敢進去,只敢在老屋前打著彈珠,在印象中好象老屋門口時常坐一個滿臉褶子的**,躺在藤椅上安詳地看著我們……

後來這家人舉搬走了,據說村裡來了很多輛村民這輩子都沒有見過的大車,這家男人發了大財到省城裡買了房子,具體是幹什麼發財無從得知,只是當天鬧得極為熱鬧轟動。等人去樓空後,村裡流言蜚語逐漸多了起來,甚至都流轉到我們小孩子耳朵裡。說在解放前戶主的**就是我們這有名的大地主,那種青石板房就是證據,住起來冬暖夏涼,蛇蟲鼠蟻不侵。那家人房子風水格外的好,地基就是我們村龍頭的位置,他家前的平地就是龍眼,屋子建在龍頭之上,全村風水都朝他家裡湧,焉有不發財的道理?

老屋是否建在我們村風水最好的位置,或者說我們村地下有沒有龍這一切不得而知,但我們小孩曾爬到一戶人家四樓俯視過,發現老屋的確在整個村子最中心部位,只是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就算好風水,就能發財。

等到那家人搬得徹徹底底,甚至幾年都不曾回過老屋後,我們小孩子就肆無忌憚起來,在學校裡受到了委屈或者被同學欺負了,放學就揣上兩磚頭裝兜裡,路過老屋時朝著老屋牆上的玻璃就是一磚頭,緊接著玻璃碎屑四下紛飛。原本老屋左廂房只有個狹小的窗戶只有兩塊玻璃,右廂房則比較大,有十二塊,但沒多久就被我們用磚頭砸得乾乾淨淨,

每次聽到那“砰”地一聲巨響以及玻璃碎裂聲時,我們心情總是十分振奮,似乎破壞是件暢爽無比的事情,能令身心愉樂。起初還有附近鄰居聽到動靜出來查看說上幾句,久而久之見這老屋戶主都不會回來,對我們小孩子調皮的行為也就聽之任之。玻璃砸完後我們又拿磚頭砸大門,但老屋大門十分結實,哪怕我們用盡全身力氣舉著大石塊擲向大門上,頂多也只能在門上留下一塊淺淺的印子,鎖是過去比較老式的洋鎖,我們拿磚頭將鋼筋錘歪了,也無法將鎖給弄開。時間一長,老屋兩扇木製硃紅色大門就被我們砸得坑坑窪窪,像是被狗啃過。

大門進不去我們又另闢捷徑,一夥人拿繩子纏在老屋右廂房窗戶上的鋼筋上,每天寫完作業沒事了就去朝兩邊拉著,這樣日積月累,還真被我們將鋼筋拉得扭曲變形,形成一個容小孩子勉強進出的通道來。

有了通道我們十分振奮,相互攛掇著對方先爬進去,但誰也不肯做這個出頭鳥,怕被大人發覺了冠上強盜的罪名。常言說得好笑貧不笑娼,但在我們村做強盜是比做娼婦還丟人的事情,我們雖然小但都不願丟這個人。只好每天在老屋前耍樂的同時,扒在窗戶上朝裡面張望著,但裡面光線昏暗除了勉強看到一些古色古香的傢俱外,其餘地方根本無法看清。黑皮在我們中個頭最為瘦小,膽子也不小,每次都是他撅著屁股將腦袋伸進窗戶裡朝裡望著,嘴裡還不時發出“嘖嘖”地驚歎聲,告訴我們裡面的燈十分豪華,銅鏡他從沒有見過,梳妝檯十分漂亮之類的話……

雖然我們並不是很相信黑皮的話,但對老屋裡事物的渴望卻與日俱增,有次黑皮被虎子從後面推著屁股險些進去時,卻被七**路過發現了,她趕緊大聲斥責黑皮,我們則手忙腳亂地從窗戶處的繩子跳了下來。

我們忐忑不安,生怕七**到處說我們想偷東西,但七**僅僅也只是責罵黑皮一番,讓我們以後不要朝那屋子裡鑽,說那屋子裡有家神。在農村幾乎每家都要供奉各路神仙的,比如說灶間有灶君,大門裡有門神,茅廁裡有廁神,堂屋正中央要供奉祖人牌位,雞籠或者豬圈上過年貼對聯時要貼上“六畜興旺”,連正對著大門的樹上都會貼上“對我生財”,蓋了新房要進行“上樑”這種儀式……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基本都可以統稱到家神的範疇中,但也不是絕對,所謂家神就是護院鎮宅的神仙,我們這一般都是將本族直系過世的祖宗從高朝低立好牌位,用紅紙裝裱好,供奉在堂屋桌子上最中心處,或者是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在牌位右邊一般擺放座鐘,左邊牆壁上著掛著過世老人的遺像……

七**告訴我們,這家人供奉的家神和別人家不一樣,既非菩薩也非神仙,更不是自家祖宗,但具體供奉的什麼她也說不上來,只是叮囑我們別進去,不然衝撞了這家裡的家神……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