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上,兩相對峙,大大小小上千艘戰船雲集,聲勢可謂浩大非常。
近些年少有動靜的南地水師,此刻更是傾巢而出。
顯然,上官秋羽此番來勢洶洶,亦讓南地水師提督席應不敢有絲毫馬虎。
雖說上官秋羽此行大大小小戰船不過百十艘,數量比之南地水師少了近十倍。
可是南地水師中能夠與上官秋羽那邊九龍戰艦比肩的也就只有十幾艘鉅艦。
南地水道縱橫,水運發達,因此各處水運要道皆需守備,其中一些重要之地也需要鉅艦威懾一二。
因此,南寧城外南地水師不過只佔據了南地水師的三分之一。
如今上官秋羽逼上門來,雖說戰船數量少了點,但也架不住對九龍戰艦數量龐大啊。
整整五十艘九龍戰艦,這都快趕上大禹皇朝水師最鼎盛時期數量了,更完勝現今南地水師鉅艦數量。
這些年因為南疆越發平靜,南蠻又威脅不到南地,因此,南地水師已經逐漸沒落了下來。
當年水師留下的戰艦,也在大戰中損失的七七八八。
如今,唯一留下的這些鉅艦,也是當初修修補補後一直沿用至今,新式戰艦幾乎沒有幾艘。
即便有也不會是九龍戰艦這般耗資巨大,卻有沒有什麼實際作用的鉅艦。
畢竟,大禹南面水軍強大的外族幾乎沒有,而水寇又不值得南地水師派遣鉅艦前去圍剿。
因此,像九龍戰艦這般鉅艦,可以說在這和平時期,建造就是一種極度浪費。
如今,鬼知道上官秋羽突然之間從哪裡弄來這麼多新式鉅艦,完全打了南地水師一個措手不及。
雖說表面上看起來南地水師這邊十餘艘鉅艦能夠與九龍戰艦比肩一二。
可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作為南地水師提督的席應很清楚自家水師力量到底有幾分。
自家這些鉅艦這些年都沒怎麼活動過了,雖說保養得極好,但到底有幾分實力他也不好說。
嘭——
這時,又是一陣呼嘯聲響起。
看著對面,直接當著自己的面有恃無恐的操練自家水師的灞水尹龍,席應苦笑的同時又略帶一絲驚訝。
憑藉他身為水師提督多年的經驗,自是能夠看出自己對面那些站在鉅艦上的水寇對於九龍戰艦的操作還有些生疏。
不過,這種生疏卻在一次次操練過後亦在不斷提高,而且提升的速度讓他見了更是不由一陣心驚。
看著自己面前整整五十艘鉅艦齊聲怒吼,席應一時之間也不禁有些擔心。
他能夠清楚的感受到了自己這邊士兵的心裡變化。
震撼,鉅艦帶來的震撼,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就好似自己在打殺那些南地水寇時一樣,對方在自家戰艦面前根本沒有正面抗衡的能力。
除了在付出慘痛代價後,為自己帶來一些不痛不癢的損失外,並無其它多餘的意義。
而現今角色對換,如今變成了自己這邊需要仰望對方,在對方鉅艦面前興不起一戰之心。
當然,這些多是普通士卒面對眼前鉅艦產生的想法,畢竟,身為水師一員,士兵們皆清楚鉅艦在水面上所產生的作用。
雖說對方士兵素質差了一點,然而不可否認對方鉅艦威力,顯然已經彌補了這一點不算太大的差距。
“王爺”這時,鎮南王軒轅奕隨同王府總管蕭安已經趕到,席應見後立馬上前見禮。
如今場面雖然有些劍拔弩張,可卻也在操控範圍內。
抬眼看到對面排列整齊的高船鉅艦,鎮南王軒轅奕亦是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雖說他已經有了心裡準備,可是當事實真的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還是不免被震撼到了。
對方雖然船少,可在氣勢上還是隱隱壓了自己這邊一頭。
環顧身旁一眾水師將士,軒轅奕不由輕嘆一聲,隨即向一旁的席應吩咐道:
“席將軍,去給本王找條小船來,本王親自去會會哪位少將軍。”
打肯定是不能打,畢竟自己這邊贏面太窄,明知必輸的仗,還打,他軒轅奕顯然不會幹那種蠢事。
既然不能打自然也就只剩下談判了,對方到現在依舊還沒有動手,顯然亦是在等著自己前來談判。
想到前段時間,對方開口向自己借船,自己沒有任何猶豫便一口回絕後。
卻不想如今風水輪流轉,就在自己準備看對方笑話時,對方再次找上門來。
此時鎮南王軒轅奕心裡五味繁雜,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江面上,一艘小船穩當的停在了江中心,一老一少,就這般靜坐了小半個時辰。
其間除了喝茶,便是相互對視,卻是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除了偶爾露出一絲笑意,當然其中笑的最多的自然是上官秋羽這位前來找麻煩的上官家少將軍。
至於對面的鎮南王軒轅奕,卻是從頭到尾,只有最初和結尾時強顏歡笑一下,其他時間一直都處於不鹹不淡狀態,讓人看不清喜怒。
隨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出乎所以人預料,上官秋羽直接轉身帶著自家艦隊啥也沒幹便揚長而去。
一場原本令各方勢力皆期待已久的大戲,還沒開場便戲劇性般結束。
這不免讓多數幸災樂禍之人,抱憾失望而返。
有道是看戲的不閒事大,一直一來南地便是朝廷和五姓家族兩家獨大。
其他家族無論再怎麼努力到最後都會受到雙方極力打壓,這幾乎已經是五姓家族和鎮南王府共有的默契。
畢竟,五姓家族已經有不少人了,他們也不希望再有人出現來與他們分一杯羹。
而鎮南王府作為官方勢力,他們在對付五姓家族一事上,已經力不從心。
要是再來幾家,南地各方勢力平衡一旦被打破,到時候南地必然又會成為西川那般,落為眾多勢力眼饞的一塊肥肉。
朝廷雖然忌殫五姓家族在南地的勢力,但是南地各方勢力皆有著五姓家族在下面壓著,因此便直接禁絕了南地生亂的可能。
為此朝廷才會在打壓五姓家族的同時,又百般縱容五姓家族勢力發展。
說一千道一萬,無非逃不過平衡二字,畢竟五姓家族也同樣不希望南地發生混亂。
雙方有了共識,自然也就能夠和平相處。
…………