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國債?”童沐滿是詫異地看着孫途:“你是指我們以朝廷的名義跟民間舉債?這事能成嗎?那些民間的商賈富戶真肯把錢就這麼借與我們?”

當孫途提出以國家名義向民間籌措錢糧這一國債舉措時,童沐還真有些跟不上對方的節奏了,除了納罕之外,尚有一絲隱隱的不安,這麼做當真靠譜嗎?

而孫途卻是一臉的自信:“這有什麼不能成的?民間那些商賈富戶手裡有大把的余錢,放在家裡除了佔地方外別無他用,現在他們拿出來借與朝廷用來北伐,等到北伐勝利之後再連本帶利地還給他們,對他們來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他們都是聰明人,會不懂得其中好處嗎?”

童沐默然,孫途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大宋如今確實很富有,只是這些財富都藏於民間,朝廷因為各種原因反而有些捉襟見肘,所以用這一方法真能解眼下之急。而且以如今大宋和遼國的國力軍力上的對比,只要是有些頭腦的必然知道大宋將取得一場大勝,所以此時拿出錢來根本就不用擔心敗了之後血本無歸。而一旦大宋取勝,光是遼國那邊的大片土地都能值上許多錢財了,還有其國內的各種財富人口呢,真正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啊。

只是他心中依舊有些顧慮,沉吟後道:“以朝廷的名義去和百姓談生意買賣,是不是有些不像話了?到時朝廷和陛下,還有你的顏面又該擺到哪兒去?”若真這麼做了,只怕那些買了國債的商人就能以朝廷的債主自居了,這好說不好聽啊。

孫途聽後笑了起來,童沐到底還是讀書人出身啊,有時候更重面子勝過實惠。此事上也是這個道理,在他眼裡,似乎名聲要比到手的大筆錢糧更為重要。只是他卻不想想,若連國家的安全都保障不了,那些虛名又有什麼用呢?

到底是和孫途合作多年,心意相通的好兄弟,他只一個笑容,童沐就已經明白了過來,笑道:“看來你是不怎麼把什麼名聲太當回事的,既如此,我也沒什麼好顧慮的了,就照你說的辦。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那些百姓不信朝廷,不肯把錢財拿來國債又當如何?畢竟這事從未見過,他們難免心有疑慮啊。”

“這個好辦,只消先樹幾個榜樣起來即可。京中不是就有好些個大富戶嗎,你派人去和他們好好談談,由他們帶頭購買國債,到時朝廷還會減免他們的賦稅,我想他們一定不會拒絕的。而只要有人帶了頭,其他人自然就會跟進了。到時候說不定不但那些商賈富戶會出錢購買,就是尋常百姓也會爭相而動。”孫途說著,便想到了後世某個時段的國庫券熱潮,還有早期大企業上市時股民們爭相購買股票,將那些股價一個個直往上推的場景,現在自己做的也差不多。

“百姓也出錢買國債?這能值得幾個錢?”童沐不屑道。

“你可別看不起他們,或許單個普通百姓遠遠無法和富商大賈手裡的閑錢相比,可當這一數量變成天下百姓時,哪怕只是十人,一百人中有一個肯拿出錢來,他們所能提供的錢財數字也不是那些商賈們所能比的。”孫途說著,一擺手道:“好了,這些細節以後再說,現在就趕緊把事情安排下去,我要在今年之內就籌措到足夠的錢糧運往北邊,待到明年開春,正好出兵。”

本來孫途是打算今年秋冬季節就北伐的,但錢糧上的壓力,再加上還需要西夏方面的配合,所以只能暫緩,只等明年開春出兵。

童沐見他主意已定便也不再多說,點頭應下後,就匆匆而去。

接下來幾日後,東京城裡就開始小範圍地流傳起了一個說法,朝廷將向民間舉債,用以為北伐籌措糧餉物資。當一些人還在懷疑此事真假,並討論其中有沒有詐時,很快的,又有了一個新的說法開始傳了開來——如今東京城裡有名的富商張矩和徐賓兩家竟同時出錢十萬貫買下了那所謂的國債。

這兩人無論是在商界還是民間那都是有極大名頭的,只這一傳言,就引來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詢問。不少和這兩家有着生意往來,又或是與他們有些交情之人就都或登門直問,或旁敲側擊打聽起事情的真假來。

對此,兩人倒也沒有任何的隱瞞,直言自己確實買下了國債,還拿出了一份憑據。當那些親友看到他們手中一張輕飄飄的國債券時,眼睛都有些發直——那可是十萬貫錢財啊,就算換成金銀寶貝,也有好幾十箱呢,現在居然就變成了這麼一張小紙片了,這對比也太強烈了吧?

而二人的回答卻更叫人驚嘆:“你們可別小瞧這小小的一張紙,其價值遠超過十萬貫了。也不瞞各位,朝廷之前已經答應了咱們會在北伐勝利後連本帶利地還咱們十二萬貫價值的東西。”

“兩成利?”這讓眾人兩眼一亮,要是真穩當能成,兩成利已是不小的好處了。

“有朝廷作保,你們覺着還會有假嗎?還是你們覺着如今我大宋會拿不下已是窮途末路的遼國?反正我是絕對相信朝廷能說到做到的,這可比一般買賣要踏實多了。你們且想,這大筆的錢財若是放在家中,你都要擔心哪日會遭了賊,而要是拿去做買賣,又得擔心會不會賠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買房置地,可東京這裡早已人滿為患,我就是有錢也難買到合心意的房子和土地啊,所以還是這樣最省心了。用不了一年,就能白得兩萬貫,再加上朝廷因此減免了我名下產業的兩成稅賦,合在一起,賺個五萬貫都是綽綽有餘了。”

這麼一番細帳算下來,立刻就讓其他那些商人富戶都動了心,然後就有人開始向他們詢問起如何才能買到國債了。正如孫途所說,如今天下間手有閑錢的人可是不少,他們正愁沒法讓錢生出錢來呢,現在大好機會擺在眼前,自然是要爭取一下了。

“好說,戶部那裡不日就會正式發賣國債了,各位要是有興趣,大可去那裡打聽,購買。”

榜樣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尤其是當這兩個榜樣還都是京城裡首屈一指的大富商時,其影響力更是驚人。就在十月初三日戶部正式貼出告示宣布要發賣國債時,只半日里,就有不下幾十人上衙門詢問或是購買。

然後幾日時間裡,就又有三十多萬貫錢財入了國庫。現在購買的多是商戶,看上的也是其中還有能減免稅賦的附加條款,既然同行都買了,要是自己不買,因為在稅上吃了虧導致貨價更高少了競爭力可就要吃大虧了。

而這些商人往往手上錢比較多,一買就是幾千上萬貫的國債,如此大的數字,倒是真把孫途都給驚着了。連連感嘆,都說大宋國富有卻只藏富於民,如今看來倒是確有其事了。

等到事情進一步發酵宣揚,被更多百姓所關注後,更叫人吃驚的情況發生了,就是普通百姓,居然也都大着膽子來到戶部詢問國債價格,他們也想買上一些。

對此,早得了童沐關照的戶部官員自然不會如以往般擺官架子,對百姓的提問更是細心解釋,並提到他們也可以購買小額國債,買注也就五貫銅錢。

五貫錢擺在其他州縣或許也不算小數字,但在京城百姓這裡倒是能拿得出來。於是,當下就有人取來銅錢買了這麼一份國債。接着,事情就徹底傳開了,之後的一段日子裡,前來戶部的人流數字那是打了滾的往上翻,京師百萬人口,竟有將近一萬特意跑來購買國債,把個戶部變成了如東西市或相國寺一般的存在……

對此,許多官員自然是有着不滿的,認為如此做法實在太損朝廷威嚴,更讓戶部名聲盡毀,還有人接連上表彈劾此等荒謬的舉動。

但是這樣的彈章在送入銀台司後卻是如泥牛入海,連點水花都沒能濺起。隨後,消息傳出,大家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孫太尉在背後主導,如此一來,卻是再沒人敢對此事橫加指責了。要知道李綱宋江等人的屍體還沒寒呢,試問誰敢再往槍口上撞,卻和孫途作對呢?

光是京城一地就讓朝廷一下就得了兩百多萬貫的錢財,而等到這一舉措開始向下方各路州府推行時,這一數字更是打了滾的直往上翻。

等到進入冬月後,這些錢財已經被迅速換成糧食輜重,分批直朝着北邊運送。由此,北伐的戰爭機器終於隆隆開響,現在只等這個冬天過去後,就對遼國用兵。而孫途,也憑藉著這一天才般的創意獲得了童沐等人五體投地般的佩服,他居然只用了區區一兩個月時間,就把困擾朝廷多時的缺錢缺糧的問題給完美解決了,而且還是在不傷民的情況下!

此是為化民富為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