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下有鬼》 秋白蓝雨

他們一邊磕頭一邊嘴裡讚揚著教會種種偉大事蹟,什麼家裡老人幾十年的風溼病痊癒了拉,常年患胃病的老父親只能喝稀粥如今也能吃飯了……

種種奉承以及感激之類的話語頓時響起,劉老師連忙上前扶起跪拜的眾人,神色一片淡然,好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我見內堂牆壁上幾乎掛滿了大大小小的錦旗,皆留有送旗人的姓名,錦旗上繡纂著各種對教會的讚譽之詞以及治病救人的事蹟,堂哥一臉神往地告訴我他也想成為教主那樣的人物,接著衝著內堂牆壁高懸的教會圖拜了又拜,虔誠無比。

晚上父親回來後,打開門一見**與姐姐正坐著清修就有些不耐煩,他是個思想保守的人,雖然篤信迷信但對新興宗教很是牴觸,聽聞**每個星期都會繳納一些“功德”後便十分不滿,嘴裡嚷嚷著“錢難賺,屎難吃”之類的話,表情看上去既憤怒又滑稽,只差沒有公然說教會是騙子。

唯一讓父親略覺心寬的地方則是**並未因修煉荒廢家務,田地裡的事還是會親自打理,閒暇之餘就帶著姐姐靜修,姐姐倒也沒因此落下功課,如此之下父親才肯擺出一副稍顯好看的臉色。

吃飯時**告訴我一個消息,說下週日教會里組織信徒去市裡的基地花山朝拜,可以帶上一個家屬,並且有專車接送。我長這麼大也沒去過市裡一次,不由有些激動地嚷嚷讓**帶上我,她應允下來並囑咐我到時可不許調皮。

花山在市中心內,據那本教會上的書介紹是教會基地所在,是教會最高領袖王先生悟道所在,當然也是所有信徒心中最為神聖的地方,據說這次免費組織去花山有可能見到那位傳說中的先生,**與三嬸這種高級信徒自然不會錯失良機。

在憧憬與激動中那一天終於來臨,**領著我與姐姐,三嬸帶著堂哥,我們一齊上了接人的大巴士,這些大巴士看上去十分的氣派,比我們農村那種老舊麵包車要豪華得多,前後十數輛幾乎每輛車都都坐滿了人,而且這數百人只是我們這一個鎮子的高級信徒而已,普通的信徒是根本沒有資格參與此次朝聖,足見此教影響力幾乎到了舉足輕重的地步。

一路無話,當我暈車得厲害感覺自己都快要嘔吐出來時,車隊終於到了花山正面,上百座巴士中浩浩蕩蕩走下一長串人群,排成長龍,數都數不清。

**告訴我X教已經成了本省最大的信仰宗教,並且已經向鄰省輻射,教主王先生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這上萬畝地大的花山風景區,就是王先生一個人的私有財產。

我張大嘴巴愕然無語,這個花山起碼有我們村一百倍那麼大吧!居然只是一個人的私有財產,這位王先生真是神人呀,我暗暗決定以後一定要做王先生那樣的人物,能有這等成就方可稱為光宗耀祖。

我們緊隨著眾人走進花山內,裡面建築物皆以宏大,**為主,還有著一些類似道觀的全木製房屋,放眼遠眺在花山中部矗立著十數座不甚高大的石塔,在清晨的余光中隱約有著幾絲神聖味道。

直至走進花山內部才知曉此處是多麼的巨大寬宏,那些我這輩子都沒見過的假山噴泉,亭臺樓閣,漂亮的場景一幕接一幕,遠有青山如畫,近有水榭生煙,那種說不出的美好令我和堂哥兩個初次進城的土包子目不暇接,連連驚歎,惹得附近眾人連翻白眼,嘲弄我們大驚小怪。

我與堂哥壓根不去理會大人們的異樣眼光,不時伸手摸摸這,看看那,還跑到小型動物園裡大聲尖叫並朝長頸鹿身上扔東西,惹得**人員前來驅逐喝罵,甚至作勢要打我們。

“兩個鄉巴佬,一看就知道是土豆進城!”直至我和堂哥逃開後還聽到**人員罵罵咧咧的聲音,我們相視一笑對其置若罔聞。常年住在城市對繁華司空見慣的城裡人又怎能體會到農村紅磚青瓦衣裳都打補丁孩子們的感受呢?又怎麼理會我們第一次初見這些場景的激動呢?

沒錯,對於他們而言我們的確只是土豆進城,是鄉巴佬。

最後我們胡鬧得連劉老師都出來嚴厲制止,**與三嬸頓時臉色都有些發燒,那是種羞愧得無地自容的神色,我和堂哥一見自己**這種神色忽而安靜下來,靜靜跟隨隊伍。

此次信徒們並非是前來旅遊觀光,而是來聖地靜修,所謂的聖地就是那十幾座石塔,遠看時還覺得石塔十分渺小,近看才發現是如此的宏大,足有農村五層樓那麼高,看上去有些頭暈目眩。

**與三嬸帶著我們走上石塔,前三層路還好,到了後面幾層幾乎空間越來越笑,而且樓梯轉角處還有個一人多大的窟窿,不知是為了美觀還是建築需要,幾乎每層都有一個,我和堂哥越爬越高,到後面眼睛都不敢朝窟窿外望,生怕自己掉出去摔死。

到達塔頂後**他們這些信徒盤成一圈開始清修,個個神色肅穆,我和堂哥眼巴巴看著,等了一個多小時我們都已經有了睏意,大人們卻神色依舊,在青煙繚繞中個個寶相**。

這種莊重的場景實在令人壓抑,我和堂哥只敢緊夾住雙腿連屁都不敢放,許久後我對堂哥使了個顏色,我倆小心翼翼從蜿蜒無比的樓梯爬了下去,該死的樓梯居然連個扶手也沒有。

出塔之後我們如同掙脫牢籠的小鳥,在花山中肆意遊玩著,幾乎當成是自己的領地們。我們在建身器材上比試著體力,在鞦韆上輪流盪來盪去,還爬到假山高處往下跳……

許久之後,我們玩累了,對後山的林間有了興趣,於是便一齊朝後山奔去。

後山中綠意昂然,鬱鬱蔥蔥,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竟是一棵棵單獨栽種,且堆砌著精製的花壇,一排排我們說不上名的樹木林立得十分整齊,地上連落葉都沒有,看上去長期有人打理。

讓我們感興趣的並非樹木,而是在半山腰處一座座錯落在樹木中間的雕像,每座雕像隔著兩三米的距離,中間穿插著樹木,雕像都是建造在石頭上,俱是各種神仙的形象。在這些雕像腳下則設有神龕,專門為遊人供奉所用,幾乎每座雕像腳下神龕中都插滿了香,有風吹起時香火的餘燼隨風飄蕩。

我和堂哥慢慢的走著,穿梭在雕像群中,不時抬頭瞻仰著神像面容,整個山腰上幾乎都是這些神仙雕像,也不知道有多少。堂哥還十分虔誠地上去拜了又拜,每座雕像都是我們沒有見過的神仙,多半是些道家,也有幾個菩薩模樣的,俱都慈眉善目,偶然也有那麼幾個雕刻得神色嚴厲。

路過一尊雕像時,堂哥忽然止住腳步,指著雕像頭部興奮道:“藍伢,你看,這個神仙怎麼有四個眼睛?”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